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念佛

一般是在床上運用呼吸念佛,因沒睡著前可以這樣念,在床上念出聲是不方便。呼吸念佛,就好像平時在床上呼吸一樣,是自然呼吸,不能因念佛聖號而故意把呼吸調快或調慢,就按照自己的狀況來念,吸;阿彌、呼;陀佛,心念心聽(是不動嘴),這樣心裡一片清淨,清淨心才能和佛相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呼吸念佛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念佛三昧寶王論
  • 文學體裁:散文
隨息念佛
念佛三昧寶王論》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夫含齒戴髮,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焉。又,一息不還,即屬後世者。亦誠如所問。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今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印光法師
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聽之法。掏珠不過為防懈怠,掏之有礙,則不必掏。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雲隨息,不可雲數息。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已。但依我說,決無有誤。
問:隨息一法,尊鈔頗極提倡,但未說明如何念法。寶王論雲,此法大有恃怙,亦只雲稱佛名號,隨之於息,仍未詳如何念法。惟飭終津梁雲,隨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學人疑吸息不念,豈非間斷,每每試煉一呼一句,頗覺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隨吸時,念阿彌,隨呼時,念陀佛,既不間斷,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時,不能用否。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雲間斷。一呼念一句,吸則不念。呼吸俱
念,必傷氣。若只念二字,則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則無礙。(答幻修學人問)
(光)自出家以來,即信淨土一法。但以業障所遮,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口雖念佛,心不染道。近蒙法師訓勵,誓期不負婆心。無奈昏散交攻,依舊昔時行履。因日閱十餘紙淨典,以發勝進之心。寶王隨息法門,試用此法,遂覺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湧瀾翻。想久而久之,當必有霧散雲消徹見天日之時。又查文類,聖賢錄,皆錄此一段。因悟慈雲十念,謂籍氣束心,當本乎此。而蓮宗寶鑑亦載此法。足見古人懸知末世機宜,非此莫入,而預設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發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鈍者,恐畢生不能得一念不亂也。故述其已私,請益高明。當與不當,明以告我。(光)又謂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嗔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勢至都攝六根法門。愚謂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記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決定難成三昧。法師乘願利人,自雖不用,當為後學試之,以教來哲。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與諦閒法師書)
與諦閒法師(1)書
光自出家以來,即信淨土一法。但以業障所遮,二十年來,悠悠虛度。口雖念佛,心不入道。近蒙法師訓勵,誓期不負婆心(2)。無奈昏散(3)交攻,依舊昔時行履(4)。因日閱十餘紙淨典,以發勝進之心。至寶王隨息法門(5),試用此法,遂覺妄念不似以前之潮湧瀾翻。想久而久之,當必有霧散雲消、徹見天日之時。又查文類(6),聖賢錄(7),皆錄此一段。因悟慈雲十念(8),謂藉氣束心,當本乎此。而蓮宗寶鑑(9)亦載此法。足見古人懸知末世機宜,非此莫入,而預設其法。然古人不多以此教人者,以人根尚利,一發肯心,自得一心。而今人若光之障重根鈍者,恐畢生不能得一念不亂也。故述其己私,請益高明。當與不當,明以告我。光又謂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10)。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痴可破矣。又即勢至都攝六根法門,愚謂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記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決定難成三昧。法師乘願利人,自雖不用,當為後學試之,以教來哲(11)。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12),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
略註:
(1)諦閒法師:民國古虛,字諦閒,號卓三,姓朱,浙江黃岩人。慧性夙具,二十歲,投臨海縣白雲山出家。得法於跡端融祖,傳持天台教觀第四十三世。由是終身講演,到處迎請,法會所開,皆數千指。每日必持金剛,圓覺,觀經,行願品等,及念佛萬餘聲為常課。朔望加誦梵網經。其間中興溫州頭陀,天台萬年,寧波觀宗,杭州梵天等寺,為嘉惠來哲,造就僧材,安眾辦道之所。著述宏富,皆妙契佛心,普投群機。一生教闡天台,行專淨土,故凡講經,一一指歸念佛。行解超妙,四眾欽崇,人稱其為中興台教,可謂不愧。加之公益慈善,無不慷慨助成。壬申七月初二日午前,忽向西合掌,良久雲,佛來接引,老人將從此辭。旋令侍者用香湯沐浴,更衣。繼命寺眾齊集大殿念佛。復令人扶行,趺坐龕中。午後一時三刻,於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含笑而逝。面色光潔,頂暖逾時不散。世壽七十五,僧臘五十五,塔於慈谿五磊山。(季聖一撰諦閒法師行狀)
(2)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禪門。今演為“苦口婆心”,意謂反覆叮嚀,語重心長,是個褒義詞。有些禪師誨人不倦,絮絮叨叨,猶如老婆子饒舌,叢林中稱為“老婆心”或“老婆禪”。
(3)昏散:昏沉和散亂。唯識宗則將昏沉和散亂納為八種大隨煩惱之兩種。昏沉,指使身心沉迷、昏昧、沈鬱、鈍感、頑迷,而喪失進取、積極活動之精神作用。散亂,又作散動、心亂。即心於所緣之境流蕩散亂之精神作用。亦即心若無一定,則起障礙正定的惡慧之作用。大乘廣五蘊論(大三一·八五三下):“云何散亂?謂貪、嗔、痴分,令心、心法流散為性,能障離欲為業。”
(4)行履:行,躬行;履,踐履。即指日常之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以至喝茶吃飯、屙屎送尿等一切行為進退。
