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哩鄉

咪哩鄉

咪哩鄉是元江縣的一個行政鄉,以山區為主,風景秀麗、民風淳樸。有建築風格的李和才故居、培養軍政幹部遺址。地處元江縣的西面,交通方便,縣鄉公路為水泥路,距縣城34公里。咪哩鄉位於元江縣西部,總土地面積190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9639畝,複種指數120%,最高海拔2321米,最低海拔966米,鄉政府所在地咪哩村距縣城3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咪哩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877
  • 地理位置:元江縣
  • 車牌代碼:雲F
  • 耕地面積:19639畝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衛生,新農村建設,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綠化方面,交通道路建設,電力建設,水利工程建設,文化教育,文化,教育,體育,科技,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民風民俗,祭龍節,六月二十四,過冬,

地理環境

咪哩鄉境內均為山地,山勢西南高,東北低,河流屬哀老山西東走向,南北最大距離22公里,東西最大距 離15公里,轄區面積190平方公里,整個地形平面,形若火炬,森林覆蓋率23.4%。主要山脈有馬鞍山、土堆山、觀音山、大興老林梁子、土地谷主、金礦梁子,其中大興老林梁子最高,海拔為2321米,最低海拔是漫沙田,為966米,全鄉平均海拔為1400米。主要河流有:瓦納河,境內流長13公里;南掌河,5公里;小廟河,8公里;養馬河,境內流長15公里。全境被橫向河流切割為三部分,東面邊緣為清水河環繞,兩岸高山逼近河流,坡度陡急,水土沖刷嚴重,土地利用受到局限;中部多高山深谷,瓦納河橫斷其間,南北兩側溪流網布,全鄉二分之一的人口、耕地集中在這一帶;南面屬拉斯茶勒(山)、金礦梁子的分支扯卡忽梁子和背陰山,南掌河自西向東橫貫其間,河床狹窄深切,耕地和村落分散在群山半坡或山樑子上。咪哩鄉氣候溫和,冬季受西北面的老窩底、觀音山、南溪老林(山)影響,最冷(1月)平均氣溫不低於7—8℃,夏季受元江河谷熱空氣影響,最熱(7月)平均溫度達20—21℃,平均氣溫16—17℃;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集中在5—10月;乾濕季節明顯,無霜期達10個月以上。

自然資源

境內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黃豆、蠶豆、小麥、蕎子等糧食作物,亦適宜種植油菜、花生、茄子、辣子、洋蔥、大蒜、洋芋、瓜類等,還適宜種植核桃、板栗、梨、桃、柿子、桔子等果木;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葉、甘蔗等。咪哩鄉境內有豐富的蛇紋石,還有少量的鎳礦和鐵礦。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咪哩鄉在解放以前叫崇善鄉。1949年8月—1950年2月崇善鄉屬元中區臨時人民政府,1950年2 月—1950年3月把崇善鄉改為崇善區。1950年9月崇善區與定遠區合併為三區。咪哩境內有咪哩、哈羅、大黑鋪、大新、瓦納、甘岔6個村委會,40個農業合作社,40個自然村。1958年8月,由於成立人民公社的需要,崇善鄉又從三區分開,成立建設公社。建設公社轄咪哩、小柏木、下龍塘、孟鵬、哈羅、南掌、大黑鋪、大興、墮谷、瓦納、甘岔、新安寨、12個管理區,40個自然村,40個農業合作社。1958年12月,取消革命化的公社名稱,恢復以公社駐地為稱呼的公社名稱,建設公社改稱為命利公社。咪哩公社轄命利、下龍塘、孟鵬、南掌、大黑鋪、大興、墮谷、瓦納、甘岔、新安寨12個管理區,42個農業合作社,42個自然村。1963年1月命利公社改為七區。七區轄命利、哈羅、大黑甫、大興、瓦納、甘岔6個小公社,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2個自然村。1968年10月成立七區革委會。七區革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70年4月,根據省委雲發(70)30號檔案精神,恢復公社制,把七區革委會改稱為勝利公社革委會。勝利公社革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70年10月勝利公社革委會改稱咪哩公社。咪哩公社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74個生產隊,42個自然村。1981年5月咪哩公社改稱為咪哩公社管委會。咪哩公社管委會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大隊革委會,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84年1月咪哩公社管委會改稱為咪哩區公所。咪哩區公所轄命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鄉,42個農業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87年11月進行區鄉體制改革工作,1988年1月體改工作結束,改區為鄉,咪哩區公所改稱為咪哩鄉。咪哩鄉轄咪哩、哈羅、大黑鋪、大興、瓦納、甘岔6個村公所,42個農業生產合作社,43個自然村。1999年撤村建委後,咪哩鄉轄咪哩、哈羅、大興、大黑鋪、瓦納、甘岔6個村委會,42個村民小組,44個自然村。
李和才故居李和才故居
人民生活 解放前,咪哩鄉廣大人民民眾過著饑寒交迫、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吃的是瓜菜雜糧,住的是茅草房和爛土掌房。解放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人民進行土地改革,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到20世紀70年代,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幹活出工不出力,多勞不多得,搞平均主義,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水平下降,農村經濟受到挫折,許多村社的農民過著“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的日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糾正了“左”的錯誤,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農村經濟逐漸好轉,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農民的生活開始由原來的玉米、土豆等雜糧為主食轉變為大米為主食,由吃飽到吃好;由住茅草房、土掌房轉變為住瓦房、鋼筋水泥房。1982年,全鄉實行聯承包責任制後,徹底打破了“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傾向,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並鼓勵農民大力發展加工業和家庭副業,1990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192元增加到322元。農民建房也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多,出現了建國以來的興旺景象。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全鄉農村已初步形成了議小康、乾小康、奔小康的局面。全鄉廣大農民感到現在這點水平僅僅是基本解決溫飽,離小康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還要不斷地努力。鄉黨委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縣委的檔案精神,始終把農業和農村工作擺在首位,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為目標,發揮資源優勢,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步伐。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940元,比1998年增加155元,增16.6%。2002年底,全鄉99%的農戶告別了叉叉房、垛垛房、茅草房,60%的農戶建蓋了土木結構的住宅,30%的農戶建蓋了磚瓦房,6%的農戶住上了鋼混結構的水泥樓房,人均占有住宅面積達20餘平方米。電視普及率達80%以上。農民擁有載重汽車、小貨車、手扶拖拉機的數量逐年增加,全鄉有各類車輛有44輛,許多農戶擁有機車,部分農戶擁有電冰櫃、洗衣機、音響等家用電器。農民人均占有糧食達到286公斤,人均純收入達到1002元。廣大人民民眾的環境意識進一步加強,環境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全鄉90%的自然村街道鋪築成了水泥路面。共有338戶1567人用上自來水。享受人畜飲水設施的有3324戶14375人;全鄉共建有三位一體沼汽池47口,正在建的有42口,建有公廁52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公益事業不斷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及時化解矛盾,2002年未發生群體性事件,為全鄉經濟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大多數農民過上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日子。
風景名勝 瓦納溫泉位於元江縣城西南18公里,昆洛公路292公里處、清水河西岸,海拔889米,地處北緯23.30º、東經101.53º;出水量0.01平方/秒,水溫88℃,透明無色,硫化氫氣味,含矽酸90毫克/升,硫化物3.6毫克/升,總硬度0.4度,總鹼度13.05度;旁有蒸氣噴孔一處,氣溫40℃,內有天然洞;蒸氣對風濕及皮膚病均有一定療效。
瓦納溫泉位於向北西傾向北東60至70度的衰牢山深大斷裂帶的變質岩接合部。東屬寒武系千糜岩,糜棱岸;西屬中三選統絹雲石英片岩、砂岩。此溫泉的形成與衰牢山深大裂帶有直接關係。
為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元江縣人民政府積極招商引資。計畫投資1500多萬元建蓋一個集旅遊、度假於一體的娛樂活動場所。

