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文物)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文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景教傳教士伊斯出資、景淨撰述、呂秀岩書刻,於唐建中二年(781年)在長安大秦寺落成,唐後期被埋入地下,明天啟年間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出土,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景教教義、禮儀,以及唐代前中期來自大秦國的基督教聶斯托利派傳教士在華傳播景教的重要史實,碑身正面碑文一千八百餘字,除漢字外,首末兩行刻有古敘利亞文;碑腳及左右碑側另有古敘利亞文雜以漢文,合共刻七十多位景教僧名字及職稱。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馳名中外的楷書碑石,保存完好,字跡清晰,書法秀麗,史料價值極高,是研究景教歷史及其在中國唐代傳播的情況以及中國古代與敘利亞、伊朗等地文化交流、友好往來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世界考古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出土地點: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
  • 館藏地點:西安碑林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
  • 出土年代:明天啟年間
  • 類別:石碑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外在特徵,碑文內容,文物鑑賞,文物價值,文化寓意,保護措施,後世影響,仿刻碑,崇基校徽,

文物歷史

唐貞觀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羅本來至長安,受到唐太宗的禮遇,準其傳教,並為其建寺;至建中二年(781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立之時,景教已在中國活動了近150年。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
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星期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長安大秦寺落成。
唐會昌五年(84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立六十餘年後,武宗滅佛,殃及景教,此碑被教徒埋入地下,而景教亦自此沉寂。
明天啟三年(1623年,一說天啟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沉睡地下近八百年後,方在西安西郊(一說周至縣)偶然出土,出土後就近移入金勝寺(唐代稱崇聖寺)。當時耶穌會士極重視此一發現,並將碑文譯成了多種外國文字。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置金勝寺中近三百年,遇清末回亂,正殿及碑亭毀於戰火,而碑石倖存,其後暴露曠野多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丹麥記者何樂模(Frits V. Holm)密謀盜碑,賄寺中老僧雇石匠,以同樣石料同樣尺寸重新刻制一碑,圖以複製碑偷龍轉鳳,換出原碑暗中運往倫敦。安排搬運之際,訊息走漏,政府及時制止,保住原碑;交涉後只允許其運走兩噸重之複製碑(複製碑其後輾轉運往紐約,最後為教徒購贈梵蒂岡)。陝西巡撫曹鴻勛隨即將原碑移置西安城內碑林護藏,以絕其覬覦。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幾度遭逢劫難,幸保無損,彌足珍視,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文物特徵

外在特徵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中為碑身,上有盤龍浮雕之碑額,下有龜座。碑質為黑色石灰岩,頂呈半圓狀,上部較尖。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高279厘米、寬99厘米,除刻有1780個漢字碑文外,在碑文下方和左右碑側,還刻有許多敘利亞文。碑頭飛雲和蓮台烘托著一個十字架,包圍著十字架的是一種無角之龍,這是中國古代器物上常見的裝飾,名為“螭”,左右配上了盛開的百合花,碑名刻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景教碑碑額景教碑碑額

