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彝族起義

哀牢山彝族起義,是指清末鹹豐、同治年間,由於彝族農民受到貪官的壓迫,奮起起義,聯合太平天國進攻清軍。1856年(鹹豐六年)5月,僱農出身的李文學與王泰階(漢族)、李學東在雲南哀牢山區彌渡天生營,領導彝族農民舉行起義。李文學被推為“彝家兵馬大元帥”,在密滴村設立帥府。提出“彝漢庶民,共襄義舉”,“驅逐滿賊,鏟盡髒官,殺絕莊主”的主張和口號。各族人民紛紛回響,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哀牢山彝族起義
  • 時間:1856年5月10日
  • 領袖:李文學
  • 地點:彌渡縣巨盧村
戰略計畫,政治綱領,起義過程,

戰略計畫

固守禮杜江之西,經略哀牢山以西到邊境線上的大片土地,然後東出與杜文秀部合力攻打清軍,“應援(太平)天國”。

政治綱領

蜜滴帥府的政治綱領是李文學天生營起義時提出來的戰鬥口號。“鏟盡滿清贓官,殺絕漢家莊主”。
①它的矛頭直接指向滿漢地主階級和清王朝。為了實現這個綱領,帥府制定了具體的實施原則,這就是由參軍王泰階提出的,西定然後東進,應援太平天國,最後達到推翻封建王朝的目的。要東進必須先西定,即鞏固哀牢山及其以西地區的革命根據地。西定的方針是:“養民、實府庫,修武備,固守禮社江之西,經略哀牢山迤西之地。”
②李文學起義軍在20年的艱苦奮戰中,基本實現了“西定”的方針,建設並鞏固了哀牢山上中段的革命根據地,為起義軍堅持20年之久的艱苦鬥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起義過程

由於起義軍注意爭取和團結當地和少數民族,因而得到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起義軍控制十幾個州縣,人口達50萬左右。轄區的農牧業、紡織業和狩獵生產均有所發展。清政府依靠團練和清軍不斷和哀牢山區發起進攻。1870年(同治九年),起義軍參軍王泰階陣亡,隨後副帥田四浪等相繼犧牲。1872年,李文學率軍往大理援救杜文秀的回民軍,兵敗軍潰,被叛徒出賣,1874年殉難。李文學犧牲後,李學東率餘眾繼續戰鬥。1874年5月,清軍陷蜜滴(現今彌渡縣牛街彝族鄉),李學東退入山谷,堅持鬥爭,1875年11月,統眾在南華琵琶青重創清軍,斃清將李芳梅,並拒清招降,1876年7月,病逝於南華縣屬大古村後山。哀勞山彝族抗清起義最後失敗。
通過了解可以看出,這個政權在其存在的18年中,一直保持著代表廣大起義民眾利益的革命性質,而不像其他許多農民政權一樣那么快地就脫離了民眾。在農民政權剛誕生的時候,李文學就曾聲言:“吏有私擾民,可斬之不赦。本帥與夷漢貧戶,同受滿賊漢莊之苦,今豈能容我司吏擾民呼。”這並不是說說而已。景東鼠街都督府戛埂營的一名領兵曾搶了三岔河老百姓的2升米,後來這名領兵就被將軍李文杰處決了,並就此事向全營盤的官兵做了教育。李文學還規定,部隊行軍不能從田地中間穿過,休息時要幫助老百姓幹活,等等。
而後來,李文學起義軍的失敗,原因很多,但主要的不是由於起義軍領導人的蛻化變質、脫離民眾,而是由於全國革命形勢逆轉,地主階級用優勢的兵力從外部加以消滅的。可見,保持同廣大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仍然是李文學起義成功的重要一環。
總而言之,哀牢山彝族起義是一次獨立的規模較大的農民戰爭及其建立的政權,堅持如此之久的時間,這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和世界農民戰爭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相對於其他農民政權來說,李文學起義是很成功的,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總結、研究、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