唐朝侗寨

唐朝侗寨

唐朝侗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西南,距三江縣城古宜鎮42公里。唐朝,舊寫“塘朝”,系以侗族為主的村寨,侗語稱之為Dangc Xiuc,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她東連獨峒鄉八協村座龍侗寨,西抵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雷峒水族瑤族鄉,南面背對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高洋苗寨,北面背對獨峒鄉具河侗寨。

唐朝地方自然風光優美,景色宜人。民間所談“唐朝”,實際包含唐朝大寨、知了寨、亮拜寨、歸喜寨、歸滾寨等五個寨子,共約1600多戶(2015年),人口將近7000人,是侗族人口大聚集區。在清末民初五寨已有上千戶,故史籍記載為“千戶唐朝”。民間也有稱“千戶唐朝”近百年。唐朝地方自然風光優美,景色宜人。唐朝侗寨是湖廣二省的侗戲之都,是最早從貴州黎平引進侗戲的村寨之一。當地有神秘的“趕賊”節、棉坡歌會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朝侗寨
  • 外文名稱:The Tangchao village of Kam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氣候
  • 占地面積:16.70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原生態,未開發,全免費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唐朝大寨
    留秀坡
    亮拜侗寨
    龍尾脊
    歸包山
    唐知梯田
地理位置,傳統意義的“唐朝”Dangc Xiuc,傳統地名文化意義,行政劃分歷史,村寨歷史文化,民族成分,村落結構,戲劇文化,侗族河歌文化與九月十五棉坡歌會,唐朝侗族大歌,神秘的“趕賊”儀式,故事傳說,香達舉牛,趕木上山,重要景點,唐朝大寨,留秀坡,亮拜侗寨,龍尾脊,歸包山,唐知梯田,

地理位置

唐朝侗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西南,距三江縣城古宜鎮42公里。東連獨峒鄉八協村座龍侗寨,西抵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雷峒水族瑤族鄉,南面背對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高洋苗寨,北面背對獨峒鄉具河侗寨。
唐朝侗寨

傳統意義的“唐朝”Dangc Xiuc

傳統地名文化意義

當地民間所談“唐朝”,實際含今天唐朝村和知了村兩個行政村,包括唐朝、知了、亮拜、歸喜、歸滾等五個屯,共約1600戶(2015年),人口將近7000人,是侗族人口大聚集區。
早在清末民初,唐朝五寨已有上千戶,故史籍記載為“千戶唐朝”。民間也有稱“千戶唐朝”近百年。故鄉間人談“唐朝”,多指唐朝五寨。唐朝五寨同出一源,同為宗親,語同音、習同俗,並且跟別地侗語、習俗區別明顯。頗具地方特色。故,在今天,“唐朝侗寨”,通常是一個文化概念。這個文化概念最早從歷史角度提出,有著歷史淵源,她深深凝聚著地方民眾感情來共同建設家園,對維護社會和諧與民族團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政劃分歷史

唐朝村至少有600多年歷史,最早是苗寨。據老人口述,今天的唐朝、知了二村,在早期建寨時,一為侗寨,一為苗寨,隔溪相望,形成侗苗對峙局面近百年,後來不斷融合,形成了一個共同體。幾百年來,唐朝村與知了村合為一村,長期處於同一個行政單位內,血脈相連,惺惺相惜。後來因為人口增長,戶數增多,一度改為唐知鄉,轄唐朝村(含唐朝屯、良家屯)、知了村(知了屯、良拜屯)、歸滾村(歸滾屯、歸喜屯),並設唐知中學於良宜坡上。20世紀70年代,重新劃為唐朝、知了二村,原知了村、歸滾村合併,唐知中學被取消。

