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讀完希臘史

周末讀完希臘史

本書為《周末讀史叢書》(第二輯)之一。希臘,被譽為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並對三大洲的歷史文明發展有過重大影響。古希臘藝術和建築的成就令世人驚嘆,埃斯庫羅斯的戲劇依舊能吸引觀眾,荷馬的史詩更是被譯成無數種語言,但“希臘”二字的內涵還遠遠不止這些。從古希臘到拜占庭,再到現代希臘的嬗變過程中,希臘人都經歷了什麼?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怎么會生出現代船王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伯利克里怎么就成了“希臘的菲利普”?本書在敘述希臘發展史的同時,又對其民族的特性娓娓道來,內容豐富,圖文並茂。

基本介紹

  • 書名:周末讀完希臘
  • 作者:TIM BOATSWAIN
  • ISBN:978-7-313-08896-3
  • 頁數:280
  • 定價:35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6-13
  • 開本:T16
  • 字數:241千字
  • 叢 書 名:周末讀史叢書
第一部 從早期希臘到拜占庭,第二部 從1453年至20世紀,

第一部 從早期希臘到拜占庭

第一章 早期希臘
史前的希臘
古代希臘是由好幾個城邦組成的一塊地方,每個城邦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彼此之間有崎嶇壯觀的“天險”阻隔。史前的希臘人一定像他們的後裔——古希臘人和現代希臘人一樣,適應著周圍的環境,但定居希臘的初次嘗試似乎是在北方,在那塊水草豐美、森林遍布的土地上。在希臘北部,距離塞薩洛尼基60公里的珀特拉羅納山洞,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人類頭蓋骨,還有許多人類活動的遺蹟,以及50萬年前人類用火的證據。很可能這些遺蹟是歐洲最早的定居者留下的,而且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在整箇舊石器時代,直到新石器時代結束,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希臘都有人類居住。希臘西北部的伊庇魯斯大區有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如約阿尼納湖畔的阿斯普羅卡利霍和卡斯特里察,還有位於盅峽(科尼察附近)的克利季,就是說,今天那些黑不溜秋的薩拉卡察尼牧人沒準兒腳底下踩的還是新石器時代那些追逐紅鹿的獵人們的足跡呢。薩拉卡察尼牧人趕著牲口從品都斯山脈的夏季牧場走到沿海低地的冬季牧場,跟史前石器時代的獵人們走的是同一條路。
智人,就是我們的祖先,他們首次出現在希臘大約是在三四萬年以前。雖然還說不清他們究竟是起源於哪兒,卻有證據表明他們主要是分兩批從非洲遷入歐洲。隨著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人們從公兀前7000年開始在希臘建立村莊,定居下來。定居的過程非常緩慢,而且不均衡,有些地方直到青銅時代還保留著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因為高山的阻隔,加上缺乏良港,向希臘南部的滲透進展很慢,肥沃的平原和遼闊的河流都有待發現。
很多地方的考古發掘遺址,比如色薩利的塞斯克洛和季梅尼,以及他們同早期安納托利亞(土耳其中部高原)和累范特,同晚期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在文化上的親緣關係傾向於確定當時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當時有一支史前希臘的民族,他們的語言並不統一,在古典時期被稱作皮拉斯基語。泥塑的或者石雕的女性小人像為我們透露出一絲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氣息。人像都是高度程式化的,突出了女性生殖器的部分。這使得我們可以推想出它們都是當時的“偶像”,而這些“偶像”又顯示新石器時代的宗教關心的主要是生殖和豐產——新石器社會的根本需要不過是族群的延續、牲畜的繁育,再就是作物的豐收。
