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

周族

周族,屬於姬姓部族,發祥於關隴地區,以熊(大人)為圖騰,父、母系分別是黃帝有熊氏和炎帝後裔有邰氏,為姬姓與姜姓長期通婚之後裔。《史記》等文獻記載的周人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和元妃姜嫄的兒子后稷

武王伐紂周朝建立。周天子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多數諸侯國以被封之地為姓,姓氏合一,這樣就出現了姬、周、吳、郭、魯、唐、魏、韓等姓氏,這些姓氏就多是周族的子孫後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族
  • 外文名:Zhou family
  • 始祖后稷
  • :姬
  • 代表人物:姬昌、姬發、周公姬奭
起源,發展,崛起,政治文化,崇拜,周禮,宗法制,井田制,禮樂制,國野制,相關記載,家族後裔,

起源

【參考詞條:后稷
姜嫄姜嫄
周民族始祖后稷誕生的神話,充滿了人世間的悲苦與憂患色彩。《詩經·大雅·生民》講述了周族的起源神話。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他的母親是有邰氏的女子,叫姜嫄。姜嫄是帝嚳的第一個配偶。姜嫄到野外去,看見巨人的腳印,心裡好喜歡,想去踩官,一踩上去便覺得腹中有什麼在動,好像懷了孕一樣。她懷胎滿月生下個孩子,覺得不吉利,就把孩子丟在小巷子裡,但經過的馬牛卻都躲開不去踩他;而把他移放在林子裡,又碰上山林里人很多;再換個地方,把他丟在水渠的冰面上,又有飛鳥用它們的翅膀鋪在上面墊在下面保護他。姜原認為是奇蹟,便把他抱回撫養。由於最初想把這個孩子扔掉,所以給他取名叫棄。
棄還是個孩子時,就高大勇武,有巨人之志。他做遊戲,喜歡的是栽麻種豆,種下去的麻、豆都長得茁壯茂盛。等他長大成人,也就愛上種莊稼,能根據土地的栽培特性,選擇適宜的穀物加以種植培養,人民都仿效他。帝堯聽說了,便舉用棄為農師,天下的人都蒙受其惠,有功勞。帝舜說:“棄,百姓們當初忍飢挨餓,全靠你這個后稷播種各種穀物。”所以封棄乾邰,號稱后稷,另外得姓為姬氏。后稷的出名,全在陶唐、虞、夏幾代之間,歷任者都很有美德。

發展

從夏初以來,周一直是夏王朝西部的一個重要方國。到夏代後期,夏王朝的統治力量逐漸削弱,西北黃土高原上的遊牧部落不斷南下侵擾,渭北平原的農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周人的居住地也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由遊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周部族首領公劉採取了有力的措施,擴大耕地,整治農田,很快就將周部族發展成為一個富庶興旺之邦。接著他使用武力,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周道之興自此始”。
后稷后稷
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族受薰育 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遠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
在商王武丁前後,周已發展為商王朝西部的大邦。《國語》載:“高圉太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古公亶父之時,周部落已頗具規模。而且有三子,偏愛小兒季歷。長子太伯及次子仲雍為順父意傳位與季歷,自身逃亡荊蠻,與當地本土氏族結合,後為吳國

崛起

季歷之時,商周關係開始密切,《後漢書·西羌傳》載:古公亶父傳位季歷季歷不僅與商聯姻,娶妻商室,還被商王文丁封為“牧師”,成為商王朝在西方最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歷在甲骨文中有時又稱公季。周此時已是商朝屬下一強大方國。雖然關係密切,殷商卻總是時刻提防著這股新生力量,周國、吳國也逐漸併吞其他小國家,特別是親商的諸侯國。周人勢力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與商王的矛盾,日漸強大的周與日漸衰落的商開始相互猜疑,相互指責,進而相互征伐。最終,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脅,殺了不再那么聽話的季歷,矛盾陡然加劇。
姬昌姬昌
周文王姬昌繼位後,周族勢力進一步壯大,占據了關中平原。周、商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商王紂一度把姬昌囚禁於羑里(今河南湯陰)。周族以寶馬、美女賄賂商紂,求得釋放姬昌。姬昌歸國後,謀商之心並無鬆懈,增強周族實力,使周國附近一些部落歸附。另一方面進行武力擴張,根據《尚書》記載,周國首先討伐西方犬戎及密須、等小國,以固後方,接著東伐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後伐崇國,深入到商朝勢力範圍。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遷都於豐都,準備進取殷商。
周部族興盛於周文王姬昌作首領的時候,在他的統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姬昌死後,次子姬發即位,率兵會盟軍於孟津(今河南孟津),公元前11世紀,姬發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商朝七十萬軍隊大戰於牧野(今河南汲縣)。周軍大勝,紂王於鹿台身被珠寶玉器自焚。商朝亡,因為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姬發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朝立。周武王在灃河東岸又建鎬京,豐鎬二京隔水相望,有橋相連,並稱豐鎬城,即宗周。
武王伐紂武王伐紂

政治文化

崇拜

周族,流行祖先崇拜,與商民族不同,但也是個崇奉上帝的民族。由周代傳下來可靠銅器銘文提及上帝者則有下列各銘:
大克鼎:?克雙甘(友)於皇天。
毛公鼎丕顯文武,皇天弘厭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余
阝王義楚鍴 用享於皇天。
宗周鐘:我佳司配皇天王,對於宣周實鼎。
師訇殷:佳皇帝亡*!。臨保我有周。
宗周鐘:佳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周禮

參見詞條:周禮

宗法制

參見詞條:宗法制

井田制

參見詞條:井田制

禮樂制

參見詞條:禮樂制

國野制

參見詞條:國野制

相關記載

《詩·大雅》記載: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虞書·舜典》:“肆類於上帝,*"於六經。”
益稷》:“惟動丕應志,以昭受上帝。”
商書·湯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湯誥》:“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
周書·大誥》:“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詩·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誰雲憎。”
《菀柳》:“上帝甚蹈,無自昵焉。”
《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亦簡稱“皇帝”,
呂刑》:“皇帝清問下民。”亦稱“皇天
大禹謨》:“皇天眷命。”
《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亦簡稱為“天”
皋陶謨》:“天敘有典……天討有罪。”
益稷》:“天其申命用休。”

家族後裔

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春秋戰國之後多數諸侯國多以被封之地為姓,姓氏合一,例如魏國滅亡後,魏國王族以魏為姓,同理,吳國貴族則以吳為姓。這樣姬姓封國封邑的後代多以被封之地為姓,就出現了周、吳、郭、魯、唐、魏、韓等姓氏,由這些姓氏又演變成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了,這些就多是周族的子孫後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