人口衛生

人口民族 咪哩鄉以哈尼族為主體民族,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與彝族有密切的歷史淵源,明 代至中華民國時期稱“窩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哈民族”。哈尼族先民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條江邊上的“努美阿瑪”平原,公元前三世紀至六世紀,逐漸向南邊遷徙至大渡河金沙江一帶。至魏晉時期,又分兩路繼續向南遷徙,其中一路南下到新平、元江、建水等地區,咪哩鄉哈尼族就是在這一遷徙過程中形成的。哈尼族居住的山區一般水利條件較好,梯田層層,溪水潺潺,適宜種植多種作物。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鄉總人數為7350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鄉總人數為7413人,比1953年增加63人,平均年增加不到6人。人口增長率為8.57‰;1949年至1957年,由於人民安居樂業,醫藥衛生狀況逐步改善,瘟疫次消減,死亡率較低。到1958年至1960年,人民公社化,大辦一伙食團,違背中央“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生活”的方針政策。在大躍進“放高產衛星”生產運動中,社員加班加點過度勞動,人體疲憊不堪。加之飲食不足,睡眠不夠,以至營養不良等原因,人口增長緩慢。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鄉總人數為12590人,其中哈尼族10208人,占總人數的81.1%。從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相隔14年的時間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當時的“按人口分口糧、生娃娃供紅糖”等意識影響,人口增長過快,1982年比1964年增加5177人,平均年增加近288人,人口增長率為698.37‰。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認真貫徹計畫生育政策,同時,嚴格執行新《婚姻法》和《婚姻登記管理條例》,2002年結婚登記內共有75對,離婚登記5對,而且加強了計畫生育工作宣傳的力度,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1985年全鄉總人口達13166人。2002年末,全鄉總人口為15256人,其中少數民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等)13532人,占總人口的88.7%,(其中哈尼族12815人占總人口的84%)。
村民看病村民看病
衛生 解放前,咪哩轄區內醫療條件差,只有本地的草藥醫生和江湖郎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行醫者。解放後,醫療衛生事業逐漸得到發展。到1962年7月,正式成立了咪哩衛生所,有7名專職醫務人員;1969年建立合作醫療站11個,赤腳醫生遍布全鄉各村。1984年初,衛生所正式改稱為衛生院,大隊合作醫療站統一改稱為衛生所,赤腳醫生改稱為鄉村醫生。衛生院管轄6個衛生所。2002年,全鄉有一個中心衛生院和6個衛生所。現在醫療條件有所改善,鄉衛生院設有藥房、門診、注射室、有住院病房,有病房床位7張。六個村委會中有工作用房的3個村委會,無工作用房的有3個村委會。衛生院有職工11人,村衛生所有鄉村醫生20人。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醫務工作人員的增加,以及醫務工作者醫療技術的提高,除重大疑難病外,一般常見的病可以在當地治療,徹底改變了過去缺醫少藥的狀況,為廣大人民民眾就近看病和治療提供了方便,健康有了保障。2002年,咪哩衛生院處方合格率達96%,診療人數達4358人,住院10人,治癒率達75%。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工作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豐富農村民眾文化生活,增強民眾性文化生活和科技文化含量,大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積極發揮文化產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成立了鄉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確保了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2)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由市縣掛鈎我鄉相關單位出資16萬元投入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新農村試點咪哩村文明街道建設2000米,包括排水溝、溝底、涵洞、擋牆、球場等已重新建設並完工,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3)積極發展2131工程(農村電影放映事業)。為發揮文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圍繞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路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覆蓋全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以滿足全鄉人民民眾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為加快咪哩鄉新農村建設和“三個文明”的建設步伐,我鄉在啟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同時,正式啟動了2131工程,“村村通、戶戶看”工程進入實質性階段。