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龍

唐宗龍

唐宗龍,筆名童涉、桑梓等。1936年4月21日(農曆丙子年閏三月初一)出生於浙江麗水。1955年1月畢業於麗水中學(夜中部),爾後曾當過夜校教師、農民、文化館幹部,1997年在文聯退休,退休後即接任台胞台屬聯誼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宗龍
  • 別名:童涉、桑梓
  • 國籍:中國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我要快樂地寫上一輩子",

人物簡介

出生即經歷“八年抗戰”的洗禮,童年和少年在內戰與“運動”中相度。自1957年出版《畲民情歌》後,至今已出版《三公主的鳳冠》、《美哉麗水》、《山魈奇譚錄》、《鐵弓傳奇》等各類文學作品集20多部,在全國及港、台等報刊雜誌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千萬字,有多篇作品獲得全國及省、市各類獎項,大量作品被選編入《中國新文藝大系》、《中國民間故事選》、《中國兒童文學精品系列》、《中國神秘文化經典》、《通俗小說文庫》、《新世紀文叢》、《神州之魂》、《中國企業家文叢》、《共和國的驕傲》等多種大型經典叢書中。曾獲得浙江省(麗水地區)首屆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先進工作者、中國通俗文學優秀活動家、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改革創新風雲人物、共和國傑出藝術家、首屆龍文化金獎等榮譽。為中國暨浙江民協、作協、曲協、通俗文藝、大眾文學、民俗、俗文學、神話、故事、歌謠等協會、學會、研究會及香港筆會中心、當代詩學會、炎黃文化研究會等的會員與理事。小傳被《中國文學家辭典》、《中國民間文藝家辭典》、《中華人物辭海》、《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作家辭典》等30多部辭書收錄。

"我要快樂地寫上一輩子"