村寨歷史文化

民族成分

唐朝村是民族雜居村落,以侗族、苗族為主,其中侗族人口占82%,苗族人口占17%,其餘為漢族、水族、瑤族等。除了侗、苗之外,其他民族基本為外嫁進來。侗族有吳、楊、陽三大姓氏,其中陽氏從楊氏分化出來。苗族有龍氏、吳氏、夏氏、張氏、湯氏等。按傳統的“唐朝五寨”來看,知了村還有熊氏。
相傳,唐朝村湯氏最早為漢族,清末途徑良口大灘來此修路,從唐朝大寨修了一條長長的石板路,直通留秀坡,功德無量,被唐朝本地村民接納,成為寨內的成員,並被劃到苗族中。在修路時,侗族同胞與漢族同胞不斷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據說當時湯氏拜侗族吳氏吳玉明(今吳平歡祖父)為師,學習本地的石刻技藝。湯氏深得要領。兩家關係緊密。
唐朝侗寨

村落結構

唐朝大寨的寨落布局保留著遠古侗族部落遺蹟,將整個大寨按地理位置分為三樓一區:上樓、中樓、下樓、亮家區,每一樓區各設一個鼓樓和鼓樓坪,為各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民國年間,三個鼓樓片區,又曾一度分別叫唐朝上寨、唐朝中寨、唐朝下寨。在唐朝大寨的歷史上,各樓區分開議事,設一個全寨總中心,設有全寨共用的中心鼓樓,即寨鼓樓,為三樓區共議事。全寨的文化活動在過去分到各樓進行,但全寨大型活動則由寨老安排,三樓依照上、中、下次序逐一輪流負責。
唐朝侗寨

戲劇文化

唐朝侗寨是湖廣二省的侗戲之都,是最早從貴州黎平引進侗戲的村寨之一。在這裡,侗戲文化繁盛長年。1840年前後,侗戲鼻祖吳文彩在黎平臘洞寨首創出侗戲這一文化品種。幾經傳揚,過黎平水口鎮,1875年傳到了唐朝侗寨。唐朝侗戲至盡已經有130多年歷史,持有侗戲劇目有《鳳交李旦》、《珠郎娘妹》、《毛紅與玉英》、《梅良玉》、《梁山伯與祝英台》、《劉金與劉二》、《秀銀吉妹》、《三看親》、《劉告》(上樓)、《孟利君》(中樓)、《假駙馬》、《善郎娥妹》、《寶哥與貴哥》等等後來又新創作了一些劇目。唐朝侗寨以樓、片區為單位先後組建了八個戲班,後來又由最初的八個戲班改組精簡到四個戲班。
侗戲在唐朝歷經數代至今,侗戲師傅層出不窮,而且每年有新的一批演員出現。唐朝侗戲班的表演頗具影響力,在方圓幾十里頗受當地老百姓歡迎。
除了侗戲,唐朝五寨還吸收了漢族的彩調,主要是唐朝村中樓片區引進了彩調,在歷史上有過彩調錶演。不過,當地把漢族彩調加以改造,發展出具有侗族特色的文藝形式來。新編的彩調曲《漁鼓辭.慶六一》、《漁鼓辭.慶新春》受到當地民眾歡迎。
唐朝侗寨
唐朝侗寨