二是從2006年9月份起,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鄉6個村委會全面推開,電影放映達到100場次左右,內容以加強農村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和農村科教影片為主的放映;方式採取定點、流動、錄像放映等多種形式;三是在2006年11月份由市、縣、鄉共同組織人員廣泛聽取意見,開展檢查總結,為制定、實施下階段工作做好準備。2006年,全鄉共組織放影32場;組織民眾性業餘文藝演出5場。(4)大力推進廣播電視進村入戶。為使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村通、戶戶看”工程進入實質性階段,確保3至5年時間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看”的目標。鄉黨委、政府在市縣各掛鈎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向貧困家庭捐贈電視機81台,切實解決了部分民眾看電視難、看不起電視的問題,調動了廣大民眾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加快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5)大力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豐富農民民眾業餘生活。在市、縣各部門的支持下,已投入資金6.5萬元加強了文化活動室、體育場所設施建設,配備了適合農業、農村工作和農民的各類書籍10000冊;電視、音響設備齊全;各種制度已全部上牆,明確由一名村幹部具體負責,建成了以娛樂、培訓、學習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室,現已投入使用,不僅解決了民眾看書難、科技推廣、科普培訓、文藝演出、體育活動無陣地的問題,使多功能活動室成為他們讀書用書、學文化、學技能,普及先進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和衛生保健常識的場所,為廣大農民民眾原本枯燥乏味的業餘生活增添了樂趣,也為創建文明村鎮、文明戶,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民眾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風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6)著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打造“哈尼王”文化品牌。以李和才人力資源,小柏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第一批軍政幹部培訓遺址)為依託,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弘揚革命精神;再次挖掘農村民族文化酒歌、民族舞蹈、民族服飾、生產生活用品等工作正在收集整理中,將把李和才故居建設成民俗民風展示館。我鄉已投入50多萬元修復了李和才四合院寺廟,在新農村文化產業建設中投入3.5萬元進行挖掘、整理哈尼族民間文化,在進入村口大門兩側的牆上使具有哈尼特色的文化上牆,使咪哩鄉新農村試點建設成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新農村。(7)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林果業,從而帶動我鄉生態旅遊產業。以專業協會為依託的小柏木林果業產業(大楊梅種植)目前已在我鄉種植完畢,共投資5萬元從石屏引進的8000株優質大楊梅已落實種植面積150畝;並且要以小柏木大楊梅為示範點,在上、下龍潭、咪哩小組下半山發展楊梅種植。把林果業培植為繼烤菸、甘蔗、畜牧業後的後繼產業,帶動我鄉生態旅遊產業的發展。
集體福利 1958年後,在全鄉農村建立了“五保”制度,以生產隊為單位,對無依無靠的老弱病殘者實行吃、穿、住、醫、葬“五保”。1989年6月,投資23萬元建蓋了一所敬老院,並動員“五保”老人到敬老院,由鄉政府安排2個工作人員護理他們的生活;咪哩鄉認真落實上級撫恤,定期補助政策,按時按量發放救濟物資,2002年發放救濟糧1.64萬公斤,共救濟406戶1416人,發放救濟款1100元,其救濟63戶175人;建蓋和修復倒、損壞民房26間;支付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43400元;全鄉共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10人,各村民小組分散供養的有6個,共開支供養費10800元;補助精減退職生活費5904元;發放撫恤金和補助金51544元;兌現32戶軍烈屬優待金34050元。到2002年,瓦納、咪哩、小柏木三個村子辦起了老年協會,為老年人創造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條件。同時,2002年加大對社會弱勢民眾的幫扶工作,為5戶殘疾戶排除了危房,建蓋了新房,共投入殘疾人幫扶資金2萬元,解決了困難殘疾人的住房和生活。

農村經濟

綜合經濟狀況 咪哩鄉1952年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狀況得到一定改善。1993年稅收完成21.1萬元。1994年咪哩鄉農村社會現價總產值963.15萬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現值)1384萬元,農業總產值1325萬元,工業總產值5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008.0221萬元,財政總收入26.97萬元,比上年增27.8%。第三產業總產值714.85萬元。第一、二、三產業總產值之比為35:1:5。2002年,全鄉農村社會總產值3432.2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814.23萬元,工業總產值11萬元;2002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3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02元;第三產業總產值607萬元。第一、二、三產業總產值之比為255:1:55。