唐老的屋子不大,書香味卻是一進門就能感受的到。客廳一面牆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不說,冷不丁,唐老還能從臥室里搬出一大摞來。其中就有不少是他的作品。
“好書勝美酒,酒可醉人,書卻可醉心。”正如唐老家中的這副書作上寫的那樣,能一輩子沉浸在書海中,是這位老人最大的幸福。
唐宗龍,今年74歲。早年在區文聯工作的他,已經出版了20多部各類文學作品。雖然退休多年,但老人手中的那支筆,依舊沒有放下的意思。他說,寫作就是他生活最大的樂趣,他要這樣寫上一輩子。
愛上寫作很偶然
講起與寫作結緣,還要從唐宗龍上國中那會說起。1952年,唐宗龍考取了處州中學。他說,其實在那個時候,他的興趣是畫畫,然而,最先讓他收穫成就感的卻是寫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寫的一篇小散文被北京刊物《中學生》相中,可以說這不僅是唐宗龍第一次發表自己的文章,而且處女作也讓他漸漸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唐老講,因為家庭條件的緣故,在進入處州中學後不久,他便轉入了夜中部。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他為了貼補家用,白天便擺起了連環畫的地攤。雖然辛苦,但他卻是樂在其中,因為在做生意的空隙,他有許多時間看書。從魯迅、巴金再到《母親》、《我的童年》,學校圖書館裡幾乎所有中外名著都曾是他最好的夥伴。他說,圖書館就是他寫作上的啟蒙老師,也正是那段積累的過程,讓他奠定了紮實的寫作基礎。
如果說,在學校的那段日子讓唐宗龍完全痴迷上寫作,那么另外一段經歷則讓他確定了自己的創作方向。
唐老說,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在內戰和“運動”中度過的。早年,為了躲避亂世,父母曾經帶著他來到麗水與青田交界,一處叫“四姑坦”的村子生活過,那兒不少村民都是畲族人,他還曾經在此認了一個畲族乾娘。而處州中學畢業之後,他又曾在畲族聚集區的村子裡教過書。
也正是那段日子,讓唐宗龍對畲族的民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收集和創作,1957年,由他創作完成的《畲民情歌》(歌謠專集)由東海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這也是他首次出書。至此,民間文學也正式成了他的文學發展方向。
“每天晚上我都會去畲民家中,一邊喝茶烤火,一邊聽他們將一些動聽的民間故事。那段日子過得特別有意思。”隨後,唐宗龍相繼出版了《神郎與彩姑》(民間故事集)、《畲族民間故事》(民間文學合集)等多部關於畲族民俗文化的作品。1979年,一部名為《三公主的鳳冠》的畲族傳說集面世,一舉獲得了浙江省首屆魯迅文學基金“民間文學”一等獎,受到了文學界的一致好評,而唐宗龍本人也被人們譽為畲族民俗方面的專家。
唐老說,雖然在《三公主的鳳冠》之後,他還創作和發表了許多關於畲族的民間文學作品,並且多次獲得國內的文學獎,但是《三公主的鳳冠》可以算是他個人在民間文學創作歷程上的一部頂峰之作。
轉型非常成功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唐宗龍開始了新的嘗試,將寫作的重心轉移到了通俗文學。1991年,他的第一部章回小說《喋血鴛鴦壺》發表,結果轉型後的初次嘗試,便收到了不錯的反響,猶如煥發了第二春,唐宗龍的創作熱情再次被點燃。
從民間文學到通俗文學,在常人看來是非常大的一次跨越,然而對於唐宗龍來說卻有些水到渠成的意味。他說,這還是要提及年輕時打基礎的那段經歷,當年他便閱讀了相當數量的章回小說,這讓他提筆時腦海里總能很快迸發出靈感。寫的興起時,甚至連續幾個晚上熬夜創作。十幾萬字的小說似乎就是彈指間便完成了。
《上海灘神偷手》、《古道俠蹤》、《金鞭無敵》……記者注意到,在1989年到1991年間,唐宗龍便有6部中長篇小說面世,可以稱得上是絕對的高產作家。2000年,唐宗龍創作的一部名為《山魈奇譚錄》更是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有著“神筆馬良”之父之稱的洪汛濤譽為是新版的聊齋。
唐老說,與文學打交道的多年來,他也結識了全國各地的作家,其中不少都是文學界的知名人物。他們對於唐老來說,既是老師,又是親密的朋友,在與他們的交流之中,他更加地沉浸在文學的無限魅力之中。朋友之間的相互鼓勵,也是多年來他堅持創作的一份動力。
而除了一如既往地創作外,在區文聯文學創作組工作的唐宗龍也擔當起培養年輕作家的責任。直到退休,唐老一直努力著將自己的創作經驗傳承給更多的文學愛好者。
要用筆為家鄉做些事
1997年,唐老從文聯退休之後接任了台胞台屬聯誼會會長一職。在2007年,唐老在台灣的一份刊物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老來常愛念童謠》的文章。原本只是晚年生活的唐老有感而發的一次創作,卻令人意外地引起了不少台胞的共鳴。
在隨後的一段日子裡,唐老陸續收到了來自寶島台灣的書信,台胞們講述了兒子在家鄉的趣事,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對於麗水的思念之情。這讓唐老頗為感慨。而巧的是,當時正趕上全國上下興起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唐老頓時萌生了將兒時的那段記憶用文字保留下來的想法。次年,一部《麗水童謠》便在唐老的筆下完成了,其中收錄了許多麗水方言的童謠勾起了不少麗水老輩人兒時的記憶。
“要是不記錄下來,也許這些寶貴的東西再過幾年就會徹底被人們遺忘了。我覺得有一種使命感,必須將這些家鄉的本土文化保留下來。”唐老說,最近他又開始創作一部名為《麗水方言俗語趣談》的作品,已經完成了10萬多字,預計今年就將創作完成。
唐老說,由於年紀大了,不少親戚朋友都勸他放下手中的筆,好好歇歇,但是他說,一來,他已經習慣了案頭的生活,一時放下有些不習慣。二來,人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他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家鄉做些事情。是啊,當今後越來越多的麗水人看到唐老的作品時,相信大家能一同分享這位老人的那份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