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慶鎮

和慶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19°31′,東經109°38′,距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鎮6公里。土地面積180平方公里,轄11個村(居)委會、79個自然村、92個村民小組;全鎮人口2.3萬。

地處丘陵,平均海拔152米。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808毫米,年平均氣溫23.1℃,一月份平均氣溫16.8℃,七月份平均氣溫27.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和慶鎮
  • 外文名稱:HeQing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海南省儋州市
  • 下轄地區:11個村(居)委會
  • 政府駐地:和慶社區
  • 電話區號:0898
  • 郵政區碼:571721
  • 地理位置:海南島西北部儋州市東部
  • 面積:188平方公里
  • 人口:2.3萬(2012年)
  • 方言:客家話、臨高話、儋州話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美萬生態農業遊覽區
  • 機場儋州機場
  • 火車站:銀灘站、白馬井站
  • 車牌代碼:瓊F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農 業,工 業,商業外貿,財政金融,文化藝術,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鎮區建設,供 電,園林綠化,

歷史沿革

相傳,1878年(清光緒四年),客家人與臨高人發生糾紛,持械鬥毆,後經官方調停和解。為慶賀此事,該地命名為“和慶”。
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正式設墟。
1918年(民國7年),美國牧師王道瓊在墟上設立1間福音堂。
1934年(民國23年)前,墟旁符氏大宗祠設國文專修科一班。
解放初期,其屬臨高縣第五區。
1957年劃為那大縣和慶區。
1958年10日,成立上遊人民公社(區域含和慶區和蘭洋鄉),次年改為和慶公社。
1961年,分出蘭洋公社。
1983年底取消公社體制,改為和慶區。
1987年,分出蘭洋公社。
1983年底取消公社體制,改為和慶區。
1987年春改區為鎮。
2002年美扶村委會劃歸那大鎮管轄。

行政區劃

和慶鎮轄1個社區:和慶社區;10個行政村:美萬村、美靈村、和祥村、新村、拱教村、文卷村、木排村、美敖村、羅便村、美萬新村,79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和慶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19°31′,東經109°38′。地處丘陵,平均海拔152米。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808毫米,年平均氣溫23.1℃,一月份平均氣溫16.8℃,七月份平均氣溫27.4℃。
儋州市和慶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境內有訓兒、海岸、和慶三條河流。有美萬、訓兒和拱教二個中、小型水庫和4個電動排灌站;松濤東乾渠道縱橫交錯。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15萬人(含國營西流農場1.3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74萬人,城鎮化率41.92%。另有流動人口830人。總人口中,男性2.3萬人,占55.45%;女性1.85萬人,占44.55%;14歲以下1.02萬人,占24.55%;15~64歲2.16萬人,占52.01%;65歲以上9729人,占23.4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89萬人,占93.67%,黎族2250人,占5.42%,壯族376人,占0.91%。 2011年人口出生率18.98‰,人口死亡率3.71‰,人口自然增長率15.27%。

經濟概況

農 業

耕地面積5.3萬畝,人均1.9畝;林地面積17.2萬畝。2011年蔬菜播種面積1.9萬畝,產量1.32萬噸。2011年農業總產值4.1億元,比上年增加10.5%,占GDP的比重12.1%。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3萬噸,人均425千克。2011年橡膠種植面積9.5萬畝,乾膠產量7975噸;甘蔗種植面積520畝;蔬菜播種面積1.9萬畝,產量1.32萬噸。
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5萬頭,年末存欄4.23萬頭;牛飼養量7672頭,年末存欄2300頭;羊飼養量8700隻,年末存欄3600萬隻;家禽年飼養量66.52萬羽,上市家禽55.6萬羽。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1.4萬畝,其中防護林7613畝,經濟林8.7萬畝,竹林424畝,林木覆蓋率66.5%,活立木蓄積量34.6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10.5噸,主要品種有香蕉、芒果、荔枝、龍眼、等,其中香蕉11.5噸,芒果1.5噸,荔枝1.5噸,龍眼1.2噸。農民人均純收入6711元。

工 業

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2.98億元,比上年增長31.9%,占GDP的比重25.5%。

商業外貿

2011年,共有個體工商戶28戶,集貿市場1個,年交易額125萬。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474.8萬元,比上年增長7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5.47萬元,比上年增長6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7.63萬元,增值稅4.9萬元,企業所得稅19.9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52元,比上年增長20%。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628萬元,比上年增長37%;各項貸款餘額797元,比上年減少5.57%。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1處,各類圖書室1個,藏書4050冊。本地流行臨高木偶戲。

文化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21人,專任教師10人;國小11所,在校生1189人,專任教師14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695人,專任教師6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

醫療衛生

2011年有衛生院2個,門診部(所)3個;13個村級衛生室;有床位19張,每萬人擁有病床7張。專業衛生人員23名,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鄉村醫生6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700人次。14個村(居)村民委員會、農場都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戶,人數70人,支出14.2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1.2%;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41人次,共支出7.2萬元,比上年增長43%;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2戶,人數911人,支出24.87萬元,比上年增長27.1%,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25.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人,支出7.5萬;農村五分散供養239人,支出77.4萬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醫療救助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41人次,共支出7.2萬元,比上年增長66.7%;農村臨時救濟320人次,支出3.2萬元,比上年增長10%。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8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5萬元,比上年增長9.6%。
社會福利費35.8萬元,比上年增長25.6%;社會服務單位2個,床位36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11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11張,社區服務床位16張,收養11人。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環島西線鐵路過境,境內長9.2千米,海榆西線過境,境內長10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萬件,征訂報紙7000份、雜誌5000冊,業務收入4萬元。
電信企業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戶872戶,比上年增加減少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3%,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8000戶,比上年增加5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28.6%,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9千米,主幹電纜達1對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1000個,其中已占用連線埠總數250個,寬頻接入用戶173戶,比上年增加15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40萬元。

鎮區建設

供 電

2011年末城區擁有1座,年供電1800萬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鎮區綠化面積0.3萬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