基礎設施

小城鎮建設

解放前到20世紀80年代末,咪哩鄉的小城鎮建設非常滯後,鄉境內僅有咪哩村民族上層人士李和才先生鋪的200多米石鋪道路,其他40個自然村的街道都是土路,天干時灰塵滿天飛,下雨時成爛泥潭。人畜難於行走。廣大農民民眾的房屋有50%是土掌房,45%是茅草房,瓦房只占5%。
1990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有部分農戶建蓋了瓦房。1995年後,在各級黨 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咪哩鄉的小城鎮建設迅速發展起來。同年,先後投資250萬元,解決了鄉屬機關單位和4個村、組的人畜飲水,水管網長11公里,架設了小黑鋪、新田兩社電網等。1996年完成組織實施了計畫的新寨、大魚塘、小柏木、孟鵬、中寨、大錫廠的6項人飲工程,管道長6.44公里改善了2100畝的灌溉面積和3400人的人飲問題。1997年,根據縣委、政府的安排組織了甘岔、大興兩個村公所拆遷建蓋,完成了鄉政府老大院職工住宅的排危,水管站的建蓋和農貿市場以及鄉黨職技校綜合樓的建設。同年,還完成了墮谷、乾田寨的人畜飲水工程。1998年投資65萬元,投工投勞12000個完成了朱墮、朱墮小寨、小芭蕉、瓦納、桐洞、垤塔、甘岔社的人畜飲水和玉燈河大溝的修復,改善了2740人和459頭牲畜的飲水問題。1999年投資18.17萬元,完成了南掌、朱墮、咪哩社的人畜飲水工程,管道長3531米,分管道長1936米,受益民眾投工投勞達3000個工日。2000年,社會公益事業總投資160萬元,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完成了中學生宿舍樓、教學樓、實驗樓的建設,建築面積2133平方米,加強了校內道路建設;新建了新田、小紫駝駱、大興、大舊、紫哈人飲管池,改善了水源衛生狀況;投資100餘萬元,鄉政府職工住宅樓竣工通過驗收,機關辦公條件進一步改善。2001年投資28745元,完成了新田、新房村、新安寨及紫哈4個村小組17004米的人畜飲水工程,完成了5個村民小組總長2000米的文明街道(水泥路面)。以“普九”、“普實”為契機,總投資60多萬元,完成了咪哩中心國小教師宿舍樓和甘岔、大黑鋪村完小教師宿舍樓及中寨、小柏木國小教學樓建設。2002年建成甘岔村委會、小紫駝駱、新寨和咪哩村委會上龍塘及哈羅村委會、國塔、大錫廠5個村民小組的自來水工程;建成孟鵬村民小組人畜飲水170米遂道工程。解決了251戶1196人的飲水和430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問題。在政府關心支持下,2002年小紫駝駱村異地搬遷,使村民住宅樓房化;科學合理地規劃了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建設的遠景藍圖。截止2002年全鄉44個自然村有39個自然村(占90%)鋪築成水泥路面街道,2002年投資2.5萬元修復了咪哩主街道的排水溝120米,集貿市場兩側的排水溝80米,同時綠化了集貿市場。集貿市場占地2.5畝,趕集日人口多達3000人以上,鄉基礎設施改善後吸引12家個體工商戶(其中外省的有5家)來咪哩經商;中國小硬體條件改善;電信和郵電實現分設;電話進了許多村寨家庭。土地管理,堅持依法行政,強化土礦行政執法和監察職能,年內完成村莊地籍調查登記2987宗,總面積為269382.77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260678.26平方米)。
咪哩鄉咪哩鄉

綠化方面

咪哩鄉借用世界銀行信貸資金,實施“森林資源發展和保護項目”,營造了4000畝經濟林木。經過宣傳、動員和教育,2000年退耕還林652畝。到2002年底,全鄉森林覆蓋率為23.4%,經濟林種植10200畝,有力地保護了生態。

交通道路建設

舊時咪哩鄉境內甘岔、瓦納、咪哩、大黑鋪、三板橋、大錫廠是思茅、普洱的通衢,沒有設人馬客棧。解 放後,修通了昆洛公路,其過境段長14公里,小坂碧至大黑鋪的鄉村公路長19公里;咪哩至飛雲橋公路與昆洛公路相接,長13公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了加快咪哩鄉的發展,根據“經濟要發展,公路要先行”的指導思想,按照一年一個樣五年大變樣”的總體要求,因地制宜,重點抓好公路建設。1995年投資120萬元修通了甘岔、大興、大黑鋪三條鄉村公路;1996年完成了原計畫的甘岔河和甘岔小寨2條蔗區公路,全長34公里;1997年,完成了南掌水庫至朱墮小寨、朱墮、南掌、墮咪、新田社5條鄉村公路,全長25公里,總投資27萬元;1998年投資21萬元新挖了桐洞公路、葫蘆田和裸裸城蔗區公路,總長16公里;2000年投資70萬元,新建蔗區公路24公里;2001年8月,投資600萬元咪哩水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順利完工,全長13.3公里,在全縣山區鄉(鎮)率先實現了公路水泥化,全鄉境內通公路里程達303公里。2002年修通了甘岔村委會、甘岔箐、店房、石頭寨、新寨、小紫駝駱5個村民小組的鄉村公路,瓦納至紫駝駱的連線公路建設全線完工並通車,小芭蕉和垤塔兩個村民小組的鄉村公路正在建設中,到2003年內實現村村通公路。
茶葉茶葉

