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殺蛟

周處殺蛟

《周處殺蛟》,出自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又名《周處》、《周處除三害》。講述了人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並成為歷史上的英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處
  • 外文名:Zhou Chu
  • 時代:南朝宋
  • 出處:《世說新語·自新》
  • 作者劉義慶
原文,釋義,譯文,文章內容,中心思想及賞析,

原文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義興郡溪渚長橋下有蒼蛟,吞啖人。周處執劍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創。流血滿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

釋義

一、譯字
1、凶強:凶暴強悍。
2、俠氣:任性使氣,這裡有“好爭鬥”的意思。
3、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或說指鼉(tuó)鱷一類的動物。
4、為鄉里所患:意謂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為……所,表示被動的結構助詞。患,認為……是禍害。後文的“患”是擔心的意思。
5、並:一起,指蛟與虎兩者。
6、三橫:三害。橫,禍害。
7、尤劇:更厲害。
8、或說(shuì):有人勸說。或,有人。說,勸說。
9、實:實際上。
10、冀:希望。
11、或浮或沒: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沒,沉沒
12、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沒。
13、更相親:互相慶祝。更,交替,輪換。
14、吳:今蘇州一帶。
15、二陸:指陸機、陸雲兩兄弟,當時著名的學者。下文“平原”指陸機,因陸機曾任平原內史;“清河”指陸雲,因陸雲曾任清河內史。
16、俱:通“具”,全部,詳細地。
17、修改:修,修正行為。改,改正錯誤。
18、以……為貴,以為……是寶貴的。
19、暴犯:侵害。
20、蹉跎:虛度光陰,這裡是過時的意思。
21、朝聞夕死:語出《論語·里仁》:“朝聞道,夕可死矣。”意思是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22、令名:美好的名聲。
23、彰:顯露、傳揚。
24、改勵:改過自新。
25、忠臣:周處後來發憤攻讀,官至御史中丞,為官正直。氐(dī,我國古代民族)人齊萬年起兵,周處奉命出征,當時他老母親猶在,但他堅持領兵出征,力戰至矢盡弦絕而死,古稱之為忠臣。
二、譯句
  1.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美名不能傳揚呢?
  2.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人們認為是禍害。
三、譯文
周處年輕時,(為人)凶暴強悍,任性使氣,被同鄉的人認為是一大禍害。另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兩者)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害,而(這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互相拼殺後)只剩下其中一個。周處就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周處與蛟龍一起漂遊了幾十里遠。經過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慶祝。(周處)最終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才知道自己被世人當作一大禍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於是就進入吳郡去找尋陸機和陸雲。(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周處就)把(義興人認為他是禍害的)情況全部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又擔心自己年紀太大,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很看重‘哪怕是早晨明白了聖賢之道,晚上就死去也甘心’這情形,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意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從此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忠臣。

譯文

文章內容

周處年輕時,凶暴強悍,任性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另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而周處更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斬殺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害只剩下一害。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遊了幾十里遠,周處同蛟龍一起沉浮。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互相慶祝。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的事情,才知道自己被人們認為是禍害,因此,有了些許悔改的心意。
周處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恐怕已經來不及了,終究不會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認為早上聽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美名不能傳揚呢?”周處於是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名忠臣。

中心思想及賞析

1、課文從周處年輕時橫行鄉里,為人凶強,被人視為禍害,一直寫到他終為忠臣的結局,表現了一個人只要有改惡從善的決心和行動,就一定能有所成就的。文章寫得十分精練,無論周處早先的“凶強俠氣”、為害鄉里,還是後來勇於改過、痛改前非,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精心選材,“殺虎斬蛟”和“尋訪二陸”的兩個事例,鮮明的展示了周處的個性特點。
2、本文頗含哲理。在鄉人眼裡,周處是義興“三害”之首,即使殺虎斬蛟也得不到人們的諒解。難能可貴的是周處能從鄉人的反應中感悟到自己的嚴重過失,進而聽取賢人的規勸,幡然悔悟,棄惡從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並成為歷史上的英雄。
3、本文作者精於謀篇布局,寫來處處充滿矛盾衝突。其中有周處擊殺蛟龍的惡鬥場面,有鄉里慶賀周處之死的場景,有“改勵”時思想矛盾的複雜心理描寫。造成在寫作上比比轉,層層轉,迴環往復,曲折陡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時似是山窮水盡,但筆鋒一轉,又是柳暗花明。語言簡練,含義深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