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邦(抗日革命先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啟邦,江蘇銅山人,1917年出生於書香世家,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位抗日革命先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啟邦
  • 國籍:中國
  • 逝世日期:1942
  • 職業:抗日革命先烈
簡介,生平簡介,

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臨汾學兵隊學習1938年春隨彭雪楓新四軍工作,任第4支隊8團留守處政治教員、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第4支隊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第6支隊3總隊8團政治委員,八路軍第4縱隊5旅14團政治處主任。
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4師11旅32團政治委員,第4師宿東遊擊支隊政治委員、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參加板橋集戰鬥、淮北反頑戰鬥;1942年4月23日在安微省靈璧縣倪圩子戰鬥中犧牲。
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在《悼啟邦同志》中,對周啟邦烈士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山永在,沱水長流,啟邦同志精神永遠不死!”彭雪楓在其追悼大會上稱:“年輕的布爾什維克,大有發展前途的幹部,啟邦同志當之而無愧!” 1985年國防部長張愛萍親自為周啟邦烈士寫下紀念碑文。
周啟邦周啟邦

生平簡介

周啟邦,受其家庭的教育和影響,從小萌發了自由、平等的進步思想。他的表姐是早期中共地下黨員,給他共產主義思想的產生起到了啟蒙作用。
1935年,周啟邦考入上海鐵路候補人員培訓班,後在無錫、常州、上海等捷運路沿線做小職員。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周啟邦組織路工開展軍運和救護傷兵工作,積極參與上海鐵路員工為前線抗日將士運送彈藥、救護傷員活動。耳聞目睹日軍的累累暴行,他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他決心投身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幾經周折,周啟邦終於到達位於山西臨汾的八路軍臨汾學兵隊。在學兵隊,他有幸聆聽了劉少奇、朱德、楊尚昆等的報告,給周啟邦以深刻的教育。1938年2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3月,作為30名學員中的一員,周啟邦赴河南確山縣新四軍竹溝鎮留守處,任政治教員,正確執行黨的統一戰線政策。9月,隨彭雪楓挺進豫東,開始進軍敵後,廣泛發動民眾,對敵開展游擊戰爭。其間,他先後任政治教員、政治指導員,積極收編、改造地方武裝匯入到抗日洪流中。11月,率部深入睢(縣)杞(縣)太(康)地區,打擊偽軍和土匪,粉碎日偽軍的“掃蕩”,打開了豫東抗戰新局面。
經過幾年的戰爭洗禮,周啟邦已由柔弱書生逐漸成為老成持重、埋頭苦幹的基層領導者,得到了民眾和領導的好評和信任。1940年春,已經東進豫皖蘇地區的周啟邦受命改造新四軍游擊支隊第八總隊第八團,任該團政委,率部東進,在開闢商丘、亳縣永城地區的戰鬥中,共斃傷敵偽隊長以下300餘人。由此,他在彭雪楓、張震的率領下,轉戰蚌埠地區和淮北大地,走上抗日殺敵第一線,實現了他獻身抗日疆場的心愿。
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四師宿東遊擊支隊政委。國民黨反動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淮北地區頓時黑雲壓城。在淮上地區同日寇作戰的新四軍第四師主力,在豫皖蘇地區堅持抗戰的第四師一部,不得不進行艱苦卓絕的三個月反頑鬥爭。在這次反“圍剿”戰鬥中,周啟邦率部馳騁於宿南和澮河、淝河之間,日夜奮戰,積勞成疾,但仍以羸弱之軀,親臨指揮大小戰鬥,還同時兼顧地方統戰、稅收和敵偽軍工作,處於高度緊張和繁忙之中。
新四軍第四師主力轉移至皖東北後,宿東遊擊區成為阻止頑軍東犯的西大門。當時,宿東地區情況複雜,區域狹窄,鐵路、公路貫穿,日軍據點、崗樓林立。彭雪楓師長再次把守好這個西大門的重擔交給了周啟邦,決定由他率領一個連隊和沈連城的宿東獨立團合編為宿東遊擊支隊,周啟邦任政委。開始時,他們只能在敵軍據點的縫隙間穿插,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宿營,幾乎無日不見敵人汽車,無日不聞敵軍槍聲。
為開闢宿東地區,周啟邦從抓好統戰和敵偽軍工作入手,派敵工幹部張文華和地方幹部李文宗、歐明海等,利用各種社會關係,依靠民眾力量,廣泛發展統一戰線,開展瓦解日偽軍工作,巧妙地利用敵人的矛盾,打擊敵軍,保存自己,擴大了活動範圍,減輕了根據地的壓力。為打擊日寇的封鎖,周啟邦指揮游擊支隊經常夜襲日軍據點,取得了陶莊、史家圩、花莊集等戰鬥的勝利。他還多次發動民眾扒鐵軌、埋炸藥、炸敵軍車,使得日偽軍坐臥不安,談虎色變。經過不到一年的努力,周啟邦採取異乎尋常的活動方式,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折磨,打開了堅持和擴大宿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局面。
1942年4月23日凌晨,正率部開闢新區的支隊長兼政委周啟邦準備進入倪圩子宿營時,被人告密。戰士們尚在掃地、做飯時,駐固鎮的日軍糾集沱河集的偽軍約三四百人,分三路直撲倪圩子。面對遭遇戰,周啟邦果斷命令一部正面迎擊、大部抄敵後路。激戰中,雖擊斃多名日偽軍,但終因寡不敵眾,他們只得利用地形且戰且退。見情況越來越危險,參謀和警衛員多次請求周啟邦騎馬先走,都被他斷然拒絕:“我理解你們,但我是共產黨員。只要同志們撤離,我就滿足了。”三人在王廟村(今屬固鎮縣仲興鄉)的棗林中堅持和日軍槍戰,不久均中彈犧牲,周啟邦時年25歲。
周啟邦一向老成持重,埋頭苦幹,黨性強,涵養深,黨十分器重信任他。他犧牲後,四師全體同志非常悲痛。1942年5月30日,新四軍第四師主辦的《拂曉報》出版專刊,師部首長彭雪楓、張震、蕭望東等紛紛撰文,沉痛悼念4月23日血灑抗日疆場的宿東遊擊支隊支隊長兼政委周啟邦烈士。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在《悼啟邦同志》中,對周啟邦烈士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山永在,沱水長流,啟邦同志精神永遠不死!”彭雪楓在其追悼大會上稱:“年輕的布爾什維克,大有發展前途的幹部,啟邦同志當之而無愧!”, 1985年國防部長張愛萍親自為周啟邦烈士寫下紀念碑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