電力建設

1970年前,咪哩還沒有電力,用菜油燈和松明等進行照明;農副產品加工主要靠人力、畜力。1970年在咪哩玉燈河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接著又建了紫駝駱電站、瓦納電站、墮谷電站、甘岔電站、新寨電站、大興電站共7座。這幾座電站都是小型電站由於水量小,發電量少,電力供不應求,後因機器損壞而停辦。1978年後到2000年底,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民眾積極投工投勞,全鄉的電力事業有了快速發展。同時在縣電力公司的支持下進行了咪哩村民小組182戶的農村電網改造。2001年投資36.26萬元,完成了咪哩、甘岔、紫駝駱等村民小組600多戶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完成新寨、石頭寨、漫沙等村民小組135戶一次性就位的電網建設。2002年架通了甘岔村委會小紫駝駱、甘岔箐、店房、大魚塘,瓦納村委會垤塔共5個村民小組的電網,全鄉實現了村村通電。解決了照明和農副產品加工用電,解放了生產力。

水利工程建設

解放前,水利設施建設較差,全鄉沒有一座水庫,水溝也很簡陋。咪哩鄉沒有建過一座水庫,到栽插時乾 田全靠老天下雨。解放後,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大力修建水庫、水溝,先後修建大小水庫6座,有草壩水庫,是1957年7月動工,1959年7月竣工,均質土壩,壩高15.5米,壩體容積14.15萬立方米,庫容139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435畝,土壩,屬縣管水利工程;南掌水庫,1958年10月動工至70年代初又繼續修復,並開始少量蓄水,直到1979年才基本竣工,配套工程有50千瓦水電站一座,水庫流經境內三板橋、滑石板、清水河、龍洞等電站均受其益;上龍塘水庫,1957年始建,1958年竣工,土壩,灌溉面積1200畝;下龍塘1955年始建,1957年竣工,土壩,灌溉面積0.04萬畝;咪哩水庫,1975年竣工,土壩,灌溉面積0.04萬畝,,還有中部的密林水庫(1964年始建1975年完工)可灌溉面積達350畝。
集貿市場集貿市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基礎設施建設,1993年,投資35萬元,民眾投入義務工2.24萬個,完成興修水利工程3件,瓦納、小柏木、墮咪大溝共長24公里。改善灌溉面積184畝;1994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義務工3.15萬個,投資110萬元,完成水利工程建設4件,支砌三面光溝渠19.55公里(其中孟鵬大溝4.8公里,咪哩大溝3.55公里,紫駝駱大溝8.5公里,小柏木大溝2.6公里),改善灌溉面積2240畝。1995年,投資250萬元,投工投勞30.1萬個,舉修三面光大溝總長14.51公里(其中甘岔大溝5.8公里、大興、大舊大溝5.3公里,裸裸城大溝800米、草壩水庫進流溝1.6公里,下龍塘低改排澇溝800米)。1996年,全年完成和組織實施了計畫的第三期水利示範鄉的新寨母的大溝,瓦納大溝、墮谷東西溝、小柏木三道溝等5條溝的三面光支砌,全長15.8公里,共投資110萬元,改善了2100畝的灌溉面積。2002年建設完成總長15.16公里,總投資110萬元的草壩大溝三面光工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進一步加強了水利設施建設,水利設施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灌溉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截止2002年,新修11條三面光大溝,全長45公里。使全鄉的耕地面積增加了2170畝;同時改變了過去栽種莊稼靠老天下雨的狀況。

文化教育

文化

咪哩鄉是以哈尼族為主體的貧困山區鄉,經濟貧窮,文化基礎差,到1968年前都還沒有一個正規的文化活動室,但人民民眾的文藝活動從不間斷,他們用傳統的民間文藝,如唱老革命歌曲、唱山歌、跳棕扇舞等來活躍農村文藝生活。1968年成立了電影隊;1981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後,電影隊承包給放映人員經營。1970年成立廣播站;1970年末,咪哩、大興、大黑鋪、甘岔、瓦納、哈羅6個村公所駐地搞小片廣布網點,1971年在全鄉鋪開,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喇叭,有事在廣播裡通知,方便快捷;1973年,根據“村村掛銀幕,戶戶看電影,人人受教育”的號召,咪哩、哈羅、甘岔、墮谷相繼建立了電影隊,電影隊經常在各村社巡迴放映,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同年,在6個村公所駐地和村子較大的紫駝駱、孟鵬等4個村子組織了業餘文藝宣傳隊,農閒季節和重大節日時,經常調來鄉上會演。社與社之間也相互交流演出,活躍了農村文藝生活,同時加強了相互間的往來和友誼。1982年成立文化站,從此就有了文化活動場所,站內有圖書閱覽室,訂有《人民日報》、《雲南日報》、《玉溪日報》還訂有《半月談》、民族畫報等刊物,1976年咪哩鄉開始使用電視,1997年6月架通了閉路電視線。2000年在縣廣播電視局的支持下,咪哩鄉有線電視光纜在12月20日與縣聯網開通,電視頻道由原來的10套增加到30套,2000年,全鄉基本普及閉路電視並實現網路一體化,在逐步滿足人民民眾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上也基本滿足了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需要。截止2002年,全鄉有9個村建立了文化活動室。

