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狗

哈巴狗

哈巴狗是中國本土犬種,是京巴犬的別稱。同時在各地方言裡也是西施犬巴哥犬和以及它們與其他犬種雜交出來的小型折耳犬的統稱。約400年前在中國培育,經由荷蘭傳到歐洲,當時曾經相當普及。後來在英國培育改良而成為目前的品種。它是以咕嚕的呼吸聲及象馬一樣抽鼻子的聲音作為溝通的方式。同時,此犬具備優良及愛乾淨的個性,這些特色便成為廣受喜愛的原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巴狗
  • 外文名:pug
  • 原產地:中國
  • 體型:小型
  • 犬種:玩賞犬
  • 歷史:4000年
  • 分布區域:中國各地,以及加泰羅尼亞地區
  • 其他稱呼:巴哥犬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壽命:13-14年
犬種介紹,體型,頭部,眼睛,頸部、背線、身軀,前軀,後軀,被毛,斑紋,步態,來源與歷史記載,飼養方法,毛髮護理,常見病的防治,
“哈巴狗”最初是對於京巴犬的別稱。後來雜交的多了,便引申為所有跟京巴、西施相像的雜種長毛小型犬的統稱。但一般不包括立耳的小型犬。
哈巴狗哈巴狗
另外在哈巴狗也是巴哥犬的別稱。大約400年前在中國培育,經由荷蘭傳到歐洲,當時曾經相當普及。後來在英國培育改良而成為目前的品種。

犬種介紹

巴哥犬(或稱哈巴狗)富有魅力而且高雅,18世紀末正式命名為"巴哥",其詞意古語為鬼,獅子鼻或小猴子的意思。巴哥犬是體貼,可愛的小型犬鐘,不需要運動或經常整理背毛,但需要同伴。容貌皺紋較多,走起路來象拳擊手是其特徵。它是以咕嚕的呼吸聲及象馬一樣抽鼻子的聲音作為溝通的方式。同時,此犬具備優良及愛乾淨的個性,這些特色便成為廣受喜愛的原因。 總體來看,通常外觀呈正方形而且短胖。歪斜、長腿或腿太短的八哥犬都不受歡迎。

體型

八哥犬的特點是小中見大,濃縮(也許可以這樣形容),結構緊湊、良好的比例,而且口吻輪廓硬。理想的體重範圍是從14~18磅(公狗或母狗)。

頭部

比例為正方形。頭部大、粗重,不上拱,蘋果頭,前額不後縮。眼睛顏色非常深,非常大,突出而醒
哈巴狗

眼睛

球狀,眼神充滿安詳和渴望。非常亮,興奮時,充滿熱情。耳朵薄、小、軟、象黑色天鵝絨。有兩種耳形:玫瑰耳或紐扣耳。後者比較理想。皺紋大而深。口吻短、鈍、寬,但不上翹。咬合應該是輕微的下顎突出式咬合。

頸部、背線、身軀

頸部呈輕微的拱形,粗壯,其長度足夠使頭能高傲的昂起。背短,背線水平。身體短而胖,胸寬且肋骨擴張良好。尾巴儘可能卷在臀部以上部位。多重捲曲則更理想。

前軀

腿非常粗壯,直,長度適中,位於身體下。從側面看,肘部直接安在肩膀下面。腕部結實,既不過分,也不向下。足爪既不象兔足那樣長,也不象貓足那樣圓。腳趾適當分開,黑色趾甲。狼爪通常被切除。

後軀

粗壯,有力的後軀,後膝關節角度適中,飛節垂直於地面。從後面看,兩條腿相互平行。後軀與前軀平衡。大腿和臀部豐滿而且肌肉發達。足爪與前軀相同。

被毛

被毛美觀,平滑、柔軟、短、而有光澤,既不堅硬,也不能象羊毛。 顏色是銀色、杏黃色或黑色。銀色或杏黃色應該清晰,與其他顏色斑紋及臉面顏色對比強烈。

斑紋

斑紋輪廓清楚。口吻或臉部顏色、耳朵、耳朵邊、拇指斑、前肢的菱形斑及背部斑紋可能是黑色的。臉部顏色應該是黑色的。

步態

從前面看,前軀導向良好,腳腕有力,腳爪撐在地上呈方形,中間的腳趾向前。後軀動作有力、輕鬆。後膝關節及飛節不向里或向外翻。後腿與前腿處於同一直線。前後肢都自然的略顯收斂。後軀輕微的扭動說明他輕鬆、自信、愉快。