碑文內容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㬌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
大秦寺僧㬌淨述ܐܕܡ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ܘܦܐ ܘܦܐܦܫܝ ܕܨܝܢܝܣܬܐܢ‎
粵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虗,後後而妙有。惣玄摳而造化,妙眾聖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歟!判十字以㝎四方,皷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厏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元之性,虗而不盈。素盪之心,夲無希嗜。洎乎娑殫施妄,鈿飾純精。閒平大扵此是之中,隟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𥪰織法羅,或𢫾物以托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恩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於是 我三一分身㬌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㬌宿告祥,波斯覩耀以來貢。圓卄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扵大猷。設三一浄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境之度,鍊塵成真;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懸㬌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棹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扵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昇真。經留廿七部,張元化以發靈開。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虗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無抅。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存須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示罄遺於我。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難名,㓛用昭彰,強稱㬌教。惟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
景教碑正面景教碑正面
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徳曰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扵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惣仗西郊,賔迎入內。翻𦀰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傳授。貞觀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夲,逺將𦀰像,來獻上亰,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亰義寧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宗周德喪,青駕西昇。巨唐道光,㬌風東扇。旋令有司將 帝寫真轉摸寺壁。天姿泛彩,英朗㬌門。聖跡騰祥,永輝法界。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𦀸布、返䰟香、明月珠、夜光璧;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㬌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濶,文物昌明。髙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扵諸州各置㬌寺,仍崇阿羅夲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冨元休;寺滿百城,家殷㬌福。聖歷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有若僧首羅含,大德及烈,並金方貴緒,物外髙僧,共振玄網,俱維絕紐。
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宇,建立壇場。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天寶初,令大將軍髙力士,送 五聖寫真,寺內安置;賜絹百疋,奉慶睿圖。龍髯雖逺,弓劒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三載,大秦國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詔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宮修㓛德。於是天題寺牓,額戴龍書;寶裝璀翠,灼爍丹霞;睿扎宏空,騰淩激日。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道無不可,所可可名;聖無不作,所作可述。肅宗文明皇帝,於靈武等五郡,重立㬌寺。元善資而福祚開,大慶臨而皇業建。 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㓛,頒御饌以光㬌眾。且𠃵以美利,故能廣生。聖以體元,故能亭毒。 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闡九疇以惟新㬌命。化通玄理,祝無愧心。至扵方大而虗,專靜而恕,廣慈救眾苦,善貸被羣生者,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階漸也。若使風雨時,天下靜,人能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樂,念生回響,情發目誠者,我㬌力能事之㓛用也。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賜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逺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術髙三代,藝博十全。始効節於丹庭,乃策名於王帳。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惣戎於朔方也, 肅宗俾之從邁。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恩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更効㬌門,依仁施利,每嵗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俻諸五旬。餧者來而飰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節達娑,未聞斯美。白衣㬌士,今見其人。願刻洪碑,以揚休烈。
景教碑拓本景教碑拓本
詞曰︰
真主元元,湛寂常然。㩲輿匠化,起地立天。分身出代,救度無邊。日昇暗滅,鹹證真玄。
赫赫文皇,道冠前王;乗時撥亂,𠃵廓坤張。明明㬌教,言歸我唐。翻經建寺,存歿舟航。百福偕作,萬邦之康。
髙宗纂祖,更築精宇。和宮敞朗,遍滿中土。真道宣明,式封法主。人有樂康,物無災苦。
玄宗啟聖,克修真正。御牓揚輝,天書蔚映。皇圖璀璨,率土髙敬。庶績鹹熙,人賴其慶。
肅宗來復,天威引駕。聖日舒晶,祥風掃夜。祚歸皇室,祆氛永謝。止沸㝎塵,造我區夏。
代宗孝義,德合天地。開貸生成,物資美利。香以報㓛,仁以作施。暘谷來威,月窟畢萃。
建中統極,聿修明德。武肅四溟,文清萬域。燭臨人隱,鏡觀物色。六合昭蘇,百蠻取則。
道惟廣兮應惟宻,強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豊碑兮頌元吉。
大唐建中二年嵗在作噩太蔟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時法主僧寧恕知東方之㬌眾也。ܒܝܘܡ̈ܝ ܐܒܐ ܕܐܒܗܬܐ ܡܪܝ ܚܢܢܝܫܘܥ ܩܛܘܠܝܩܐ ܦܛܪܝܪܟܝܣ‎
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
ܒܫܢܬ ܐܠܦ ܘܬܫܥܝܢ ܘܬܪܬܝܢ ܕܝܘ̈ܢܝܐ‎
ܡܪܝ ܝܙܕܒܘܙܝܕ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ܦܐ ܕܟܘܡܕܐܢ ܡܕܝܢܬ ܡܠܟܘܬܐ‎
ܒܪ ܢܝܚ ܢܦܫܐ ܡܝܠܝܣ ܩܫܝܫܐ ܕܡܢ ܒܠܚ ܡܕܝܢܬܐ ܕܬܚܘܪܝܣܬܢ‎
ܐܩܝܡ ܠܘܚܐ ܗܢܐ ܕܟܐܦܐ ܕܟܬܝܒܢ ܒܗ ܡܕܒܪܢܘܬܗ ܕܦܪܘܩܢ‎
ܘܟܪܘܙܘܬܗܘܢ ܕܐܒ̈ܗܝܢ ܕܠܘܬ ܡܠܟܐ ܕܨܝܢܝܐ‎
僧霊寶
ܐܕܡ ܡܫܡܫܢܐ ܒܪ ܝܙܕܒܘܙܝܕ ܟܘܪܐܦܝܣܩܦܐ‎
ܡܪܝ ܣܪܓܝܣ ܩܫܝܫܐ ܘܟܘܪܐܦܝܣܩܦܐ‎
撿挍建立碑僧行通ܣܒܪܝܫܘܥ ܩܫܝܫܐ‎
助撿挍試太常卿賜紫袈裟寺主僧業利ܓܒܪܝܐܝܠ ܩܫܝܫܐ ܘܐܟܝܕܝܩܘܢ ܘܪܫ ܥܕܬܐ ܕܟܘܡܕܐܢ ܘܕܣܪܓ‎
  • 碑文大意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義等;第二部分是景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和一百多年的發展,是最核心的內容,也是最有價值的內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頌伊斯,他相當於長安地區的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員,對景教發展起到相當大作用。
這塊石碑上說的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個從古波斯來的傳教士叫阿羅本,歷經跋涉進入中國,自西域、經河西走廊來到京師長安。他拜謁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國傳播波斯教。此後唐太宗降旨準許他們傳教,景教開始在長安等地傳播起來,也有景教經典《尊經》翻成中文的記載。碑文還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經典和中國史書中的典故來闡述景教教義,講述人類的墮落、彌賽亞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跡等。