教育

咪哩鄉各種教育形式起步較晚,1919年,紫駝駱和下龍塘村創辦了鄉立國民學校,各校在校學生分別為25 人、32人;1925年,瓦納開辦鄉立國民學校,在校學生36人;1933年,甘岔、大芭蕉開辦鄉立國民學校,在校學生分別為22人、16人;1944年咪哩開辦鄉立國民學校,在校學生42人。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有限及思想意識的落後,教育投入少,辦學條件差,加之社會動亂,以上5所學校開辦不久即先後停辦。
咪哩中學咪哩中學
建國後,貫徹“學校為工農開門,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1951年9月,咪哩、瓦納、紫駝駱、甘岔、下龍塘五所學校得到恢復,又新辦了幾所學校,這時轄區內共有國小7所,12個班,在校學生286人,教職工有12人。1956年前,咪哩鄉只有國小(一至四年級),沒有設高小(五六年級),讀高小要到外鄉鎮;1956年開始設高小。1958年提倡民眾辦學,興起了民眾辦學的高潮,首次在大興、大舊、墮谷、小柏木村辦起了民辦國小,學校由原來的7所增加到11所,31個班,在校學生965人,教職工21人,(其中公辦教師17人,民辦教師4人)。1965年至1966年3月辦起半日制、早晚班,巡迴教學等形式的耕讀國小21所,25個班,在校學生420人。耕讀國小在校生占34.1%。
“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畸形發展,一方面“停課鬧革命”,另一方面公辦學校、民辦學校擴增。1966年底,紫駝駱、咪哩辦起巡迴農中2個班,在校學生36人,教師1人(民師)。1969年,咪哩國小辦起附設國中班1個班,學生30人,教職工3人。到1976轄區內有國小29所,51個班,在校學生1852人,入學率達89.8%,教職工52人,其中公辦教師30人,民辦教師22人。畢業生180人,教學質量嚴重下降。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致力於提高教育質量,通過調整、整頓,逐步恢復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1982年,建立中心國小校長負責制,加強對所屬國小的領導管理,實行縣、鄉、村三級分管教育。為了使邊遠村寨的適齡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1984年咪哩鄉國小校發展到32所,在校學生1912人,畢業生135人,入學率達90.5%。畢業率95.6%,鞏固率95.9%。有教職工63人,其中公辦51人(代課27人),民辦12人。同年在咪哩中心國小和甘岔完小開始設半寄宿制班4個班,在校學生185人,占鄉內在校學生的1.2%。1986年,改5年制為6年制,對學校布點、規模作了調整,1997年實現了六年制普及義務教育。2002年全鄉有8所完小,22個校點,91個班,在校學生1802人,教職工125人(其中公辦教師104人,民師3人,代課18人;國小高級教師有3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在校學生鞏固率為97.7%,畢業率為100%。
解放前至1990年前咪哩未辦過幼兒教育。1990年開始辦學前班2個班,在校學生42個,到2002年學前班9個班,在校學生106人,教師9人。
2002年,設半寄宿制4個點10個班,有學生450人,占在校學生數的24.9%。學校硬體建設得到改善,全鄉22個校點中19個校點已建成鋼混結構房占87%,只有3個校點沒有建鋼混結構房(將要撤併範圍)占13%,凡是有學校的地方,現在人們一進村就可以看到高大漂亮的鋼混結構房,哪裡有高大漂亮的鋼混結構房哪裡就是學校。
建國初期,轄區內沒有開辦國中,國小畢業後讀國中要到縣辦中學,學習成績較好和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才能入學,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升國中的機會。到1969年9月公社駐地咪哩中心國小開始辦附設國中班後,大部分國小畢業生可以在當地附中讀書。1975年,咪哩附中有2個班,在校學生94人,教職工有6人,其中公辦14人,民辦1人,工人1人。1976年,在“學習朝農經驗”的影響下,興起了辦國中的高潮,咪哩鄉境內的紫駝駱、甘岔、墮谷、孟鵬國小也辦起了國小附設國中班,咪哩鄉的附中由原來的1所發展到5所,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98人。把國小教師當做中學教師使用,既抽空了國小的骨幹教師,又嚴重影 響了國小教育質量。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恢復了招生考試制度,學制由原來的2年制改為3年制。中學規模也進行了調整,把其它4所併入咪哩附中,到1979年,咪哩附中在校學生達215人,有教職工14人。隨著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需求,1995年,咪哩中學分設建制,辦學條件和教師的配備都得到較大的改善。1995年到2000年,開展青壯年掃盲工作;同期開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2000年9月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通過了省、市、縣驗收。咪哩中學在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現已建成了花園式的中學,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教師的合格率逐步提高。到2002年,咪哩中學共有15個班,在校學生537人,教職工有49人,其中專任教師41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中學一級教師12人,二級教師20人,三級教師6人,未評的2人;大專學歷的有37人,本科以上學歷的有3人,中專學歷的有1人)。
阿波里茶園阿波里茶園
20世紀50年代,成人教育主要是開展掃盲工作。農村開展學文化活動,開辦夜校,識字班,在青壯年、幹部層中基本掃除文盲。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文革”前,全鄉大部分村都辦夜校,開展學習文化運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大部分學員都能讀書看報,有的還會寫作。1990年5月,咪哩鄉黨校和職業技術學校建立;次年6個村委會農民文化技術學校也相繼建立,為學習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培訓農村基層幹部和青壯年科技知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學以當地實際相結合,以短為主,以長為輔,長短結合。到2002年止,通過培訓學習,獲得“綠色證書”的學員共有215人。培訓汽車駕駛員5期共50人,通過考試50人都已取得駕駛執照。