基克拉澤斯文化
銅和錫的冶煉術在希臘東部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起來,如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安那托利亞和賽普勒斯,同時,交流和貿易也在愛琴海周圍迅速增長。到公元前3000年,希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逐漸為青銅時代所取代。愛琴海中央的基克拉澤斯群島(字面上是“圓圈”的意思,因為群島似乎在海里形成一個圓圈)靠當地人的航海技能發展出一種文化。島上發現了一些散落的定居點——通常在沿岸——還有大約兩千個墓葬。在西羅斯的哈蘭德里亞尼和梅洛斯的菲拉科皮,還發掘出構造複雜的帶有城牆的衛城。
基克拉澤斯人製品中,還發現了用島上優良的大理石雕刻的小人像,這樣的人像在房屋遺址和墓葬里都有發現,尤其在那喀索斯和帕羅斯。人像大小不等,從幾英寸到兩英尺都有,主要表現的是裸體的女人,雙手抱胸,雙腳緊並在一起。風格也都非常寫意,臉上只刻了鼻子。它們保存至今,顏色白而質樸,表面平整光滑,有一種對稱和均衡的美,摸七去則是實在的質感,表現出那種原始的風格,令現代的藝術家如布蘭庫希、愛潑斯坦、莫迪里亞尼等人大為傾慕,競相模仿。亨利·摩爾對著這些石雕石塊兒禁不住大發感慨:“我愛基克拉澤斯的石雕,它們是那么質樸簡約!”
學者已經能夠根據各種風格的位置和形態學(研究形狀變化)把這些人像劃分成不同的組合,但這些不同到底是時代的不同還是地域的不同還不完全清楚。其中的一個組合饒有風趣,體現了大約在公元前2800年到2300年的凱羅斯一西羅斯文化(由兩個島而得名),有一些獨特而顯著的特徵,包括吹奏笛子或是撥弄豎琴的音樂家形象。最近的研究提示,這些小人像可能是著了色的,比如說,臉上會畫有眼睛、嘴巴,還畫有頭髮。它們不太可能只是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然而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我們也沒有文獻證據,只能從它們出土的地方,從遺址周圍的環境,還有從這些石雕自身作出大致的推論。其中占絕大多數的女性形象啟發我們把它們和新石器時代工藝品作比較,並得出這樣一個猜想,即這些石雕與某種豐產祭祀有關,所以它們也被稱為基克拉澤斯偶像。需要說明的是,不管石雕自身還是它們的發掘環境都不指向任何特定的目的。
講米諾斯語的克里特島
有證據表明,位於大陸南邊的克里特島和基克拉澤斯有某種聯繫,大約在凱羅斯西羅斯文化走到盡頭的同時,克里特島迎來了經濟和藝術生活的繁榮,並修建了第一批宮殿。儘管古爾尼亞看起來像是一個青銅時代的城鎮,而且在那兒發現了一座一座孤立的別墅,克里特社會卻是以王宮為中心的。克里特人通過和埃及人的接觸,發展了先進的金屬加工和建築技術,而且他們能讀會寫,發展了一種符號文字,這種文字正好處於埃及象形文字和字母之間的一個中間階段。文字主要刻在泥板上,發現的地點僅限於克里特島,它們被稱作A類線形文字,至今還沒有被破譯。克里特陶器分布廣泛,米諾斯文明(考古學家亞瑟·埃文給取的名字,用的是希臘神話里克里特國王米諾斯的典故)影響所及,包括愛琴海各地,甚至包括遙遠的西西里和西班牙,這說明青銅時代的克里特人精於航海。
第二章 上古希臘
第三章 波斯戰爭
第四章 雅典帝國
第五章 伯羅奔尼撒戰爭
第六章 第四世紀
第七章 亞歷山大大帝
第八章 希臘化世界
第九章 羅馬人的希臘
第十章 拜占庭

第二部 從1453年至20世紀

第十一章 希臘世界的沒落(1453~1715)
第十二章 救亡與復興(1716~1820)
第十三章 獨立戰爭(1821~1832)
第十四章 未能實現的國家獨立(1832~1914)
第十五章 從勝利到災難(1914~1922)
第十六章 通往獨裁與失敗的道路(1922~1941)
第十七章 抵抗與內戰(1941~1948)
第十八章 戰後的希臘(1949~1981)
第十九章 帕潘德里歐的十年(1981~1989)
第二十章 保守派統治的序幕(1990~1993)
第二十一章 新挑戰,舊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