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是2012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龍。本書是2005年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項目之一,是對費正清中心五十年間的發展和學術史的全面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50年史
  • 作者: [美]薛龍
  • 譯者: 路克利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節選,

基本信息

出版年: 2012-2-15
頁數: 304
定價: 29.8元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13304276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文本研究和人物採訪兩種形式,以費正清中心成立以來十任主任的任期為線索,通過把握中心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學術事件,構建費正清中心學術發展史。

作者簡介

薛龍(Ronald Suleski)在密西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代中國史研究專家,主要從事對中國東北(滿洲)的研究。他曾旅居東京多年,並在亞洲各地旅行,曾擔任費正清中心助理主任。現為波士頓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主任。
2003年,薛龍加入費正清中心,擔任助理主任。從1980到1997年,薛龍在東京生活,擔任了一個國際出版項目的主管。他的工作是管理專門出版英文期刊和參考書的出版商在亞洲各地的市場。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最早在阿靈頓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任教;決定重返學術界後,他於1997年回到美國並加入哈佛大學。

節選

序言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變化最快的國家。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致力於推動有關中國各個方面的研究。它探討這個不斷演進中的偉大文明的文學、藝術與歷史,考察這個正在崛起的國家的社會、政治和大眾文化。它探索中國的當代地理與歷史地理,不論是利用地圖還是通過衛星,不論是透過北京、重慶還是香港或台北的視角。它研究中國的私人財富和公共衛生,也研究中國的經濟與環境。
一個研究中心顯然不能勝任所有這些研究工作,但它可以讓從事這些研究的學者們共聚一堂。自1955年成立以來,費正清中心一直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從那時起,幾十年來,哈佛大學有幸招攬了眾多的中國研究專家,他們的學術專長遍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今天,哈佛法學院、政府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設計學院、神學院和商學院的中國研究專家讓我們的師資更壯大。從波士頓到伯克利的眾多院校的學術同行也進一步擴充了我們的實力。最重要的也許是我們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的學術合作關係:從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到台北、香港、東京、首爾,再到柏林、倫敦、隆德和莫斯科,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通過將哈佛與全球各地的一流學者匯聚一堂,共享學術資源、交流研究方法和學術觀點,費正清中心致力於全面分析和理解大中華世界。為此,中心每年都會舉辦大量的研討會、工作坊和學術會議,為熱烈的學術討論和辯論提供平台。今天,參加這些學術活動的不僅包括費正清中心的二百多位學術聯繫人(其中有老師,也有研究生),也包括本中心的數十位應邀來訪的貴賓、博士後研究員和訪問學者——他們有的來自美國,有的來自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大東亞地區。
在這本書中,薛龍教授以嫻熟的文筆講述了費正清中心的歷史。這段歷史中折射出美國和世界範圍內中國研究領域的學術發展史。它反映了美國國內有關冷戰的爭論、由越戰激發出的情緒、早年與台灣的緊密的學術聯繫、1972年以後與中國大陸的學術合作的逐步恢復,以及過去五十多年費正清中心在大中華研究領域的學術盛況。費正清中心在哈佛大學馮漢柱圖書館中的館藏文獻便是這段歷史的結晶,其中包括了數目眾多的有關中國1949年以來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色文獻。
費正清先生建立這個研究中心的目的有很多。他希望推動基礎研究,從而幫助我們美國更好地理解中國過去和現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議題,他也希望促進相關的教學和出版工作,將這些研究成果與公眾分享。費正清自己是一位學者、一位老師,同時也是一個熱衷公共服務的人。對中國研究領域的師生來說,費正清中心是哈佛大學內獨一無二的學術活動中心,它的學生和學術聯繫人都已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一流學者和教師。自1956年啟動以來,我們的“哈佛東亞專著叢書”已經出版了三百多種,“哈佛當代中國書系”也已經發行了二十多部。從費正清中心湧現出來的學術思想和學術觀點已經在國際學界、政界、商界和藝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我非常感激薛龍教授編寫這部歷史,非常感謝費正清中心訪問研究員路克利把本書介紹給廣大的中國讀者,也非常感謝陳松教授對本書中譯本的精心校閱。我要特別感謝自費正清以來本中心的歷任主任,他們為中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繼續努力。
2011年8月
於麻省劍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