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頭鄉

咀頭鄉

咀頭(嘴頭)鄉位於武山縣城東北部,東接甘谷,南靠洛門鎮,西北與榆盤鄉毗鄰,東西長15.2公里,南北寬14.8公里,面積113.8平方千米,屬渭北梁峁乾旱溝壑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500—2200米之間,全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全鄉共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16524人(2017),耕地面積50558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0200畝。鄉政府駐咀頭村,距縣城20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咀頭鄉
  • 別名:嘴頭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武山縣
  • 下轄地區:2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咀頭村
  • 電話區號:0938
  • 面積:113.8平方千米 
  • 人口:16524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著名景點:石廟,靈岩寺,咀頭櫻桃緣(園)
  • 車牌代碼:甘E
自然環境,經濟,教育,衛生,特色產業,建制沿革,風景名勝,石廟,靈岩寺,張家台子遺址,文化,

自然環境

咀頭鄉地處張溝河流域及響河溝流域,屬渭北梁峁溝壑區,地形複雜,主要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480米至2204米之間,由於長期遭受強烈的構造侵蝕作用,形成了溝壑縱橫的基本地貌形態,沖溝密集,溝梁相間,起伏不平的中低山地貌景觀。全境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0℃,最高氣溫35.6℃,最低-17.5℃。全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430毫米,夏秋多暴雨、山洪、土石流,春秋有霜凍,無霜期185天,最大凍土深度81.2厘米。

經濟

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廣以地膜覆蓋為主的旱作農業,逐年引進示範,擴大地膜玉米、小麥、洋芋、菜瓜以及地膜線椒的種植面積,同時還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在白堯村建成了中藥材育苗示範基地。在咀頭村建成了以冬暖棚種植為主的高效農業示範基地,在多家村建成了500畝的小麥、洋芋良種培育基地,通過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使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作物布局逐漸趨於合理,農業產業化進程的步伐明顯加快,徹底改變了過去廣種薄收的貧困歷史。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農村交通運輸難、行路難、吃水難、兒童上學難、民眾就醫難的問題,新建、擴建改造了龍咀公路、羅黨公路等一批重點項目,每年拓寬改造鄉村道路25公里。新建、改建中國小9所2600平方米。新建水窖1600眼,戶均實現了一眼水窖。
咀頭鄉

教育

1949年前,全鄉無學校。20世紀80年代末,有附設國中1所,國小13所。2009年底,全鄉有20所學校(其中九年制學校2所、完全國小10所, 教學點7個、幼稚園1所),有學生3108人(其中小學生2100人,國中生740人,幼稚園學前班268人),教職工158人。有學校體育場14個。

衛生

衛生院的醫療條件和醫務人員得到進一步改善和加強,鄉村衛生服務所逐漸拉入規範化管理。新建鄉文化站1所,使民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得到較大豐富。全鄉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電視覆蓋率達100%。 積極爭取項目。爭取並組織開展扶貧助農、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對保護和恢復植被,減少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民眾的生活條件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與此同時,咀頭鄉有計畫、有組織的進行了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通過整村推進和科技扶貧等重點項目的實施,使全鄉貧困人口逐年減少,貧困面大幅度下降,農民的科技文化綜合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思想觀念得到較大轉變,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增強,通過引導和扶持,逐步把自己從單調封閉的生活方式中解脫了出來,大膽地去開發自身潛力,實現自身價值。

特色產業

地處武山縣淺中山半乾旱區的咀頭鄉,民眾俗稱“牛膝蓋”地區,是最乾旱、最沒有發展潛力的地區,農業種植結構單一,民眾生活困難。鄉政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創新特色,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大抓蔬菜種植業基地建設,建成了全膜西瓜生產基地150餘畝,有效地帶動了全鄉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咀頭鄉
為了全面推廣全膜西瓜種植,該鄉多方籌集資金,為白灣村民眾購買磷肥16噸,資助地膜780公斤,同時從全鄉50多名幹部中抽調了7名業務骨幹,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民眾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為了全面提升全膜西瓜生產的科技含量,該鄉邀請了縣農業局、科技局、蔬菜局等部門的10多名高級農藝師和科技特派員,深入開展了包面積落實、包技術培訓、包田間管理、包推廣種植的“四包”責任制,全程從種植品種布局、測土施肥、田間管理等環節開展技術指導,舉辦全膜西瓜種植技術培訓班10期,培訓農民800人次,提高了全膜西瓜種植的科技含量,全面調動和激發了農民種植全膜西瓜的積極性。武山縣咀頭鄉白灣村主任張海泉說,他家的3畝全膜西瓜,收入過萬元。這一技術試驗的創新,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建制沿革