體育

解放前,學校沒有學生活動的場地—球場,沒有體育教師,不上體育課,學生為讀書而讀書。農村沒有體育活動的場地和活動項目,人們的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加之生活貧困,壽命力嚴重下降。解放後,按照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在全體人民中積極開展體育運動。在學校教育中,把學習文化課和體育課都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鄉有22所國小、1所中學,共有球場25塊;各學校堅持上早操、課間操和體育課,並對學生進行體育達標考核。2002年,全鄉三年級以上的在校小學生有1088人,體育達標的有1064人,占97.8%;在校國中生537人中,體育達標的有521人,占97%。有專職體育教師5人。在每年的重大節日期間,開展民眾性的體育運動會;2002年開展民眾性體育運動會2次,參加人員450人次。開展項目有籃球、拔河、桌球、橡棋、賽跑等。民眾體育活動還有打陀螺、鞦韆等。

科技

解放前,咪哩鄉境內無科研機構,農民民眾都是用舊的生產方式種植、養殖,產量低,效果差。但在生產實踐中,一些民間工匠自發地在紡織、編織、食品加工等方面進行過一些技術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推廣緩慢。
解放後,鄉境內的農業科技逐漸得到發展。1974年3月年成立了農科站,有了一名農科員,1971年又成立了獸醫站,有一名獸醫員,從此,咪哩鄉就開展了農業、畜牧業、農業科技的引進和推廣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推廣、普及受到影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研工作得以恢復,鄉、村、社相繼建立了農科網路。全鄉6個村公所先後配備了農科員6名,獸醫員6名,林業員6名,同時各組也相應配備了農科、獸醫、林業聯絡員,他們積極地在農村開展工作,為農村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科技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到2002年,全鄉共有科技人員51人;每年都承擔科研項目10餘項,60%的科研項目均達到驗收標準。如今農村已興起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並實際套用於生產、生活實踐中,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

咪哩鄉是農業為主的貧困山區鄉鎮,是雲南省少數民族特困鄉之一,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與壩區和半山區鄉鎮相比有較大的差距,烤菸和甘蔗種植業是主要的經濟支柱。農業以種植、養殖為主,主要種植的經濟作物有烤菸、甘蔗、油菜、蔬菜等;養殖業以豬、牛、羊、雞等為主,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條件的養殖戶。鄉內工業欠發達,鄉鎮企業起步較晚。咪哩鄉原來鄉企業有鐵工廠、創辦於1959年,主要加工鋤頭、砍刀等農業生產工具。1972年創辦麵條加工廠、冬粉加工廠。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承包給私人經營,後來由於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等因素,特別是市場競爭激烈而被淘汰。1990年以後,隨著全縣鄉鎮企業的興起,咪哩鄉的礦業、建築業、制酒業及部分小型加工企業才逐漸發展起來。2002年,境內有工商企業110家。農業以發展烤菸為重點,穩定糧食和甘蔗。第三產業借便利的交通,發展運輸業和飲食服務業及旅遊業。

