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國際式教堂的扇形拱頂

哥特國際式教堂的扇形拱頂

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特國際式教堂的扇形拱頂
  • 類別建築教堂
  • 年代:13世紀
  • 原屬英國
簡介,歷史,拱頂體系發展,中國教堂代表,

簡介

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教堂。英國的哥德式建築開始得較晚,起步於13世紀。它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受法國哥德式影響。儘管如此,它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個時期哥德式建築已遍及歐洲各地,形制與內外部結構上也各有自己的創造。英國人善於吸收別人之長,經過對別國的建築形制的研究,成為一種偏重形式上的變化的英國建築風格。有些英國建築物單單採用尖券,不採用它的結構,著名的牛津神學校教堂的拱頂,採取的是扇形肋拱結構。它建於15世紀,人們稱它是哥德式建築的國際式。

歷史

早期天主教的美學觀認為事物本身的美是低級的,沉溺於這種美是一種罪孽,最崇高的美乃在於上帝的理念。13世紀一位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7-1274)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為信仰上帝時要享受感性的美,又說人在被感知時令人得到滿足的東西就是美。他還把這種美概括為三點:完整性、比例和諧與鮮明性。從此以後,承認世俗的、感性的美在教堂建築中的必要性漸被接受。其實,哥德式建築的發展本身,就是這種感性的美的體現。在英國,教會雖也反對世俗文化,13世紀時曾利用經院哲學掀起神學復興,企圖樹立神學的正統。他們霸占了一些重點大學,藉以培養自己的理論人才,結果是事與願違,英國的經院哲學產生了世俗的科學家,英國的教堂創造出世俗化的藝術。
而哥德式建築在英國是頗值得世人稱道的創格的,比如在14世紀時,英國盛行一種建築裝飾派,其中前期所著重的是幾何形線條裝飾風,後期所著重的是曲線形裝飾風;到了15世紀,又盛行垂直派,著重了直線條與直放長方形的花紋圖案等。這些風格在建築上的表現,就是拱頂肋架上各種花式和花窗欞上的圖案,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把它稱作野蠻民族的建築形制,卻在這裡被發展成具有高度水平的藝術科學。於是,各國競相摹仿,流風蔓延,其中與垂直派同時流行的、裝飾效果非常好而又屬於非結構性的扇形拱頂,就是這種建築風格中最精緻的作品之一。
在正廳的拱頂上,運用了飛扶壁結構,束柱在大型彩色玻璃窗之間急劇上引,扶壁騰空而起,以扇形的樣子將肋料加固在頂部。最初這種結構純粹為了形式,位置也比較低。經過改進後,現已使拱頂提高,讓分發開去的肋料去平衡拱頂的橫推力,頂部顯得玲瓏剔透,象一朵朵綻開的花,給人以繁縟華麗之美感。飛扶壁的形式很多,有單層和雙層的,這裡架空挑出,使建築物的頂部造型更顯得輕巧。它是英國哥德式飛扶壁拱頂的集大成者,這座建築物在拱頂裝飾上可與英國劍橋另一座皇家學院禮拜堂(建於1466~1508年)媲美。

拱頂體系發展

圓拱/筒拱,十字拱,帆拱,尖拱,肋架尖拱。

中國教堂代表

在廣州市越秀區有一座純花崗石建造的哥德式教堂,正立面兩邊的兩座尖塔高聳入雲,十分引人注目,它就是天主教聖心堂。由於它純由花崗石砌築而成,故廣州百姓稱之為“石室”,即石構之房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