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山馬先蒿

哈巴山馬先蒿

哈巴山馬先蒿(學名:Pedicularis habachanensis Bonati)是玄參科馬先蒿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4,600米的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多低矮,乾時變黑。
根莖粗短,長可達3厘米,有時分枝,下部發出1-數條肉質紡錘形的根,長7-13厘米,有時分枝。
莖單條或數條,直立,不分枝,常有成線的毛,高3.5-15厘米,有疏葉。
葉多基生,有長柄,柄長25-40 毫米,肉質,無毛;葉片長30-40毫米,寬約10毫米,線狀至橢圓狀長圓形,羽狀全裂,裂片9-10對,最近基的一二對很小,三角形,向上漸大,長達5毫米,寬3-4 毫米,多少卵狀長圓形,基部很寬,緣羽狀淺裂,小裂片卵形鈍頭,有銳齒,莖生葉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而柄較短。
花序頂生而極密;苞片下部者線狀,基部膨大,上部者3裂而短於花;花梗極短或無;萼長10-12毫米,主脈5條,相當粗壯凸起,次脈6-7條,較細,上部有極少的支脈串連,但不成網,齒5枚,約長3毫米,後方1枚針形,其餘4枚稍較長,端膨大有缺刻狀齒,緣有長毛。
花冠紅色,管長約12毫米,端稍稍擴大,寬達3.5毫米,盔長約相等,自管基至盔的後頂全部微作鐮狀弓曲,其最向後凸出處則在兩者相接處,而兩者自身幾不很顯弓曲,盔的前緣中部以下向前膨月鼓,寬達4.5毫米,上部較狹,頂圓形,前緣至近頂向前凸出而後再形成截形而凸出的喙狀尖端,在其下角有小齒1對或有時缺失,下唇很短,常因花的俯垂而向前下方開展,中裂很小,長竟均約2毫米,側裂大很多,圓卵形,端平而微凹,長達6毫米;雄蕊著生於花管下部1/3處,前方1對花絲有密毛;花柱絲狀,常伸出。
花期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600米的地方。

分布範圍

為中國特有種,產雲南西北部(麗江雪山北面的哈巴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