來源與歷史記載

逸周書》說:南方有叫“產里”、“百漠”的少數民族請以“短狗為獻”。看來這種觀賞性的“短狗”大概出自南方少數民族的馴養。清人檀萃所輯《滇海虞衡志》中說,海叭狗,滇人亦多畜之。
哈巴狗
海叭狗,即哈巴狗。短狗,短犬,哈叭狗,不過一物之古今名稱。今哈叭狗已傳至北方,為愛玩犬之優種,雲南反不多見。
當然,中原的海叭狗不光是從南方傳入,也有從北方和中亞諸國進貢而來的,我國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第五十回,第八十七回都提到了哈巴狗。關於哈巴狗一詞的來源,另一種可能是源於蒙古語”哈巴兒“hamar鼻子的意思,刊刻於明代的《華夷譯語》中收錄有”哈巴兒“一詞。
哈巴狗
美國學者謝弗認為,在古代中國的所有家犬中,最常見的是尾巴在背部高高捲曲的師鼻“獒”,這種犬出自西藏狼的血統,而西藏狼還繁衍出了亞述,羅馬莫洛西斯,聖伯納德,紐芬蘭的獵犬,即喇叭犬。尤其是它還培育出了中國的小型狗種系,例如哈巴狗,甚至大畫家閻立本也畫過一頭在7世紀時作為貢物送來的獒,西藏是獒種犬的故鄉,所以它很可能是吐蕃貢獻的。
這就是說,哈巴狗和藏獒倒是同一祖先了,真難以相信。
從唐朝的貢品中亦可看出哈巴狗的傳入是與中西亞有關係的。唐代所納的貢品中有不同種類的名犬。其中最為著名的短狗是“拂林狗”。
據傳唐朝從西亞就進口過這種“拂林狗”,謝弗認為這種狗就是“羅馬犬”,它產生於7世紀初期,是由高昌王向唐朝貢獻的禮物。
這種小狗的外貌究竟如何,我們尚不清楚,有學者認為它是典型的古代馬爾他種的犬,即古典時代的叭兒狗。謝弗說它們曾經是希臘妓女和羅馬貴婦珍愛的寵物。據說,這種品種的犬一直保留了下來,至今仍然有這類犬的白色的異種。在宋朝的一幅繪畫作品中,曾經出現過一隻白犬,謝弗推測它很可能
哈巴狗
就類似馬爾他種白犬。
有一則狗與唐玄宗和他的寵妃的故事:玄宗一個夏天與某親王下棋,令賀懷智獨彈琵琶,貴妃把一隻康國進貢來的狗放在一邊觀戰,玄宗眼看著就輸了,貴妃把狗放在座側,狗跑上棋盤,局子被攪亂,玄宗大悅。
在這裡,攪亂棋局的很可能就是一隻“拂林狗”,而它的主使者便是天香國色的楊貴妃。
“波斯犬”是千古之謎
唐朝是一個夷夏觀念相對淡薄,善於學習吸收異族外來文化的偉大時代,少數民族文化習俗之所以在唐朝頗為盛行,就在於唐太宗的民族文化政策:“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正是在這種開放的文化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化習俗才不斷地進入了中原。狗的進貢與交流,也可算是很好的實例。
除了“拂林狗”外,唐朝還有一種來自波斯的名犬,身上帶有斑點,唐朝人稱其為“波斯犬”,直到現在這種犬的祖先對我們來說還是個謎。6世紀時,以“波斯犬”知名的狗是一種身材高大,兇猛殘忍的動物,它甚至能夠食人。6世紀的這種狗與唐代的波斯犬很可能是同一種屬。
宋以後,朝代更替,可狗的歷史卻沒有中斷,明清之際,北京曾出現了一種名犬,叫“京犬”,這種狗的祖先是從外地進貢來的,還是本地的,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是外來與本地的雜交,這也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文明對外來文化兼容並包的一個結果。
在古代,狗是一個有靈性的動物,它能預料吉凶,蒙古族的失都兒忽汗有一隻名為庫伯勒克的黑嘴黃毛狗,如果叫得太平,寧靜,便沒有敵人,天下無事,如果嚎叫,就表明有敵人了。國君在外從事了3年戰爭,它就嚎叫了3年。人類的悲歡被寄予狗吠當中,這不能不說
是人們對天下太平的強烈渴望。

飼養方法

食物:肉類(新鮮牛肉、雞肉、魚肉),魚要剔去刺,數量可根據犬的體重大小,以180~220克為適度,不可供餵過量,否則就會發胖,失去可愛的形象。
除肉類外,還要餵些蔬菜以及煮熟的豆類或不含糖或少糖的餅乾等素食。肉類應先加少量水煮1 5~20分後切碎再餵。肉類所以要煮熟,一是為了增加香味,引發食慾:二是為了殺滅肉中的細菌和寄生蟲,以防患病。巴哥犬是一種較貪食的犬類,所以一定要掌握好供食的量。餵飼時要定時定點,以養成其良好的進食習慣。
它活潑好玩,每天必須給予一定的時間活動,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但此犬呼吸道特別短,進行劇烈的運動,會因呼吸急促而引起缺氧。所以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最好是早晨和傍晚帶它出去散步。出外時,要為它戴上項圈,以限制其亂跑或作劇烈運動。