第一產業

咪哩是典型的農業鄉,以種植業為主要產業。解放前,土地屬於私有,生產力水平低下,糧食產量較低。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豆類等,水稻畝產僅為106公斤,糧食不能自給。1952年土地改革後,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時期,出現了“高指標”、“浮誇風”等現象,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下降。1962年,貫徹中共中央《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六十條,調整了經營體制,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在“文革”中由於受“左”的干擾,按工分分紅,乾多乾少或乾好乾壞一個樣,多勞不多得,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發展緩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清除了農村中“左”的思想影響,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1982年,糧食總產量達359.35萬公斤,人均285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29.65萬元,人均純收入86元,1992年,農村社會總產值807.0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690.86萬元。糧食畝產268.5公斤,總產368.01萬公斤。近年來,由於大力興修水利,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推廣各種農業科技,引進優良品種,糧食產量逐年提高。2002年農業總產值提高到2814.23萬元,糧食畝產達到388公斤,總產435.86萬公斤。
咪哩鄉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曾種植烤菸,但種植面積小,產量低,質量差,大部分為自己吸食,少部分拿到市場交換、出售。
2000年以後,咪哩鄉加大了調整種植結構的力度,結合當地實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與調整,對糧食作物與非糧食作物的種植比例進行了調整,1992年以前,經濟作物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幾乎為零;2000年以來,鄉內全面推廣各種科學技術,從擴大烤菸種植面積、育苗、移栽、田間管理、採摘、烘烤等各項環節下功夫,認真落實各項科技措施,菸葉產量和質量不斷邁上新台階,烤菸成為全鄉主要的經濟支柱。到2002年烤菸、甘蔗兩大支柱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烤菸種植面積達2300畝,收購有效菸葉40.23萬公斤,產值達379.8萬元,僅烤菸一項農民人均收入達249元。20世紀80年代初,咪哩鄉的甘岔村、咪哩村、紫駝駱村就開始種植甘蔗,還有部分農戶到元江壩租地種植甘蔗,但面積小、產量低,1992年產甘蔗近1.4萬噸。2000年後把甘蔗作為咪哩鄉的一大經濟支柱產業,號召和動員通公路,氣候條件適合的村、組農戶種植甘蔗,並在資金(貸款)、技術等方面給予扶持,經過10多年的種植,到2002年甘蔗種植面積達7004畝,砍榨甘蔗3.4萬噸,產值為512萬元;近幾年來,咪哩鄉加大了調整種植結構的力度,壓縮傳統種植業,調整最佳化糧經比例,過去種小春單純地以種小麥為主,現在轉為以種油菜為主的方向發展。其它經濟林果也得到相繼發展,有部分農戶經濟林果年收入達2萬元,全鄉經濟林果年產值達23.8萬元,經濟作物在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到32.53%。
解放前,咪哩鄉農戶養殖大牲畜、生豬、家禽等主要是用於耕田種地,造肥及自家食用,而且養殖數量很少,各種傳染病多,難於發展。解放後,特別是1990年以來,咪哩鄉十分重視養殖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鄉畜牧獸醫站的作用,進行畜禽疫病防治和檢疫工作,積極引進和改良品種,推廣科學養殖技術,經過10多年的發展,咪哩鄉的養殖業逐步發展壯大起來。1995年1月,縣委書記楊世華率元江縣11個鄉(鎮)4個農場的領導到咪哩召開新法養豬技術現場會,對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並且由傳統養殖轉向科學養殖,養豬從傳統的熟餵改為生喂,豬長得快,養的時間短。以牛、豬、雞、羊為主的養殖業呈現出較快增長的發展勢頭,改變了過去養牛為耕地、養豬為過年、養雞為自食的狀況。肉食由過去供不應求變為自給有餘。2002年末,全鄉大牲畜存欄3580頭,出欄菜牛481頭,生豬存欄4666頭,出欄4098頭,出售和自家宰殺家禽10100隻,禽蛋產量1.91萬公斤。

第二產業

咪哩鄉工業有史以來發展都較為緩慢,發展滯後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山高、箐深、坡陡,自然條件惡劣,投資環境差;二是文化基礎差,民眾觀念守舊,經濟基礎薄弱,辦廠意識不高,實力不足;三是農副產品未形成一定規模,建廠辦企業成本較高;四是咪哩鄉村、組多,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嚴重製約了小集鎮的發展。由於以上諸多原因,咪哩鄉工商企業在1992年僅有92個,工業總產值僅為19.26萬元。1995年以後,建築業、礦業及小型加工企業有所發展。2002年全鄉有大小工商企業110家,工業總產值達11萬元,上繳國家稅金1.86萬元。(因2002年,咪哩建築公司上劃縣級管理,停止鄉級管理,蛇紋石廠因影響縣鄉主幹道而停止開採,咪哩鄉的工業發展進入低谷。)

第三產業

解放前,咪哩鄉沒有私營商業,老百姓買鹽巴、火柴、糖果等要到三、四十公里外的元江或墨江城,有時靠外地私營商人挑來賣。解放後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咪哩鄉沒有個體商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集體和私營商業、服務業開始興起。1992全鄉共有個體商業、飲食業和服務業經營戶88戶,從業人員185人,全年營業收入420.39萬元。1995年以後,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勢推動下,以市場建設為導向,以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認真開展集體企業改制,明晰產權,鼓勵發展個私經濟,貿易市場逐步繁榮興旺,第三產業迅速發展。2001年,經過裝修、完善後,鄉政府所在地集貿市場鋪面正式向社會出租,並把趕集天從原來的逢10街改為逢5、逢10街,加大了人口流動量,加速了零售產品的流通,促進了個私企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同時,積極引進外來個體戶在咪哩租房營業。2002年全鄉共有大小工商業、飲食業、服務業120個,從業人員210人,年創產值607萬元,實現利潤69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已占到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8%。

民風民俗

咪哩鄉以哈尼族為主體民族,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族支,與彝族有密切的的歷史淵源,明代至中華民國時期稱“窩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哈尼族”。哈尼族先民曾遊牧於遙遠的北方一條江邊上的“努美阿瑪”平原,公元前三世紀至六世紀,逐漸向南邊遷徙至大渡河、金沙江一帶。至魏晉時期,又分兩路繼續向南遷徙,其中一路南下到新平、元江、建水等地區,咪哩鄉哈尼族就是在這一遷徙中形成的。

祭龍節

祭龍節是我鄉哈尼族的傳統節日,農曆二月間,我鄉的哈尼族村民放下農活,家家戶戶殺雞、殺豬或殺牛,供奉神靈,舉行祭龍活動,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六月二十四

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哈尼族農家備辦美味佳肴,興高采烈的迎接節日的到來,到天黑,舉著火把丟出村外,意為送走鬼神,祈求上蒼保佑平平安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過冬

農曆十月間,哈尼族分批“過冬”,意為串親訪友,互相走訪觀察、學習各村生產生活、收成情況,相互交流,以來年更上一層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