清代屬寧遠縣寶原上里,民國屬武山縣第五區(䃰石川),1949年8月武山解放後屬龍泉區管轄,設咀頭、李堯、多家、改口四個鄉。1953年10月至1955年3月屬第三區(龍泉區),設咀頭、多家二鄉。1955年11月撤區並鄉時設咀頭、李堯二鄉。1958年4月人民公社化時併入洛門人民公社,設金銀、花果兩個管理區,同年9月又調整到躍進公社。1965年8月撤區並社,並花果、咀頭和響河公社部分大隊為咀頭公社。1983年12月,改稱咀頭鄉,下轄89個自然村。2009年底,轄咀頭、張溝、吳莊、王山、管山、宋坡、多家、金銀、尹溝、何去、杜井、彭坡、李堯、管溝、元樹、羅坡、黨口、鳴鼓、白灣、吳山、白堯、新泉、庫洞23個村民委員會,轄78個自然村,分別為:咀頭、寨里、張家溝、坡兒、賈溝、米寺、上管山、中管山、下管山、吳莊、李坪、王家山、硬屲、瓦寬灣、白兒灣、野人灣、張家灣、吳山、曲灣里、多家灣、何堯、宋坡上莊、宋坡下莊、何去、楊家堯、朱家去、尹家溝、張家山、西山灣、梨樹灣、支家灣、許家屲、杜井、杜溝、何家山、金家屲、山莊、李家堯、王家灣、董家溝、楊家那坡、趙家山、黨口、謝家堯、謝家磨、宋家河、彭家坡、蘆子坪、鳴鼓、劉家灣、秦家寺、庫洞、薛家門、新泉老莊、新莊、硬屲、管溝、張家溝、夏家山、張家堡、那坡、東坪、台子上、四溝門、王家溝、李家坪、鄧家山、羅家坡、米家灣、後吳山、紅土坡、峴口、元樹、馬科灣、野屲來、白家堯、焦家山、雷家地。105個村民小組。
咀頭鄉
咀頭鄉

風景名勝

石廟

咀頭鄉
石廟山位於咀頭東北部彭坡村4公里處(甘谷縣禮辛西北部姚楊公路旁)。地處武山甘谷通渭隴西四縣交界地帶,距古冀城40公里,距寧遠古鎮30公里。北接隴西鞏昌古鎮,南望秦嶺,與渭水遙望,和武山縣水簾洞景區連成一片,構成典型的三紀造山運動中形成的紅砂岩丹霞地貌,群山環抱,山勢險峻,四面皆峽。山上的廟宇,長亭,碑記成為特色。
咀頭鄉
石廟山,古稱石門口。東嶽聖廟始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後來在陝甘回民起義白朗起義軍過境時時有焚毀。民國十年,公元1958年“破除迷信”的浪潮使得石廟山大部分建築被毀。
公元1978年,1991 ,1996年履有重建。

靈岩寺

靈岩寺位於武山縣咀頭鄉管家溝。明萬曆《寧遠志》,清康熙《寧遠縣誌》,乾隆《寧遠縣誌》均對靈岩寺有記述:“靈岩寺,在縣北七十餘里處,山上多有石窟。”現有“烏龜遠遊”、“青蛇出洞”、“靈岩曉月”、“五虎下山”、“神馬騰飛”、“李白醉酒”等奇石異景,
靈岩寺的石窟始建於北魏五代時期都有增建,以後屢有興廢。清乾隆嘉慶年間曾多次增建,主要建築有藥王殿、天王殿、大悲殿、藏經樓和大雄寶殿等。今存有明武宗正德年間進士、官至御史的山東巡撫、秦安胡纘宗手書的靈岩寺之匾額,隴上鐵漢、著名書法家安維峻的書法木刻廟聯,隴上文宗馮國瑞的書法作品及清乾隆、嘉慶年間的關於靈岩寺的壁刻等實物史料。
咀頭鄉
咀頭鄉

張家台子遺址

遺址名。地址在武山縣咀頭鄉管家山村張家台子東150米,屬廟地溝類型、仰韶文化晚期、馬家窯文化。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面積範圍約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1—2米,深4—5米,斷面暴露有灰層、灰坑、墓葬,出土遺物有石斧、石刀、紅陶罐。
咀頭鄉

文化

民眾文化活動形式主要是社火、秧歌等。咀頭社火主要是夜社火,有獨唱、合唱,也有小型雜劇、舞劇等。咀頭社火曲子內容廣泛,包括自然和社會、人生、家庭各個方面。除演唱的曲子外,社火表演形式還有舞龍燈、引獅子、耍大頭、跑馬、頂燈、盪旱船等。咀頭“道情”比較有名。它由引子和正文組成。道情由彈奏開場,魚鼓、簡板、琴筒、響鈴、二胡、手鼓、叉子等樂器伴奏,演唱美妙生動。2009年底,有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3處,村級圖書室23個,藏書3餘萬冊,從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人員43人。
咀頭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