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元朝納西族首領)

和字(元朝納西族首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公元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遣其弟忽必烈攻打大理國,中路軍經寧蒗永寧直抵金沙江邊,隔江與石頭城相望,居今永寧一帶的納西首領和字內附。

此事件被稱為“元跨革囊”,十萬大軍在此革囊渡江,那場面是何等的壯觀,千古風流。

基本介紹

  • 本名:和字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納西族
  • 出生地:麗江永寧
  • 主要成就:元朝時期納西族首領
  • 主要貢獻:歸順元朝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元朝納西族首領

人物生平

憲宗三年(1253年)蒙古軍隊南下,居今永寧一帶的納西首領和字內附。在石鼓半空和寨與蒙古軍抗戰七天七夜的納西族首領也姓“和”,叫和牒和失。這說明在宋代時就有取姓為“”者。而之所以認為“和”姓是納西族獨有的,主要是由於史料掌握與考據不足所致。
徐霞客所說的 “其家和姓,蓋麗江土著。官姓為木,民姓為和,更無別姓者。官姓木,初俱姓麥,自漢至國初,太祖乃易為木。民姓和,無他姓者”,是由於當時接待徐霞客的通事姓和,土司姓木;他在麗江關於姓氏的信息都從身邊的把事所言。我們細想一下,在當時外地人(無論官員、軍隊和遊客)是不允許進入麗江的,即使聖旨傳來也只送到麗江七河的邱塘關。徐霞客之所以能夠進入麗江,是受木增數次邀請並由通事引領下到麗江的。行動上不允許徐霞客隨便走動,安排住在通事家中。在麗江城的3天時間裡也沒有什麼考察記載,後來到解脫林也改校文書而已。前後16天的時間裡沒有深入到民間調查,因此他所認為的“木”氏為官,“和”氏為民只是通事所言,徐氏沒有調查而聽信之,是不全面的。其實部分和氏已經進入到統治階層了。
乾隆《麗江府志略》中稱:“明洪武初,賜土官姓後,惟承襲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設流以後,漸複本姓。”[3]賜給麗江土知府“木”姓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此後,木氏深受明朝器重,推行一些必要的民族改姓運動,所以至嘉靖年間土司木公在《速懷詩》中有“四郡齊民一姓和”的詩句,自釋曰:“所屬四郡[4]齊民通姓和”。誠然一方面反映木氏統治區內納西族分布廣泛情況,另一方面也說明木氏所推行強行將其他姓氏改為“和”姓的政策。至木氏土司衰落,麗江才出現其他姓氏。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首先,納西族漢族滿族等民族都有“”姓,納西族“和”姓與漢族“和”姓有淵源關係,皆是同祖,只是後來繁衍才形成各民族而已。因此,“”姓不是納西族獨有的姓氏。其次,在明太祖朱元璋賜“木”姓之前,納西族先民中早已使用“和”姓。因此,“和”姓也不是木氏土司創造的姓氏。
當然,關於木氏造“和”姓的問題,作為旅遊文化,有時講一下也無可厚非,但把它作為史實加以宣傳,則是不妥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