侗族河歌文化與九月十五棉坡歌會

在唐朝侗寨,獨特的融江河歌文化久盛不衰。侗族河歌是相當古老和具有藝術魅力的,極富文學色彩性、思想性、哲理性,表現出深沉的歷史厚重感與人物內心的立體感,反映了這個方言區的深沉、穩重、成熟、執著、忠誠、憨厚的凝重群體性格特徵。在人們的調查中,侗族歌師幾乎不約而同地說,河歌是侗族最早的歌種,是其他民歌的基礎。那些器樂伴奏的,多聲部的,都是在河歌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我們可以說,河歌是這個方言區的所有侗歌之根。而河歌的優美歌詞,大量運用賦、比、興手法,尤其是對比喻、起興的充分運用,堪稱一絕,可以說是早期的成熟文學了,堪稱侗族文學中的“詩經”。
唐朝河歌文化濃厚,歌手眾多。唐朝九月十五棉坡歌會節的持續繁榮不斷給河歌帶來新的生機。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五,是唐朝侗寨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棉坡歌會,也簡稱坡會。當地稱qak boul(意為“登坡”)。 每逢坡會,四面八方的村寨歌手雲集唐朝,進行激烈的歌唱對賽。青年男女也通過河歌對唱來尋覓自己的心上人。歷年來,唐朝坡會吸引周邊村寨賓客上千人。隨著近年交通的改善,外來遊客增多,坡會參與人數最多的時候達一萬餘人。一派節日盛況。
伴隨著坡會的不斷發展,在最早的青年男女對歌尋偶基礎上,後來又增加了河歌對賽、耶歌對賽、牛王爭霸賽、周邊村寨侗戲匯演、侗族大歌演唱、蘆笙賽、新娘刺繡工藝比賽等等內容。進入新世紀後,還增加了籃球賽等現代體育賽事。
值得重點提的是河歌對賽和牛王爭霸賽。首先是河歌對賽。
在河歌對賽上,唐朝與黔東南黎平縣的龍額鄉各村結下了深厚友誼。龍額河歌節和唐朝坡會節,作為河歌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侗族河歌文化的兩個重要大節,在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唐朝坡會節,已經成了侗族河歌的“東方賽場”,吸引了眾多熱愛河歌的歌手前往。唐朝、龍額也成了周邊侗區的河歌文化兩大中心,成為河歌文化的美談。
唐朝侗寨
牛王爭霸賽是當地非常重視的比賽。為此,周邊村寨形成了養牛王的傳統,出現了牛鬥士專業戶。牛王爭霸賽,賽出了牛的王氣,也賽出了戶主的榮譽,同時還賽出了村寨之間的友誼。
唐朝侗寨

唐朝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盛行於南部侗族地區融江河岸,主要在南部方言第二土語區,含從江高增、貫洞、小黃、黎平往洞、岩洞、三龍、肇興、三江梅林、富祿、高安、洋溪等地,其核心區在黎平、從江、三江交接的貫洞、肇興、新民一帶。但是,人們偏偏沒想到,在唐朝竟然也發現有侗族大歌。據調查,唐朝侗族大歌來源於融江河岸石岩腳,具體待考。
很多當地年輕人並未知道唐朝有侗族大歌。2008年, 在南寧師從侗族藝術家陳國凡先生,學習了侗族大歌的唐朝村文化熱心人吳平歡從南寧回到家鄉進行侗族文化田野調查,驚奇發現當地有侗族大歌(事實上唐朝村下樓區最為流行侗族大歌,一般為中年以上參與。由於三十年來未有組織大歌演出活動,加上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這支大歌隊伍沒有被近三十年來新生的人們所知),迅速將唐朝演唱侗族大歌的隊伍組織起來,將其帶到首府南寧演出,讓人們感受到了最接地氣的傳統侗族大歌。2014年廣西首個“三月三”法定假日放假,唐朝侗族大歌隊參加了自治區文化廳主辦的“桂風壯韻”文藝表演。唐朝大歌隊載譽而歸。許多關於唐朝侗族大歌的文化信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挖掘。

