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思山

哈思山

哈思山位於靖遠縣東北石門鄉黃河東岸,距靖遠縣城85公里。哈思山時起是伏,塬峁交錯,逶迤百里,形成靖遠五合、靖安兩鄉丘陵溝壑山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思山
  • 地形:由南向北傾斜
  • 亦稱:雪山
  • 風景:雲遮霧掩,泉水淙淙,懸崖古木
哈思山,

哈思山

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北部為興堡子川,與寧夏交界。哈思山主要由泥盆系的陸相紫紅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夾玄武岩組成。其南側為一條西北至東南方向的活斷層,把它與松山隔開。南坡陡峻,北坡平緩。康熙《靖遠衛志》載:“在(縣)北百二十里,南接分水嶺,峰巒層列,岩壑橫峙,松柏叢茂,鳥獸蕃蔗,積雪冬夏不消,遙望晴嵐素霧亦一方之名勝地。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有侍御宋賢、詹理閱兵題詞紀勝。”此為靖遠八景之一的“雪嶺堆銀”,所以哈思山也叫雪山。
哈思山西臨黃河石峽,北屏昊天紫漠,東望荒丘階地,南通金鎖雄關。左看深藏而顯其秀,右看挺拔而顯其雄。夏季山花爛漫而顯其媚,冬季披銀戴玉而顯其潔。哈思山的主峰叫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山上有林,灌木林多在鐵路溝、高家溝一帶;大森林在松山、水磨溝、套子溝一帶,多為天然次生林。哈思山山林區主要由哈思山、泰和山、雪山寺三部分組成,森林風光秀麗。海拔2200米以下為灌木叢、草本植物。海拔2200米至2450米為純油松林,再往上100米處為油松、雲杉混交林。最上面是純雲杉林。1959年建哈思山林場,在林業工人的辛勤管理、精心培育下,林地面積不斷擴大,現有面積11.9萬畝。有天然林2.8萬畝,人造林1.7萬畝,以油松林、側柏為主,森林覆蓋率達53%。
哈思山雲遮霧掩,泉水淙淙,懸崖古木,鹿羊鳥蟲,形成了完美的自然組合。夏日綠海碧波,秋季紅降千林,冬天雪壓青松,春天松柏生機勃勃。如今哈思山人回響中央“再造一個風景秀美的西部地區”的號召,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一山一溝,一灣一梁,連片造林,綜合治理。
哈思堡曾是著名的古戰場和兵家必爭之地。哈思梨作為貢品被千里迢迢送進京城,明都御史張佳巡視哈思堡時曾寫詩吟道:“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聲起城樓”。
在漫長的歲月里,哈思山親歷了絲綢古道往昔的繁華與興盛,也見證了後來的蕭條和衰落。靖遠為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之一,處於十分重要的交通位置,著名的絲綢之路從寧夏進入靖遠境內,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下的北卜、小口子兩處古渡口過黃河,通往河西走廊,絡繹不絕的商旅使團來來往往,伴隨著悠揚的駝鈴聲從哈思山中穿行。
北卜古渡為漢唐時期最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灘城堡遺址就坐落在渡口附近的黃河南岸,這裡保存著眾多的漢唐墓葬,出土了不少漢唐時期的文物。小口子渡口又稱索橋古渡,其名稱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橋而得,史載古索橋因河水暴漲被沖毀,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重修,用24隻木船連為索橋。距渡口十餘華里的地方,便是供行人在過河前休整的著名驛站哈思堡。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寓居在這裡的富商胡正寬曾得到過往渡口的山西、陝西兩省180餘家客商募捐的銀兩,在從哈思吉堡到索橋渡口的紅砂岩石上開山鑿石,拓寬路面,使商旅安全通過,當地人曾鐫刻兩塊《山陝修路碑》記載此事,分別豎立於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無損。1988年,在哈思山南麓的北灘鄉境內,出土了一隻屬於東羅馬時代的西方刻銘銀盤,引起了文博界的關注,被視為“絲路遺寶”。這一珍貴文物的發現,便是古代中外商貿往來與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遙望哈思山,那墨綠的密林仿佛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點綴在雄渾的黃土高原之巔,讓人留連,哈思山森林涵養著豐富的地下水,成為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使周圍的荒野戈壁變為沃壤良田,這裡出產有哈思梨、香水梨、大棗等享譽遐邇的地方名優特色產品。哈思梨果質細膩,香脆甜潤,切面隔夜色澤不變,鮮嫩如初。石門大棗肉質厚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為滋補養生之佳品。大廟香水梨果汁鮮美,具有生津潤肺的藥療效果,這些地方產品昔日曾作為必不可少的敬上貢品,被大量送往京城。如今,這裡的大棗、香水梨等已作為特色林果業產品,大力培育發展,經過深度加工的紅棗露、香水梨果汁等系列保健營養飲品,已經在市場上開拓出一席之地。
哈思山為歷代文人墨客涉足之地,留下不朽的名篇佳作。明朝都御史張佳巡視哈思堡時曾題詩紀勝道:“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聲起城樓”。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及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蘇州人宋賢、詹理先後閱兵靖遠,抵達北部黃河南岸,登臨遊覽哈思山,一時興致勃發,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讚美詩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