(5)寶王隨息法門:唐、飛錫大師著《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二十門。中卷、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明隨息念佛云:“世上之人,多以寶玉、水精、金剛菩提、木槵為數珠矣。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於息不還、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令昏昧,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覩玉毫,親蒙授記,則萬無一失也。”
(6)文類:樂邦文類,五卷。宋、四明沙門宗曉編。卷四、寶王論揀示往生義,此章全引寶王論中“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隨息念佛之義,即在其中。
(7)聖賢錄:即《淨土聖賢錄》。卷二、往生比丘:飛錫。文中引錄念佛三昧寶王論之要義,隨息念佛,亦在其中。
(8)慈雲十念:宋、慈雲遵式大師著《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第一、行願門中,第二、十念門云:“十念者: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唯長、唯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底,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此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
(9)《蓮宗寶鑑》:十卷。第三卷、修持法門中,攝心念佛三昧調息法門,明對治昏散二病,即用數息法門。載此法,並非依寶王論。印光法師於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中糾正《蓮宗寶鑑》中記數之誤,云:“十念記數.不是數息。以其從一至十.同於數息。又以蓮宗寶鑑.訛作至百千萬.恐受其病.引為證明。目為數息持名.斷斷不可。” 
(10)五停心觀: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心也。是為聲聞乘入道之初。有二種,一種: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停止貪慾之法。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觀,向一切有情,觀可憐之相,而停止嗔恚之法。嗔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愚痴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見之法。我見多之人修之。五、數息觀,計呼吸數以停止散亂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又一種:以第四之界分別觀與第三之因緣觀相似,省之而加觀佛。因觀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煩惱故也。業障多之人修之。
(11)來哲:後世賢智之人。
(12)昏鈍魯劣:糊塗且愚鈍、衰弱的人。印光法師以根性劣弱自居,實為末法眾生作示現也。
思齊法師示禪者念佛
一句彌陀,頭則公案,無別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觸之則燒;如太阿劍,攖之則爛。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則葛藤,一刀斬斷。任他佛不喜聞,我自心心憶念;請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亂。
(摘自《念佛警策》)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 發菩提心 以深信願 持佛名號
念佛與反聞聞自性
江公望之所示,乃反聞之法。善用之,固能得益;不善用之,或有歸禪家專仗自力一門。凡修行人宜存正念(念佛即是正念,佛號即是自性)。除佛號外,所有諸念,皆不令生,是謂一心。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但一心念佛即已,何得妄欲高攀大士耳根圓通。汝須知大士之反聞,並不聞(世間之)音聲,乃聞(自性之)聞性,故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無聲音皆聞。若如汝說,必有音方能聞。吾人念佛(佛號即是自性),隨聞此佛音聲,固亦反聞之氣分。切勿以圓通自居。專一以往生自期,則有益無損矣,否則必有從此反令其心,分張於分別法門勝劣一派。而無量無邊之真益,斷送於此多知多論中矣。
(印光大師文鈔·復何慧昭居士書一)
念佛方便文
江公望
世出世間之法,欲得成辦省力,莫若繫心一緣。只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若出聲,不唯日久耗乏髒氣,齒舌擊磕,心念隨動;耳根承攬,分別識生;聞性內搖,隨出不返:是三成勞,積久或怠。若只心念,不作音聲,外機不抽,內對不出,沉濁昏住,易成廢忘。有巧方便,無用動口,不出音聲,微以舌根敲擊前齒(或隨出入息念佛,心念心聽,即是反聞聞自性),心念隨應。隨心應量,循業發現,舌意根下,念念之中便有“那摩阿彌陀佛”,音聲歷歷可陳,聲不越竅,聞性內融。心應舌機(或呼吸),機抽念根。心竅在舌,擊擊竅聞,機機念復,寄竅在耳。從聞入流,聞反精元,寂聞空性。是三融會,念念圓通。久久遂成“唯心識觀”。若是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分別,心心無所攀緣;六根杳寂,諸識消落,法法全真,門門絕待,瞥爾遂成“真如實觀”。初機後學,唯除賓客、寒溫時、大小便利時,中暫停念(隨息念佛則無礙,一息尚存即念佛)。乃至營辦家事,種種作務,自不用舍,亦自不相妨礙。心口聲聲稱誦聖號,念念求生淨土,更有甚邪思惡慮敢萌於心?自然純一無雜。若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過旬月,便成三昧。所謂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見佛。上根大器,一念直超;平展之流,善觀方便。(現生得三昧,臨終生淨土,蓮開上品,花開見佛,彌陀授記,迅速成佛,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念佛法門,至善至美,不可思議。)
徐恆志談呼吸念佛
念佛功夫本來要在一切時一切處,抖擻精神,念茲在茲,假使悠悠忽忽,實難得念佛的實益。為了使念力容易純熟,在坐中調息念佛,實是一個善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在靜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可在吸時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念時的快慢,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過持久練習,心相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所以《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首楞嚴經》也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徐恆志《般若花》節錄)
(註:要隨著呼吸的節奏念佛,而不是讓呼吸隨著念佛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是呼吸隨著念佛節奏而走,身體覺得不舒服;如果是念佛隨著呼吸的節奏自然而念,這樣不僅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能夠達到無念而念的狀態。也可以隨呼吸心念心聽,這樣更自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