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致政

周公致政

周公致政,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典故,說的是周公還政成王的故事。致政,也叫致仕、歸政、還政、大政奉還,指代理執政的官員將執政的權柄歸還給君主。

基本介紹

典型事跡概括,重要思想,其薨,

典型事跡概括

周公制禮作樂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徹底交給了成王。《尚書·召誥、洛誥》中周公成王的對話,大概是在舉行周公退位,成王視事的儀式上、史官記下的。
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後代稱頌。
但是,周公並沒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挽留,周公也不斷向成王提出告誡,其中最有名的是《尚書·無逸》。

重要思想

“無逸”及“長久”,即不要貪圖安逸(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無逸》,顧名思義“不要貪圖安逸”,不錯,正是周公告誡成王的。就是在今天讀起來,我們還覺得它是新鮮的。《無逸》開頭就講,知道種地務農的辛勞,才懂得“小人”——農民的隱情。父母辛勤務農,而他們的子弟不知道種地的艱辛,就會貪圖安逸乃至妄誕,甚至侮辱他的父母說:“老年人,什麼也不懂。”這種不孝的話在當時是決不許講的。《康誥》中還提到,對不孝不友的人要處以刑罰。
同時周公指出:作一個最高統治者要知道下邊的隱情疾苦,否則就會做出荒誕的事情來。周公舉出殷代名君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湯之孫祖甲,不是莊嚴威懼,勤自約束,“不敢荒寧”,就是久為小人,能保惠小民,不敢侮鰥寡,他們享國都能長久。爾後的殷王,生下來就安逸,不知道務農的辛勞,只是貪圖享樂,因而他們享國也都不長久。
周公接下去又舉有周的太王、王季的謙抑謹畏,特別提到文王穿不好的衣服,自奉節儉,參加農業勞動,能“懷保小民,惠鮮鰥寡”,從早到過午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為的是團結萬民。他不敢盤桓逸樂遊獵,不索取分外的東西,因而享國也比較長久。
周公告誡後代,不許放縱“於觀、於逸、於游、于田(田獵)”,不能寬容自己說:姑且現在享樂一下。不能象商紂那樣迷亂於酒。如果不聽,就會變亂先王正法,招致民人的怨恨詛咒。
有人告訴說:“小人恨你、罵你。”要說自己有錯誤,深自省察。
不許含怒,不許亂殺無辜,亂罰無罪。不然,相同的怨忿集中到你一個人身上,那後果是不堪構想的。
周公所說問題一針見血,關心民間疾苦,以“無逸”自警或用來教育後代是很正確。
但是“逸”與不“逸”往往受階級條件和生活環境所左右,存在決定意識,在沒有外界強大壓力的情況下,王室成員“生則逸”是必然的,由“逸”而失國也是必然的。

其薨

周公致政三年之後,在豐京養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說:“我死之後一定葬在成周,示意給天要臣服於成王。”死後葬於文王墓地畢,成王說;“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為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