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赤萍

周赤萍

周赤萍(1914年-1990年),江西宜春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三軍團政治委員,電台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縱隊一支隊政治委員,山東縱隊第一旅政治委員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第三師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政治委員,第一縱隊政治委員,第七縱隊兼遼北軍區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政治委員兼湘西軍區政治委員、中共湘西區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副部長,福州軍區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赤萍
  • 別名:原名鄒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新坊鄉高富嶺村人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福州軍區政治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 軍銜:空軍中將
生平簡介,戎馬一生,大事記,能文能武,解放戰爭,戰鬥背景,任務目標,組織動員,戰鬥進行,阻擊成功,中蘇談判,

生平簡介

姓名 周赤萍 原名鄒迪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4年
出生地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新坊鄉高富嶺村人
逝世日期 1990年8月
職業軍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三軍團團政治委員,電台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縱隊一支隊政治委員,山東縱隊第一旅政治委員,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第三師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政治委員,第一縱隊政治委員,第七縱隊兼遼北軍區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七軍政治委員兼湘西軍區政治委員、中共湘西區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副部長,福州軍區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從農民的兒子到共和國將軍——記袁州籍中將周赤萍
2010-09-07 15:57:06 來源:宜春廣播電視報
周赤萍,原名鄒迪,族譜名鄒域九(1914.2-1990.8),江西宜春袁州區新坊鄉高富嶺人。1931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5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隊伍中表現英勇頑強,機智果斷,不怕流血犧牲,戰功卓著,很快由一個農民的兒子成長為年輕的革命將領。曾歷任團政治委員、旅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軍區政治部主任、縱隊政治委員、四十七軍政治委員、湘西軍區政治委員兼黨委書記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東北空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工業部第一副部長兼黨組書記、福州軍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系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周赤萍出生在新坊山區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一貧如洗,僅有一間破舊住房和兩畝半水田(亦當押他人),全家八口人,主要靠父親鄒溢泉勤勞耕作兼農閒挑腳賣力、母親郭氏劈料(加工造土紙的原料)維持生計(其父和二哥被國民黨反動當局殺害於1935年,解放後宜春縣人民政府追認其父為革命烈士)。由於家境貧寒,周赤萍幼年只勉強讀了兩年雜館,便輟學回家放牛、打柴、務農,幫助父母排憂解難。少年時期的周赤萍,雖是一個普通的山區放牛娃,但他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一是好強,不甘屈居於人下。他好習武,曾拜昆九為師,練就幾手拳術,企盼著將來憑此改變命運;二是膽大,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敢去。他家附近有個叫銀子嶺的地方,是個又高又陡的山峰,地勢十分險峻,全村男女老少無人敢去攀登,年僅10歲的周赤萍居然敢登上頂峰;三是革命思想激進,容易接受革命道理。1929年底,剛滿15歲的周赤萍,在外來革命同志的宣傳和影響下,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參加本村農民暴動。1930年參加宜春縣蘇維埃政府工作,1931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據周本人說,編班時,工作人員問他的姓名,他回答“鄒迪”。因語言不同之故工作人員誤聽為“周赤”,他覺得“周赤”不中聽,因周出身貧寒,建議在“赤”字後面加個“萍”字,——萍與貧同音,周赤萍未加考慮就同意了,於是周赤萍的名字就這樣一直沿用下去,)。從此,開始了他數十年戎馬倥傯的軍人生涯。。。。。。

戎馬一生

周赤萍(1914-1990)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1955)。原名鄒迪。1914年生於江西省宜春縣(今為市)。
周赤萍周赤萍
1931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4軍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3軍團團政治委員,無線電隊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和中央紅軍長征。到陝北後,任紅1軍團第4師第12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政治部主任,第1縱隊第1支隊政治委員,山東縱隊第1旅政治委員,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第3師政治委員、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創建魯中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反“掃蕩”作戰。抗戰勝利後赴東北,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和遼瀋、平津戰役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戰軍第47軍政治委員,隨軍向中南進軍,後任湘西軍區政治委員兼中共湘西區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工業部副部長,福州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文化大革命”中參與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活動犯有罪行,
1949年兼湘西軍區政治委員、中共湘西區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9年轉業到地方任中共雲南省委工業書記,行政六級。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副部長。中共九大後任福州軍區政治委員兼福建省委第二書記。
1955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九一三事件後,中央檔案稱,周赤萍寫的小冊子《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林彪同志》在1971年重印發行幾十萬冊,是周為了配合林彪篡黨奪權,認定周赤萍為林彪的死黨,被隔離審查五年多。
1982年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決定對其免予起訴,退出現役。