文物鑑賞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及額題均為楷書,書法秀麗而勁健,用筆靈動而不失莊嚴肅穆,結構疏密得當,藝術水平很高,為研習書法的上好範本之一。
從藝術造型來看,景教碑完全依據中國碑的形狀,保留了南北朝至唐的風格;石龜背寛,面積大而又重心低,置碑於其上,安定又平穩。由於上是螭首,上下均是動物,可在造型中達到和諧,上下呼應,有首尾照顧的效果。
景教碑碑文雖系波斯傳教士撰寫,但其中文功底極其深厚,以個人傳奇為基礎,憑藉中國傳統文學的用典對仗等修辭手法建構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話語體系,有效地把景教教義、景教在唐朝的傳播歷史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很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實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漢語創建。

文物價值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見證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國古代基督教早期傳播必不可少的考據文獻,被譽為“中國基督教之崑崙”,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藝術交流的珍貴資料。
景教碑記述了當時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為後世揭示出唐代長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與發展情狀,表現了唐政府當時包容、自由、寬鬆的思想政治環境,並見證了唐王朝對景教的寬容與支持的態度和對外國文化所取得兼容並蓄的廣闊胸懷,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教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此外,景教碑中的古敘利亞文,為研究當時東羅馬傳教所用文字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證價值,因而也為西方國家視作基督教的神聖之碑。

文化寓意

中國古稱東羅馬帝國為“大秦”,稱最初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托留派)為“景教”。景教原是東羅馬正教的一個支派。早在公元五世紀,君士但丁堡大主教聶斯托留(Nestorius)因持異見而被東羅馬放逐至死,他的追隨者後來轉而立足波斯,向東發展。及至公元七世紀唐代初期,聶派基督教傳入中國,取名景教。“景”字兼含“大”與“光明”兩義。
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的碑額上部,由吉祥雲環繞的十字架下部的典型的佛教蓮花瓣朵,顯示出景教開的是中土佛教之“花”,結的是基督教之“果”。

保護措施

2002年1月,唐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後世影響

仿刻碑

何樂模仿刻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不僅是晚清中國西北內陸發生的一件大事,而且在當時的歐美、東亞等地均引起重大反響,提升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間,何樂模向13個國家的博物館、大學等分贈石膏模造碑,這些機構分別是希臘雅典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印度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的國家博物館、丹麥哥本哈根的皇家圖書館、西班牙馬德里的國家考古博物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國家博物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吉爾大學、美國紐哈芬的耶魯大學、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義大利羅馬的聖經學院、德國柏林的國家人類博物館、日本京都的帝國大學、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羅伯特大學。以上所涉13個國家分布在歐洲、北美、南美和亞洲。何樂模通過在世界範圍內向博物館和學術機構分發、贈送模造碑的舉動,使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國際上獲得了空前巨大的影響。雖然原碑位於西北內陸腹地的西安城,一般的西方人很難一睹其真面目,而仿刻碑以及模造碑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分布,就使得更多的學者、民眾能有幸看到與原碑基本相仿的文字、圖案等內容,促進了眾多國家學者、民眾對景教碑以及西安、陝西和中國的認識。

崇基校徽

景教碑與崇基學院校徽景教碑與崇基學院校徽
唐大秦景教中國流行碑額題頂端刻有圖案,香港崇基學院校徽圖案即取材自景教碑之圖案。
1954年,崇基學院創辦人之一何明華會督(Bishop R.O.Hall)在一次演講中特別提及此圖案,並表示“希望這從蓮花浮現的十字架和從雲中吐露的火熖,會成為崇基學院的校徽”。學院在向同學徵求校徽設計時指明須以此圖案為設計基礎,其後校徽設計由校董會選定,並沿用至今(註:1954年至1960年校徽外框形狀為長方形,1961年開始為盾形)。
崇基學院為基督教高等學府,繼承國內十三間基督教大學之辦學精神,立根中華;創校人在校徽圖案上作出高明選擇,藉景教碑之象徵,數典追源,銘記基督教來華傳教事業之始,有高遠深刻的寓意。
崇基學院行政樓地下及牟路思怡圖書館大堂掛壁者為景教碑之拓本,兩套拓本俱屬崇基之院藏。院藏另有景教碑之雕塑模型兩座,大小約為原碑六分之一。一置行政樓地下,為琉璃水晶工藝製作;一置神學樓聖堂入口處,為水晶工藝製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