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固寺遺址

周固寺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城關鄉瓦窯坡村周固寺自然村周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固寺遺址
遺址簡介,文物遺存,東南部遺存,北部遺存,周王廟嘴遺存,文物保護,

遺址簡介

周固寺遺址包括周固寺村東南、村北和村西北部周王廟嘴三大部分,面積累計約10萬平方米,地理坐標(村北)為北緯34°45′07″,東經113°17′52.2″。周固寺村,因村內有一古寺曰周固寺而得名。周固寺村所在的地形比較特殊,整體基本呈一孤島狀台地,其東側和北側有汜河支流河道環繞,南側和西南臨較大的自然沖溝,台地上分布著階梯狀的田地。台地地表可以撿到陶器等文物標本的範圍很廣,就陶器標本的文化性質看,有仰韶文化的彩陶、龍山文化的磨光黑陶及漢代繩紋瓦片等。近年鄭州和滎陽文物部門兩次進行文物調查時,在台地東南、台地北部和西北部的周王廟嘴周圍的地堰和斷崖上均發現了文化層及灰坑。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第二次全國文物大普查時,就在周固寺西北臨河的一塊俗名周王廟嘴的台地上,發現了龍山文化遺存,當時命名為周固寺遺址。近年的文物調查,則進一步擴展了周固寺村文物遺存的分布範圍。

文物遺存

綜合來看,這3處文物遺存比較集中、明顯的地方,均位於距河(已乾涸)不遠的較高台地之上。

東南部遺存

主要分布在周固寺之南,面積約4.4萬平方米,地表遺物較少,但田中地堰剖面可看到文化層,一般厚1米左右,包含物不甚豐富,主要有少量陶片、紅燒土顆粒及碎骨等,在南部和北端崖壁見有灰坑。其中有一灰坑,形狀不明,填土深灰,包含物較多,有磨光黑陶片等。所見陶片紋飾以繩紋、方格紋和籃紋為主,可辨陶器器型有罐、碗、高領瓮、雙腹盆、夾砂小素麵罐等。遺存性質為龍山文化中晚期。

北部遺存

位居村北100多米處,北、東、南均臨溝,面積約4.1萬平方米。此處地貌中部地勢較高,龍山文化遺存也較豐富,其中台地西側崖壁文化層厚1米左右,不到底,包含物有少許紅燒土粒及陶片;近東端崖壁灰坑等遺蹟明顯,形狀不明,填土深灰,陶片等包含物較豐富。陶片紋飾以方格、籃紋為多,繩紋次之,陶器可辨器型有罐、矮領瓮、豆等,也採集有石球等石器。此外,在地表尚撿有部分漢代遺物。

周王廟嘴遺存

居周固寺村北偏西處,為一孤立的台地,周圍均臨深淺不一的溝壑,北有自然河道,南部有一田間小道與村莊相通,面積1.2萬平方米。這裡的文化遺存發現最早,現地表散存有較多的陶器殘片,周圍崖壁上文化層和灰坑、墓葬分布明顯。陶片紋飾有方格紋、繩紋等。此外,地表也發現有漢代的瓦礫等遺物。

文物保護

1987年5月6日被滎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滎陽縣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