大事記

193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革命工作,相當於高中文化,空軍中將軍銜。1931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四軍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三軍團團政治委員,電台政治委員。
1939年3月至1940年9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政治委員
1940年9月至1942年8月任山東縱隊第一旅政治委員。
1941年秋至1945年任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
1942年8月起任魯中區黨委委員。
1945年8月起任山東軍區第三師政治委員、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周赤萍在做戰前動員
1945年10月至1946年1月任東北挺進縱隊副政治委員
1946年1月至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政治委員,第七縱隊兼遼北軍區政治委員。
1946年8月至1947年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1947年8月至1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政治委員。
1948年1月至11月任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政治委員。
1948年11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軍政治委員,湘西軍區政治委員兼中共湘西區委書記,東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1951年起任東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兼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政治委員,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政治委員。
1954年起任東北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瀋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司令員、軍區空軍黨委書記。
1958年9月至1964年9月任中共雲南省委書記處書記。
1964年9月至10月任勞動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未到職)。
1964年10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冶金工業部副部長。
1969年8月至1972年10月任福州軍區政治委員。
1969年9月起任軍區黨委書記、第二書記。
1970年4月至1971年4月任福建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
1971年4月至1972年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書記。
1982年3月退出現役,按地師級幹部待遇。
1955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90年6月逝世。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

能文能武

相關著作:
《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林彪同志》原載《中國青年》1960年第8期,1971年福建出版《湘西剿匪記》(剿匪回憶錄)1962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周赤萍周赤萍
《擒魔記》(剿匪小說)1962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二十年征程》1930年初至1951年春:革命回憶錄,1962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春花贊》(詩集)1962年雲南人民出版社

解放戰爭

戰鬥背景

1948年10月21日,廖耀湘兵團的新1軍新6軍和第71軍錦州方向行動,主力進到了胡家窩棚、尖山子、拉拉屯、正安堡一線,準備向黑山、大虎山攻擊。

任務目標

野司短短百餘字的電文,給了第10縱一個緊急而艱巨的任務。他們只有一個縱隊,而將面對的,卻是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一個兵團,兵力之比為一比五;同時,要以三個師擔負20公里以上的防禦正面,同時展開,壓力異常沉重。

組織動員

縱隊司令員梁興初、政委周赤萍,召開縱隊黨委擴大會議發布動員令,號召部隊以與陣地共存亡的精神,堅決阻住敵人的攻擊,決不放過奪取偉大勝利的機會。34歲的周赤萍政委說:“可以預見得到,即將到來的戰鬥,絕不是輕磨慢擦,零敲碎打的,而必然是一場極殘酷的浴血戰!既要反覆爭奪,又將來回拉鋸。”比周赤萍大一歲的梁興初司令員說:“要想打好這一仗,不咬咬牙是不行的!現在林總和羅政委在看著我們,各兄弟部隊也在看著 我們。打好了,不僅是標誌著東北的全部解放,更重要的是蔣介石的又一個‘十萬主力軍’被我們從他的軍簿上一筆勾銷;打壞了,十萬大敵就將逃入關內,對我們整個解放戰爭,又將意味著什麼呢?那只能說,我們對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大家看,我們現在就站在這樣嚴重的任務面前,我們對待自己,難道還能有其它第二個要求么?沒有了!要求只能是一個,那就是:只準打好,不準打壞!”

