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范學派

呂范學派是北宋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及范育等人創立的學派。張載所創“關學”,盛時不下“洛學”。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范育、蘇炳、游師雄、种師道、潘拯、李復、田腴、邵靖、張舜民、薛昌朝等均為高平學派范仲淹的再傳弟子、橫渠學派(關學)張載的門人,唯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蘇炳於張載卒後,改為師事二程,成為程門重要弟子,其中,大臨與謝良佐、楊時、游酢並稱“程門四大弟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范學派
  • 創始人: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等人
  • 學術主張:傳道修業應以治經為本
  • 此派弟子:馬涓、張瞻、周行己、
  • 創立年代:北宋
簡介,學術主張,主要著作,影響,

簡介

呂范學派是北宋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及范育等人創立的學派。張載所創“關學”,盛時不下“洛學”。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范育、蘇炳、游師雄、种師道、潘拯、李復、田腴、邵靖、張舜民、薛昌朝等均為高平學派范仲淹的再傳弟子、橫渠學派(關學)張載的門人,唯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蘇炳於張載卒後,改為師事二程,成為程門重要弟子,其中,大臨與謝良佐、楊時、游酢並稱“程門四大弟子”。他們雖從二程學習“性理學”,但仍信奉張載學說,形成一個融關學與洛學於一體而偏向關學的學術派別,因此派以三呂、范育領銜、故稱“呂范學派”,也稱“呂范諸儒學派”。
此派弟子甚多,著名者有馬涓、張瞻、周行己、許景衡、沈躬行、謝天申、呂好問、呂切問、邵整、邵景之、蘇大彥等。

學術主張

呂范學派主張傳道修業應以治經為本,反對空言講習。提出“仁”乃“力行”,而非“愛人”之說。尤為重視《中庸》,曾與二程討論“中之道”等問題,提出“中者,道之所由出”的觀點,認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達道”,“則性與道,大本與達道”是一致的。又認為“中即性”,“在天為命,在人為性,由中而出者”就是道。又說“不倚之謂中,不雜之謂和”等。又認為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此心即為“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純一無偽”。
呂范學派指出“萬物之生莫不有氣”,“洗然之氣,充塞天地,雖難得而言,非虛無也”。認為氣為神之盛,莫不有魄,魄為鬼之盛,“故人亦鬼神之會爾”。認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良心所發,莫非道也。在我者,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道也;在彼者,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亦道也。”“在物之分則有彼我之殊,在性之分則合乎內外一。體”。這些學說為程頤所不取,認為“守橫渠(張載)說甚固”。他們還作《克己銘》,有“凡厥有生,均氣同體”,“立己與物,私為町畦”等句,朱熹認為“不合以己與物對說”。
呂范學派還主張“為政當先以守法為重’,提倡“篤實”,“躬行”。注重冠、昏、喪、祭之禮,曾率鄉人作《鄉約》,提倡“德業相勵”,“見善必行,聞過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還提倡“過央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宋元學案》卷三十一《呂范諸儒學案》)

主要著作

呂范學派主要著作有呂大忠《輞川集》,呂大臨《易章句》、《大易圖象傳》、《孟子講義》,呂大鈞《四書注》、《誠德集》。游師雄《分疆錄》,李復《瀾水集》等。

影響

呂范學派在傳播二程和張載學說以及融合兩家學說方面有一定影響。其弟子周行己、許景衡等另創“周許諸儒學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