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大樂舞

唐代三大樂舞

舞者百八十人,每人穿著繪有五彩雲朵的衣裳,象徵天地正氣。共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洲》、《得一》、《慶雲》篇章,樂曲凝練威嚴,舞蹈緩慢莊重,每次重大祭祀活動都奏這首曲子。今已失傳。

七德舞

九功舞

上元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三大樂舞
  • 外文名:Three great music and dance in the Tang Dynasty
  • 年代:唐代
  • 相關歷史:《秦王破陣樂》
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

七德舞

唐初又名《秦王破陣樂曲》,唐代最著名的武曲至貞觀七年太宗制《破陣樂舞圖》,後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謂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七件事。太宗為秦王之時四處征戰,在破劉武周之後,民間有音樂藝人奏《秦王破陣樂》慶賀,當時只有曲子沒有舞蹈,太宗很喜歡這首樂曲,即位後把該曲帶入宮中,命樂師進行修繕,並叫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制歌詞、舞圖,派樂工習練。
舞者一百二十八人,全部披甲持戟,跟在戰場打仗一樣,鎧甲上用銀進行裝飾,光彩奪目。雷大鼓,再以激揚的胡樂(少數民族音樂)伴奏,隊伍隨著音樂的節奏變化,總共變化三次,每次換成四種陣勢,舞者持戟來往疾呼擊刺,重現昔日征戰場面,聲振百里,動盪山谷。觀者無不熱血沸騰,扼腕站立,仿佛就要衝鋒陷陣一樣。將軍們個個神情慷慨激昂,不由自主捧起酒杯敬皇上,高喊萬歲,而前來進貢朝賀的各國、部落使者,竟忍不住跟著舞蹈的節奏在庭上相率起舞。今已失傳。

九功舞

本名《功成慶善樂》,又名《慶善樂》,唐代最著名的文舞。《樂府詩題》作唐功成慶善樂舞辭。一曰九功舞,殿庭朝會所奏文舞也。《新唐書·禮樂志》曰:太宗生於武功之慶善宮。貞觀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里,同漢沛宛,帝歡甚。賦詩,呂才被之管弦,名曰《功成慶善樂》。《舊書·樂志》曰:慶善樂,太宗所造也,名九功之舞。舞蹈安徐,以像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冬正享燕及國有大慶,與七德舞偕奏於庭。唐太宗誕生於慶善宮,貞觀六年(公元631年),太宗回到慶善宮,在渭水之濱宴請群臣,並賞賜鄉親鄰里,想起從前的點點滴滴,太宗不由得感慨萬千,遂賦詩十韻,命樂師配上管弦之樂,製成《功成慶善樂》。
舞者六十四人,皆童子,進德冠,紫袴褶,長袖,漆髻,屣履而舞,進蹈安徐,演奏時人們隨著樂曲舞動長袖、踢腿曳屣,用來象徵文德昌盛的景象。今已失傳。

上元舞

傳為高宗所創,唐代最著名的雅樂。上元三年十一月三日,敕新造上元之舞。供祠祭《上元舞》,先令大祀享皆將陳設。自今已後,圓丘方澤太廟祠享,然後用此舞,餘祭並停。又名《上元樂》,古代每逢重要節日或有重要事情發生,都要祭祀天地、先祖,由於《慶善樂》音調過於柔和,沒有殺氣,起不到降神驅邪的效果,《破陣樂》雖然殺氣重,但其韻律又不符合雅樂的要求,因此唐高宗專門製作了這首《上元樂》為帝王朝駕、祭祀天地時的專用舞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