神秘的“趕賊”儀式

在唐朝,每年正月初一要舉行一個活動,就是“趕賊”(侗語說laeml sagc):一夥人批上當地一種黑白花紋的毯子(代表邪惡),用稻草捆腰,手拿當地叫“美漂”的樹枝,飾作山賊,以批紅袍、手揮大刀的“賊首”帶隊,敲鑼打鼓,從鼓樓出發,走過村里三處鼓樓坪。當“賊王”下令後,“賊”們就以樹枝互相鞭打起來。“賊”們可以用樹枝輕打村民。得到“賊”們用樹枝“打”的人,在來年將身體健康,一切順利。人們看到“賊”後,隨即鳴放鳥銃鞭炮,以作驅趕。在此起彼伏像爆豆一樣的槍聲里,山賊驚慌失措,狼狽而逃。
當年,山賊被趕出山寨後,只好在外面偷摘種在農家地里菜呀豆呀什麼的,聊作戰利品然後打道回府。晚上拿這些菜到鼓樓弄年夜飯。當年舉辦“趕賊”活動的樓區內則每家每戶出一個菜,或者米飯,合攏到鼓樓,進行侗族傳統的長桌宴。其他樓區同胞在當天放了鞭炮、或者撒糖的人,被邀請參加。
以前在活動中,人們鳴放鳥銃,意在用槍聲趕走山賊。解放後由於當地政府收繳了槍械,只能用鞭炮聲來代替槍聲,便一直沿襲至今。
為了表示對當年帶頭抗賊的龍姓族人的尊重,村民立下規矩:每年的“賊王”一成不變地都由龍姓人來扮演(各樓都有龍氏),其他山賊則由各樓的小伙子輪流充當。三樓“趕賊”的輪流順序是:上樓——中樓——下樓。據說,上樓趕賊,即便近日雨水不停,或者當天仍在下雨,但到了下午(“趕賊”一般在下午進行,上午要祭祀飛山遠候和侗族大祖母薩歲),雨水都會停下來。而輪到中樓“趕賊”的時候,天氣不定。下樓“趕賊”,總會有雨水相伴。因為下樓以龍氏居多,龍王眷顧,水汽較重。
曾經有人問,“趕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沒有人知道具體年代。人們只知道,早在祖先進寨的時候就有了。大概就是六百多年吧。
唐朝侗寨
唐朝侗寨

故事傳說

香達舉牛

傳說唐朝村在過去有一個大力士,名叫香達,是中樓人,樂於助人,經常幫人放牛。他身懷武藝,力大無窮。有一幫山賊對香達略有耳聞,但是不太了解香達,覺得香達沒什麼厲害,想藉機霸占唐朝的田地。訊息傳到了香達耳邊,他故意把兩頭牛趕到了村東的一個山坳上,即今天的逛盪(侗語gueengv daengv),等待他們的到來。
那些山賊來到了唐朝界地——逛盪,看到了香達在山坳那裡放牛。但是他們只是耳聞香達的名聲,並未見過此人,所以也不知道眼前的人正是他們要找的香達。他們把香達叫過去問話:“再過去一點是不是到了唐朝?”香達說:“是的。這裡是唐朝的東邊界地。過去就是唐朝。”
那伙人說:“我們是聽說唐朝的香達很厲害。我們就是想見識見識他。到底他有多厲害。據說他在保護你們一方。如果他比我們強,我們就甘拜下風,走人。如果他不比我們,那么,我們就要霸占你們的田地。”
香達聽到這番吼叫,不急不慢的說:“你們算找對人了。我是香達的徒弟。我師父向來不隨便見人的。他說過,想見他的人,得先我這一關。”
那些山賊說:“沒問題。”
“等一下,這個地方有兩頭牛在,不太方便比武。”香達話剛說完,兩手便抱起兩頭兩百多斤重的大牛,面不改色地把牛舉起來,走去十幾步。
看到這一舉動,這夥人面部一下子變青,嚇得露尿,半天沒回過神來。半天過後,領頭的大喊起來:“徒弟尚且如此,何況香達本人?咱們還不快跑!”於是狼狽而逃。

趕木上山

據說,原來的木頭有人性,通人話,可以到處走。某婦在家蒸糯米,火勢合適,蒸得快熟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堆木頭,鑽到她火塘里蒸鍋下,把蒸鍋掀翻了。老婦惱火,大罵道:“你們這些木頭,害得我吃不上飯。你們到山上紮根去。以後我們人需要的時候自己來拿。”邊說邊拿掃把驅趕。這些木頭只得乖乖地跑到山上紮根起來。從此以後,人們就只能自己到山上砍柴了。

