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雙城區第三中學

哈爾濱市雙城區第三中學

雙城區第三中學成立於1953年。

學校現有教育班53個,在校學生3000餘人,專任教師20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城區第三中學
  • 簡稱:雙城三中
  • 創辦時間:1953年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
  • 類別:公立高中
歷史沿革,師資力量,辦學理念,校園環境,辦學成果,管理方針,

歷史沿革

雙城市第三中學成立於1953年。
2014年,學校更名為雙城區第三中學。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06人,其中178人具備本科學歷,且平均年齡為30歲。

辦學理念

學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研為核心,教師是關鍵”的辦學思想和“合格+特長”的教學目標,以人為本,人和興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最佳化育人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突出辦學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校園環境

三年前,雙城三中只有兩棟D級危房和900名學生,12個教學班;現在他們擁有12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和學生2600多人,45個教學班。他們不僅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而且還贏得了學生與家長的信任。
如今,走進雙城三中橋樑造型的校門,映入眼帘的便是人才樹、狀元牆、綠草地、白長廊和青水瀑布、紅魚塘。有育新、育英、育才三座教學樓和公寓樓;課間休息伴有輕音樂,多媒體、信息室、遠程教育大廳、圖書館及高標準實驗室都在展示著現代化的教學體系。

辦學成果

三中的高考金榜出來了,成績好得讓很多人感到驚訝:600分以上17人,最高分650分,二表本科段以上300多人,三中這個普高,在三中的歷史上又寫下了濃重的一筆。難怪省教育廳的領導在雙城市三中視察工作時說:“三中是普通中學不普通啊!”一 三年前,面對滿院蒿草、兩棟D級危房、一幢殘樓、不問升學率的一所普通中學,張大慶就任校長了。
三年前,雙城三中有學生900多人,12個教學班,80幾名教師,其中高級教師不過5人,一級教師不過12人。現在三中擁有學生2643人,45個教學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33人,3名省級骨幹教師和2名哈市級功勳教師的強大教師隊伍。宏志班是三中一大亮點,三年前學校領導班子為照顧品學兼優但家庭貧困的學生,決定開辦宏志班。三年後的今天,宏志生於海超等同學分別取得了650分、649分、647分、630分的優異成績,為三中的特色辦學增輝。
三年多來,雙城三中爭取哈工大的支持,興建了120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及綜合樓;與菲莎河谷外國語學院的“聯姻”,為三中學生英、俄語兼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現在,三中又與黑大附中合作,開通了雙城學子們俄語直通留學的成才之路。

管理方針

轉變從辦學理念開始。“人性化辦學,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教育”是三中教育教學的核心。作為一所普高,三中的領導班子把“為國家培養部分高精尖人才,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培養有用人才,更要培養能在社會上有立足本領和生存能力的人才”作為學校育人的目標,並確立了“低進高出、中進優出,高進精出”的辦學宗旨。在“教育孩子就是創造財富”的思想指導下,學校充分激發潛力,增強凝聚力,發揮創造力,逐步形成了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模式,使學子們在三中基本上做到了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審美,學會健體。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張大慶為代表的學校帶頭人傾注的心血。二 趙小賀在機關和鄉鎮工作過多年,他的父母原先就是教育系統的領導和資深教師,他記得父親常常說,教育工作需要愛。  他到三中後首先從愛抓起。上任後的第一個班子會上,趙小賀宣布,“今後三中的工作出問題是我們班子的事,班子工作中出問題是我趙小賀的事。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從我做起,一切為了三中,一切為了我們這個大家庭!”
教師有病了,班子成員將患者送往醫院,並協調最好的醫生;青年教師結婚,學校出車,校長充當迎送嫁娶的司機;教師親屬病危過逝,有班子成員日夜陪同到最後;教師生日那天,會收到學校送的蛋糕;歲尾時分,他們還會收到感謝賀卡及獎金;教師子女入托、入學學校代辦,孩子放學後學校還有專職教師輔導;去食堂吃飯,三餐免費……2004年以來,學校已為貧困生免費近60萬元,為升學的貧困生協調資助20餘萬元,校內的“獻愛心”基金會還為身患重病的校內外師生捐款近5萬元。
學校的一片重教真情,換來教師的一片敬業行動:微機教師王本臣向學校信息庫奉獻了價值20餘萬元的珍貴資料;年輕教師馬春陽罹患植物神經紊亂,五天五夜不能入睡,仍堅守於教學一線;號稱三中“三角王”的馬、胡、王三位教師曾多次接到省重點高中的邀請,然而他們至今站在雙城三中普高講台上。  校長與班子成員身體力行,早6時30分準時到校,晚22時40分才離開學校,全校教職工盡心盡力,形成了令人矚目的“三中速度”,釋放出普通中學不普通的巨大潛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