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流村(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周流村)

周流村(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周流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流村原名周村,最晚在唐代初期就是一個以周姓為主具有相當規模的宗族聚居群落。其村名最早出現在唐代麟德元年(664年)該村西明寺一通碑記中。

改革開放以來周流村村民以誠實勞動換來了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當前,周流村共人約4000,以農業、工業及農產品加工為經濟發展來源,兼每年有數量較多的出外務工人員。

周流村東有一個省級工業集聚區,吸引大量失業或者待上崗適齡務工人員。當前周流村發展良好,經濟較中西部農村相比處於中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流村
  • 外文名稱:Zhouliucun
  • 別名:周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
  • 政府駐地:周流村大街
  • 電話區號:0391
  • 郵政區碼:454351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城南3千米
  • 人口:5,000
  • 方言:晉語-懷川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西銘寺
  • 火車站:修武西站,修武站
  • 車牌代碼:豫H
地圖信息,
修武縣王屯鄉周流村原名周村,最晚在唐代初期就是一個以周姓為主具有相當規模的宗族聚居村落。在現有資料中,其村名最早出現在唐代麟德元年(664年)該村西明寺一通碑記中,距今已有1343年的歷史。
據清代道光版《修武縣誌·金石志》記載,在當時的周劉村東南西明寺內有一通唐高宗麟德元年的《西明寺佛像塔記》碑,碑體分三段,上段刻有佛像一座及陪像八座,中段刻有佛像二座及陪像四座,下段刻有碑文及供養人姓名。碑文前半部刻有“惟大唐麟德元年歲次甲子六月丁丑朔五日辛巳懷州修武縣慈仁鄉無為里周村一十八家敬造尊像一塔”等文字為始的供養記,後半部按家族列記參與此事的人名。道光志上無碑上人名,但台灣陸耀遹所著《金石續編》里對其18家共130口的人名、世系、職務作了詳細收錄。按其所列人口情況,當時周村除劉氏、桑氏、叚氏、孫氏4家之外,其餘14家均為周姓,而劉氏、桑氏兩家也與周氏出身的女性有婚姻關係。因此,“周村”確實名符其實,村落的成員大部分姓周,可以看作是一個周姓的同族村落。
在西明寺內麟德元年造像塔銘旁邊,還有一通與“周村”相關的碑刻,即題為《周村四十餘家鐫像記》的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銘文碑。碑文以“維開元四年季歲次景(丙)子正月辛巳朔十八日戊戌,崇仁鄉周村四十餘家再鐫”起始,內有“鐫容刊像,承祖禰之前規,拔苦拯迷,為子孫之厚福”等語,由此可知“周村”周氏一族子孫於麟德元年之後72年、約歷經兩代之後的開元二十四年,仿祖先造像供養追刻此碑。相對於麟德元年碑所載之18家,開元二十四年碑所載人物增加了一倍多,達40餘家,人口達到280人左右,可見“周村”的成長。開元二十四年碑應與麟德元年碑一樣,鐫刻了當時40餘家供養人姓名,但道光志及《金石續編》里卻都省略未記。道光志僅記錄了一位有官職的“瀛洲司馬周務道”。
周村被稱為周劉村,有文字記載的則在金代。道光版《修武縣誌·金石志》收錄有《重修古佛幢記》,碑文中有“南懷州修武縣梁平鄉周劉村有勝地一□,不記其歲月之祥,建立古佛堂一所,乃為四民之善剎……時大金皇統七年歲次丁卯四月八日記”的記載,推測此時劉姓人口已占周村相當比例,故而得名周劉村。其後至民國,周劉村名一直延續下來。建國後,由於各種原因,周劉村才被訛稱為“周流村”。
根據道光版《修武縣誌》及《金石續編》收錄的關於周村(周劉村)的碑刻,特別是麟德元年碑所記的周村周姓家族成員及其職務情況,可知周村在當時的修武縣是個很有政治勢力的村落。擁有官職的供養人中,有州官頭銜的二人,其中一人為汲郡從事(即衛州參軍)周子□,另一人是開元時期的瀛州司馬周務道;任縣令者二人,即并州交城縣令周永建,曹州考城縣令周義成;與折衝府相關者四人,即大陸吳澤二府校尉周仁悊、大陸府隊正上騎都尉周行密,另外兩人官階不明,即上騎都尉周留買、騎都尉周又賢。此四人的職務都屬於衛官,衛官不是正規的職事官,而是受祖父或父親的資蔭,在任正規官職之前的準備見習階段的一種官職。因此可以推測這些人的祖輩過去或者曾任官,或者是高品的帶勛者,如此才有可能蔭及孫輩。帶勛者三人中,周行密以衛官任折衝府隊正並且帶勛,這種帶勛者的職務,應當是通過府兵的外征,或往京師充任永久性的輪番勤務者而獲得的。所以,行使基於官蔭和勛官的特權,有數名類似折衝府校尉或隊正這種衛官官吏的“周村”周氏一族,在當地的發言權和影響力自然不可小看。由此看來,在唐代前期,府兵制發揮了它應有的機能,在濫授之前的勛官也擁有實質有效的特權,而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的“周村”,確實是一個很有實力的村落。
此外,通過三通碑文,也可看到唐代及其以後金代周(劉)村所在鄉名的命名及演變情況。麟德元年碑記中周村屬於“慈仁鄉無為里”,開元二十四年碑記中周村屬於“崇仁鄉”。一般說來,鄉名雖以地緣性的命名為多見,但也常常由於孝子或德行者受到褒賞而隨之更變的。這種鄉名的變更往往會依據儒家倫理被冠以體現統治者理念的名稱,與當地的固有地名沒有聯繫。這一點與自然村落不同,自然村的名稱與其地緣性或居住者姓氏密切相關,如當時的“周村”和金代以後的“周劉村”村名的變更。而鄉是人為的行政單位,被冠以類似“慈仁鄉”、“崇仁鄉”的名稱也是情理中之事。到金代,周劉村所在鄉名則更改為“梁平鄉”,梁平則可能與地緣性有關係。

地圖信息

地址:焦作市修武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