毛髮護理

該犬 種毛髮護理比較容易,只需要定期刷毛即可,面部和耳朵上的褶皺需要每天檢查清理,保持乾淨清潔,避免發生潰瘍。還要特別護理該犬的眼睛保持清潔,老年巴哥犬的眼睛容易受損,偶爾要點眼藥水。
美容步驟:
1、 用刷毛手套或鬃刷給犬全身刷毛;
2、 檢查清潔耳朵、眼睛、牙齒;
3、 修剪趾甲,修剪腳底多餘毛;
4、 用天然成份的沐浴香波洗澡,用清水充分沖洗乾淨;
5、 徹底擦乾犬身上水;
6、 檢查面部皺紋是否清潔乾爽,如果必要用棉簽擦拭。

常見病的防治

  1. 狂犬病: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該病人畜共患,危害十分嚴重,死亡率幾乎100%,至今無藥可醫,注射狂犬疫苗是惟一的有效預防措施。目前我國生產的預防狂犬病的疫苗有兩種:狂犬病弱毒細胞凍乾苗和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弱毒細胞凍乾苗,用滅菌水稀釋後,不論犬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1年。狂犬病疫苗,體重4千克以下的犬,每次注射3毫升;體重4千克以上的犬,每次注射5毫升,免疫期半年。此外,注射五聯苗或六聯苗,更是預防狂犬病等多種疫病的良法:上述疫苗接種後雖無明顯的不良反應,但應按說明注射。
  2. 蛔蟲病:是傳播很廣泛的腸道寄生蟲病,嚴重影響幼犬和青年犬的正常發育。
  3. 偽狂犬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多種家畜和野生動物共患的傳染病,豬的發病率高,犬也感染。犬是由於吃了患偽狂犬病的牛肉、豬肉、鼠肉等被感染,或由犬的傷口感染所致。病犬死亡率高,但並不向外排泄病毒。病初凝視、沉鬱、搔抓受傷處。傷口周圍紅腫,病犬呻吟、拒食、嘔吐,啃咬異物,咽麻痹,流口涎,出現類似狂犬病的症狀而死亡。本病以預防為主:嚴禁犬進入豬舍,對4月齡以上的幼犬注射偽狂犬病弱毒疫苗是良策。
  4. 犬細小病毒病:本病是近幾年分別發現由病畜的糞、尿,唾液等感染的犬科動物傳染病。主要危害幼犬。腸炎型的病人精神不振,體溫升高,拒食、嘔吐、腹瀉,排出稀糊便、水樣便和噴射式排出番茄樣的臭便,不久因脫水死亡,心肌型的病犬腹瀉輕,往往突然死於呼吸困難。本病易誤診為腸炎、痢疾、肺炎等。病犬死亡率10%—50%,病犬由獸醫對症治療,注射抗毒素1號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發病前注射犬細小病毒疫苗或五聯疫苗是預防本病的上策。
  5. 犬瘟熱:本病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危害3—12月齡的幼犬。病犬食慾減退、嘔吐、倦怠、寒戰、咳嗽、高燒,糞便惡臭或帶血;跟怕光、流淚,流鼻涕或膿樣鼻液,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病變;軀體痙攣樣運動,尖叫狂奔,口吐白沫或倒地抽搐,病程或長或短,愈後往往有後軀無力的後遺症,有的幾個月後死亡。本病多發生在寒冷的10—4月,病死率高。治療本病可注射安乃近、肌肉注射青黴素或口服磺胺類藥物。斷奶的幼犬接種五聯疫苗是預防本病的上策。
  6. 犬傳染性肝炎:本病是由犬傳染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歲齡以內的幼犬。本病初起,體溫升至41℃,倦怠、渴飲、腹瀉、便血、怕光、拱背等。幼犬死亡率高;成年犬耐過危險期可康復。本病輸液和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治療,注射抗生素預防感染,口服肝太樂護肝。
  7. 犬結核病:結核病有人型、牛型、禽型三種。犬結核病由人型或牛型結核病菌引起。幼犬易發病,對人也有威脅。患開放性肺結核的病犬,應撲殺和深埋處理,以免擴大傳染。
  8. 大腦膜炎:本病由腦膜炎病原菌感染髮病。病犬陣發性 肌肉僵直或抽搐,角弓反張。病犬無治療價值,應撲殺深埋處理。
  9. 犬腦炎:本病或因神經細胞被破壞、或由犬瘟熱病毒引起、或因腦內原蟲侵入、或其他病毒感染等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病變。主要症狀是高燒、嘔吐、嗜睡、頸強直、驚厥抽搐、意識不清,死於呼吸衰竭。發病早期可對症治療;病情嚴重的應撲殺和深埋處理。
  10. 肺炎:病犬精神不振,食慾不佳,喜臥地,愛飲水,體溫39.5—40℃。有明顯的肺炎徵兆。本病可注射安痛定降體溫,肌肉注射青黴素或口眼紅黴素的療效也很好。
  11. 犬黴菌肺炎:本病系黴菌感染,也傳染人。黴菌性肺炎的症狀:咳嗽、呼吸困難、腹水、腹瀉、嚴重脫水等。
  12. 犬感冒:本病由於淋雨、受涼、疲勞過度和營養不良等致病。病犬厭食、高燒、流淚、咳嗽、呼吸和脈搏加快、精神沉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