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堂

唐明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明堂
  • 建造時間:688年
  • 年代:唐代
  • 面積:7568平方米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公元688年春,武后排斥眾議,拆除東都洛陽宮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陽殿),在其地建明堂。以後又在明堂之北隋大業殿處建高五層的天堂,以貯巨大的佛像。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構建築,充分顯示了唐代極盛期建築的高度水平。明堂、天堂的建造,一改宮中主殿為單層的傳統,極大地改變了洛陽宮的面貌和立體輪廓,是唐代宮殿建設上的大事。

其他信息

象神宮。明堂是儒家的禮制建築,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場所,凡祭祀、朝會、慶賞、選士等大禮典均在此舉行。武則天將明堂建在隋乾陽殿,天堂建在隋大業殿,說明明堂、天堂在當時是按皇家宮殿的規格禮制建造的,不僅是唐代宮殿建設上的大事,而且影響到後世。據《舊唐書卷二十二 志第二》]《舊唐書·武后本紀》。記載,垂拱三年春(公元687年),武 則天力排眾議,拆除隋代東 都洛 陽 宮的正殿乾 元殿(即隋之乾陽殿),就其地創建明堂。《舊唐書·武后本紀》記載“毀乾元殿,於其地作明堂。以僧懷義為使,凡役數萬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法二十四氣,亦為圓蓋,以木為瓦,夾紵漆之,上施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下施鐵渠,為辟雍之像,號曰萬象神宮。又命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起天堂五級以貯之,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歷約一年,垂拱四年正月五日(公元688年春),明堂成。 武則天對明堂的建成很高興,“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親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頒九條以訓於百官。文多不載。翌日,又御明堂,饗群臣,賜縑纁有差。自明堂成後,縱東都婦人及諸州父老入觀,兼賜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來賀。” 武 則天不僅在這裡舉行國 家大 典,而且常在這裡舉行盛 大的佛 教活動,每舉行一次,用 錢萬緡,熱 鬧非凡。明堂奇特之一是高大。據《舊唐書卷二十二 志第二》的記載,名堂高二百九十四尺(註:唐制有小尺大尺兩種。大尺依實測日本所藏唐尺,在29.3至31.3厘米之間。依日本所藏唐代尺子平均值每尺約為30.03厘米計算,明堂高約為88米左右,東西南北各三百尺(約90米左右)。 奇特奇特之二是法時令與天地。明堂基礎高台是方的(象徵大地),下施鐵渠(鐵築成環水渠),以為辟雍之象。台上第一層為等邊八方形(象徵一年四時八節,即春、夏、秋、冬四時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節),各隨方色;中層為十二等邊形(一年十二月),上層為二十四邊形(法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亘之以鐵索。刻木為瓦,夾紵漆之。圓蓋(象徵天圓)。
奇特之三是龍朝鳳。明堂頂蓋是圓形,就像今天北京天壇的祈年殿那樣,蓋上盤有九條龍,共同捧著一隻金鳳凰。《新唐書》記載說:“蓋盤九龍捧之,圓蓋頂部為鸞鷟,黃金飾之,勢若飛翥。號萬象神宮”。
武則天詔書曰:“今以鼎郊勝壤,圭邑奧區,處天地之中,順陰陽之序,舟車是湊,貢賦攸均,爰藉子來之功,式遵奉先之旨。”
明堂可以說是當時最豪華時髦奇特的宮殿建築。因改河南縣為合宮縣。”(註:圓蓋頂部的鸞鷟,實際是展翅奮飛之鳳凰,象徵女皇武則天,僅這個飾黃金的鳳凰就高一丈,約2.94米。後人將原來史書記載的“鳳凰”改稱“鸞鷟”、“飛翥”。
名堂建起後 武則天很高興,“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親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頒九條以訓於百官。文多不載。翌日,又御明堂,饗群臣,賜縑纁有差。”
舊名堂又是國家舉行祭祀大典的場合,武則天親祀明堂,合祭天地。但武則天別出心裁,把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等一股腦放在一塊祭祀之。管祭祀的官員認為不合禮制,遂引經據典,對武皇說應該按古代禮制舉行祭祀大典,《唐書 卷二十二 志第二》記其事曰:“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親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從祀,並於壇位次第布席以祀之。於是春官郎中韋叔夏奏曰:‘謹按明堂大享,唯祀五帝。故《月令》云:‘是月也,大享帝。’則《曲禮》所云‘大享不問卜’,鄭玄注云‘謂遍祭五帝於明堂,莫適卜’是也。又按《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鄭玄注云:‘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故《孝經》云:“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據此諸文,明堂正禮,唯祀五帝,配以祖宗及五帝、五官神等,自外余神,並不合預。伏惟陛下追遠情深,崇禋志切,於明堂祀,加昊天上帝、皇地祇,重之以先帝、先後配享,此乃補前王之闕典,弘嚴配之虔誠。往以神都郊壇未建,乃於明堂之下,廣祭眾神,蓋義出權時,非不刊之禮也。謹按禮經:其內官、中官、五嶽、四瀆諸神,併合從祀於二至。明堂總奠,事乃不經。然則宗祀配天之親,雜與小神同薦,於嚴敬之道,理有不安。望請每歲元日,惟祀天地大神,配以帝後。其五嶽以下,請依禮於冬、夏二至,從祀方丘、圓丘,庶不煩黷”。
武則天很開明,對禮官的奏請就兩個字:“從之”
唐東都(武則天時期)皇宮中軸線上有天堂(隋大業殿)、明堂(隋乾陽殿)、端門、天樞、天津橋、天街、定鼎門(隋建國門)。河南博物院“洛陽唐皇宮模型”中,唐皇宮中軸線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樞,雖然建築形制和具體方位與文獻記載可能有出入。圓頂上的九龍捧金鳳凰也不詳細。還有天樞應在端門外,但模型中的天樞在端門內。儘管有許多不足,還是為我們提供了可直觀的參考圖象。關於天堂,《舊唐書卷二十二 志第二》記載:“時則天又於明堂北隋大業殿處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餘尺。始起建構,為大風振倒。俄又重營,其功未畢。證聖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災,延燒明堂,至曙,二堂並盡。”“則天尋令依舊規制重造明堂,梵谷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廣三百尺。上施寶鳳,俄以火珠代之。明堂之下,圜饒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天冊萬歲二年三月,重造明堂成,號為通天宮。四月朔日,又行親享之禮,大赦,改元為萬歲通天。翼日,則天御通天宮之端扆殿,命有司讀時令,布政於群後。其年,鑄銅為九州鼎,既成,置於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名日觀,青州名少陽,徐州名東原,揚州名江都,荊州名江陵,梁州名成都。其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各受一千二百石。司農卿宗晉卿為九鼎使,都用銅五十六萬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圖寫本州山川物產之像,仍令工書人著作郎賈膺福、殿中丞薛昌容、鳳閣主事李元振、司農錄事鐘紹京等分題之,左尚方署令曹元廓圖畫之。鼎成,自玄武門外曳入,令宰相、諸王率南北衙宿衛兵十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共曳之。則天自為《曳鼎歌》,令相唱和。其時又造大儀鐘,斂天下三品金,竟不成。九鼎初成,欲以黃金千兩塗之。納言姚璹曰:“鼎者神器,貴於質樸,無假別為浮飾。臣觀其狀,光有五彩輝煥錯雜其間,豈待金色為之炫耀?”乃止。其年九月,又大享於通天宮。以契丹破滅,九鼎初成,大赦。改元為神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