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柏法

哈柏法

哈伯法(也稱哈伯-博施法德文Haber-Bosch-Verfahren英文Haber Process,也稱Haber-Bosch processFritz-Haber Process)是一種通過氮氣氫氣產生氨氣(NH3)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柏法
  • 外文名:Haber Process
  • 涵義:氮氣及氫氣產生氨氣過程
簡介,歷史,制氨原料的製備,反應過程,參看,

簡介

哈伯法(也稱哈伯-博施法德文Haber-Bosch-Verfahren英文Haber Process,也稱Haber-Bosch processFritz-Haber Process)是一種通過氮氣氫氣產生氨氣(NH3)的方法。
氮氣及氫氣在200個大氣氣壓及攝氏400度,通過一個鐵化合物的催化劑(Fe3+),會發生化學作用,產生氨氣。在這個情況下,產量一般是10-20%。
選擇高溫的條件是為了提高反應速率,但因為此反應是放熱反應,在此條件下平衡後的產率反而較低溫時為低。氮是限制植物生長的一個關鍵的礦質營養。儘管碳和氧也很關鍵,但很容易被植物從土壤和空氣中獲得。雖然大氣中的空氣是78%的氣,但大氣中的氮是不可用的營養,因為氮分子,氮氮叄鍵鍵能很大(941 KJ/mol),化學性質十分穩定。氮必須被“固定”,即通過自然或人為的過程轉換成某種生物可利用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期,德國的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和卡爾·博施(Carl Bosch)才開發出大氣中的氮轉化為可提供營養的氨的第一個實用過程來。在哈伯過程發現之前,氨一直難以在工業規模上生產。由哈伯過程中產生的氨產生的肥料,估計是負責維持三分之一的地球人口。而氨做為炸藥的原材料,之前,德國要製作氨氣需要從智利進口硝酸鈉,哈伯過程使得得德國可以解除禁運對材料取得的困難,也引發了一戰的膠著,而戰後則在人口爆炸上貢獻巨大,據估計,人類中的一半的蛋白質中的氮是由用這種方法達到最初的固定的,而其餘氮是由固氮細菌和古細菌生產的。

歷史

這個實驗首先在1908年由弗里茨·哈伯進行。於1910年,Carl Bosch於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工作時,成功把這個實驗商業化,使之符合成本效益。這個實驗最早期於1911年被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之前,德國要製作氨氣需要從智利進口硝酸鈉,但由於戰爭使其供應不穩定。哈伯亦以此項發明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制氨原料的製備

合成氨的原料氮氣來自於空氣(以液態空氣的分餾取得),氫氣來自於燃料。原料氣包含雜質,因此在參與反應前需要去除雜質,即原料氣的淨化。
第一步先把原料中的硫化物清除,是因為硫化物會毒害哈柏法所使用的催化劑催化加氫可以把有機硫化物變成硫化氫
  • H2+ RSH → RH + H2S(g)
產生的硫化氫會被氧化鋅吸收,變成水和硫化鋅
  • H2S + ZnO → ZnS + H2O
的催化下與水反應,經脫硫的碳氫化合物(如甲烷)轉變成氫氣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 CH4+ H2O → CO + 3 H2
一氧化碳與水反應,轉化成二氧化碳及製造更多的氫氣:
接下來二氧化碳可經2-氨基乙醇溶液吸收或使用變壓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PSA,在此使用具有專利的固態吸附媒介)清除。
製備氫的最後步驟是以使用催化劑的甲烷化(methanation)移除在氫氣中殘留的少量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
  • CO + 3 H2→ CH4+ H2O
  • CO2+ 4 H2→ CH4+ 2 H2O
水蒸氣重組,一氧化碳變換,清除二氧化碳及甲烷化的步驟在25至35巴(10帕)的壓強進行。由於化石燃料短缺,制氨用的氫理論上可以用水的電解(現今4%的氫由電解製備)或熱化裂解(thermal chemical cracking)製得,但現在來說,這些方法都是不實際的。熱裂解所需的熱能可以從核能反應中取得,而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產的的過剩電能可以用來電解水制氫。現在為止,從空氣及燃料制氨以外的替代方案是不經濟的,而且這些方法對環保的作用仍未被確定。

反應過程

合成氨的反應是在高壓環境的合成塔中完成的,氮氣和氫氣混合後經過壓縮從塔的上部進入合成塔。經過合成塔下部的熱交換器,混合氣體的溫度升高,並進入放有觸媒(催化劑)的接觸室。在接觸室,一部分氮氣和氫氣發生反應,合成了氨,混有氮氣,氫氣和氨氣的混合氣體經過熱交換器離開合成塔。混合氣體要經由冷凝器,將氨液化,因而將氨分離出來,而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經壓縮再次送入合成塔,形成循環。 這樣做節省原料,循環利用。硫酸合成工業中也有類似套用。

參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