戰鬥進行

1948年10月22日清晨,第10縱隊及第1縱隊第3師進入陣地,立即構築工事。23日清晨,廖耀湘兵團先頭部隊沿新立屯、芳山鎮南下,直逼第10縱前沿陣地尖山子、胡家窩棚警戒陣地。上午9時,隨著一陣激烈的炮響,尖山子頓時隱沒在滾滾硝煙之中,前哨戰打響了。
梁興初、周赤萍向野戰軍司令部報告戰況,林、羅、劉回電:“盼你們加強決心,深入動員,務須使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而毫無進展。只要你們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敵必遭全殲。”黑山爭奪戰的焦點,集中在高家屯陣地之101高地。防衛101高地的是第28師。敵人集中了幾乎全部炮火向101高地施以最猛烈的轟擊。占領92高地後,立即出動兩個營向101高地撲來。此時的101高地,早已是彈坑累累,碎石成堆,幾乎所有土木火力點都被炸坍塌了。守衛101高地的解放軍只剩20餘人,他們在這毫無依託、遮蔽的石頭山上,利用彈坑滾進滾出,以密集的手榴彈連續打退數倍於己的敵人四次衝鋒。兇惡的敵人糾集殘部以羊群般的隊形,從三面合圍上來。101高地上只乘五名戰士,手榴彈全部打光。在一場激烈的肉搏戰之後,101高地終於被敵人占領。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第28師師長賀慶積表現出了高度的沉著和果斷,他立即命令所屬12門山炮,向101高地之敵發起狂風驟雨般的轟擊;同時命令第82團三營,在炮火準備之後,立即反擊高家屯。
廖耀湘不甘失敗,於1948年10月25日再次組織力量向黑山發動更為猛烈的攻勢。整個高家屯陣地,見到的不再是一朵朵炮煙,聽到的不再是一陣陣轟擊,而是一個持久不息的巨雷炸響,一股濃黑的烏雲在翻卷,好像山就要倒了,地就要陷了。一場激烈、殘酷的陣地爭奪戰,再一次在高家屯陣地展開。一輪又一輪的衝鋒被打下去了,敵人一次又一次往上沖,他們依仗著兵力和裝備的優勢,先後奪去石頭山和92高地然後集中力量向101高地發起潮水般的衝擊。
解放軍將士向敵人反衝鋒,成束的手榴彈勢如彈雨,機槍火力密如火網:向擁擠成團的敵人不斷傾瀉。雙方反覆爭奪20多次,相持到下午2點,陣地前敵屍堆積成山,不論督戰隊如何高聲喝斥,敵人的衝鋒群再也沒有人敢前進一步。這時,敵人指揮官又拿出其“老法寶”,用金錢利誘,組織所謂“敢死隊”,只見那些手執“金圓券”的督戰官在山腳下連連吆喝道:“弟兄們!廖長官知道你們勇敢善戰,組織‘敢死隊’,參戰者每人獎勵10萬元!頭一個衝上去的,獎金再加一番。“ 可是,喊了半天,誰也不動。於是,督戰官又喝道:”每人再加5萬!勿失良機,弟兄們沖呀!“仍然沒人動。最後不知加到多少,才勉強組成一支300餘人的“敢死隊”。可是,在解放軍將士面前,“敢死隊”很快變成了“送死隊”。101高地在經過整整兩天的炮擊之後,山頭被削去兩米,變成“99”高地了。

阻擊成功

解放軍戰士傷亡也很大,已經不足百人,而且許多還是身負重傷,堅持不下火線。人越來越少,武器和子彈也越來越少,101高地終因彈盡人寡,於下午4時被敵人攻占了,又一次打開了黑山的門戶。梁興初再次組織力量向高家屯實施反衝鋒,戰至6時50分,終於收復高家屯陣地。就這樣,從23日至25日,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等部在黑山、大虎山陣地整整死守了三天,每天都連續抗擊廖兵團四五個師規模的輪番集團衝鋒,為主力部隊回師東調贏得了寶貴時間。

中蘇談判

1955年9月,蘇聯國防部再次提出外貝加爾軍區與瀋陽軍區訂立協同防空協定的問題。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周赤萍受命同蘇方進行商談。行前,總參謀長粟裕和空軍司令劉亞樓向周赤萍交代,此行談判僅限於雙方在防空情報方面的合作問題。但周赤萍於9月23日到達赤塔後,蘇方把已經準備好的協定拿出來要周赤萍簽字,其內容包括蘇聯飛機可進入中國領空並在中國機場降落,而事先不必通知中方,但中國飛機在本國飛行或進入蘇聯領空,均須事先向蘇方通報,北京軍區所得敵機情報也要通報給蘇方。議定書還要求中國在東北北部地區增建幾個機場,以滿足蘇軍飛機降落之需要。此外,在為對方提供油料及食宿方面,條件也不對等。因為超出了事前協商的談判範圍,周赤萍便向國內請示如何應對,劉亞樓回電答覆:不能同意,應只談防空情報合作。但周赤萍收到的復電卻是同意按蘇方的議定書辦,於是9月27日便在防空協定上籤了字。周赤萍回國進行匯報時,劉亞樓感到驚詫,彭德懷則憤怒不已,並報告給周恩來。由於中國代表團與國內的往來電報都是經蘇軍通訊系統傳遞的,很可能蘇聯人從中作了手腳。周恩來指示,在查清事情真相之前,不理會蘇聯顧問關於在12月開始執行協定的意見。12月29日中央軍委召開辦公例會,會議認為,中國沒有必要再投資增建飛機場,並決定告訴蘇聯總顧問和轉告蘇聯國防部:周赤萍違背總參和空司的指示,擅自在兩國防空協定上籤字,是無組織無紀律行為,應受到處分。此協定不能執行。對事情真相調查的結果還不得而知,但蘇方提出的協定本身確實沒有把中國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這無疑是導致此期中蘇在防空領域軍事合作未能具體實施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