重要景點

唐朝大寨

唐朝大寨,是我國侗族地區少有的大型侗族自然屯,分上、中、下三個鼓樓片區。大寨保留有大規模的傳統侗族建築群。寨內保留有吊腳樓七百多座,鼓樓三座,風雨橋一座,井亭四座,寨門四座,廟宇兩座。
唐朝大寨保留了很完整的傳統侗文化,民間故事多,傳統文化活動較為頻繁,文學藝術發達,豐富多彩。有坡會歌台對歌、正月初一“趕賊”等文化活動。
唐朝侗寨

留秀坡

留秀坡是唐朝境內重要的自然景觀,位於寨西南5公里外,海拔1162米。是方圓幾十里內的最高坡,與北邊的侗族聖山三省坡遙相對望。站在留秀坡頂,可以俯瞰眾山,對四方山脈景觀一覽無餘。
留秀坡有大片的森林,樹木種類繁多,山果多樣。這裡空氣清新,是大山中的天然氧吧。這裡自然風光優美,景色秀麗,花香鳥語,每逢春季,漫山遍野開滿杜鵑花。山下溪水潺潺。唐朝境內的溪流發源於此。山腳溪邊有較多的青石。村民修青石板路,多來此尋。
在留秀坡頂,有一奇洞,深不可測,向西通到黔東南黎平縣龍額村,向東通到唐朝大寨東邊的大井。其他方位可能也還存在通道。底部可能存在地下河。但由於深不可測,一直沒有人敢冒險進去探個究竟。曾有人在坡頂洞口放一隻標有標誌的白鵝,後來在黔東南黎平縣的龍額村發現。
留秀坡以東是三江獨峒鄉唐朝村、同樂苗族鄉八洞村,坡以西、以北是黔東南黎平縣雷洞水族瑤族鄉、水口鄉,坡以南是黔東南黎平縣龍額鄉、廣西三江同樂苗族鄉。留秀坡附近,是多個民族文化繁衍生生不息的家園。

亮拜侗寨

亮拜侗寨是唐朝五寨中規模中等的寨子,有兩百戶人家。寨子不大,但風光優美,吊腳樓散落在田野間,頗有田園侗寨特色。寨頭、寨尾都可以遠遠望見矗立著的寨門。寨子上方矗立一排黛綠的松柏,遠處看去像是一排站好佇列的士兵,正在等待首長的檢閱。

龍尾脊

龍尾脊位於唐朝大寨以東1.5公里處山谷小溪邊。因山脊形狀像龍尾,故名龍尾脊。龍尾脊南面是唐朝溪,北面是歸喜小溪,兩條小溪匯流於此。龍尾脊從山上延長到溪邊,直插溪流中,猶如巨龍飲水。龍尾脊南面,河東風雨橋橫跨在唐朝溪上,更是增加了幾分姿色。
據說,唐朝五寨的人氣、財氣、運氣等自西向東橫貫,西面由留秀坡--塘婢山崗擋住,東匯於龍尾脊,用河東風雨橋攔住,可保地方財運不外泄,能保地方興旺發達。

歸包山

歸包山位於唐朝大寨以西1.5公里外。歸包山是唐朝村苗族吳氏的故園。清朝前期,苗族吳氏仍生活在歸包。他們依賴著歸包山的良田和甘泉生存,建立了三十多戶的苗寨。四代前,他們從歸包舉家搬遷,匯入今天的唐朝大寨中來。至今,歸包山仍保留有舊寨房基遺址,歸包甘泉仍被人們完整保護著。
歸包甘泉歷來得到人們的讚美。聰明勤勞的苗家人,到留秀坡找到大塊青石,給甘泉築台,遮擋風雨和雜草。同時還製作了木製水瓢放在井邊。多年過後,這裡的甘泉衛生仍然做得很好。人們每每路過,都忍不住要去喝上幾口歸包泉。

唐知梯田

唐知梯田位於唐朝五寨中部,以良宜坡為中心,分布在唐朝山區峽谷兩邊,梯田東西延綿5公里,南北跨度約2公里,十分壯美。尤其到了秋收季節,梯田上稻穀燦燦。秋風拂來,梯田山野上金黃色的波濤一層層蕩漾。
唐朝侗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