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雜記

呂氏雜記

書名。北宋呂希哲饌。二卷。

所記多宋仁宗至微宗五朝事,今本為清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
●卷上
王聖美嘗言:“堯、舜、禹皆聖人也,而堯為先覺(此下疑脫“伊尹、湯皆聖人也,而伊尹為先覺”二句)。文、武、周公皆聖人也,而文王為先覺。舜、禹、湯、武王、周公待堯、伊尹、文王覺之而後覺者也。”
學有本末,循而下之至於末,循而上之至於本。灑掃應對進退,所以涵養浸潤而至於道也,但惡夫畫耳。
思而得至於無思,行而得至於無為,此所謂學而知之者也。《書》曰:“思曰睿,睿作聖。”
呂與叔《〈中庸〉口義》“君子中庸”。此章總論《中甫》之大體。《中庸》之書,聖門學者盡心以知性,躬行以盡性,始卒不越乎此書。孔子傳之曾子,曾子傳之于思,子思述所授之言以著乎篇,故此書所論皆聖人之緒言,入德之大要也。
《中庸》“鬼神之為德”章。王聖美言:“此章說至誠也,而胡先生以鬼神說之,似見處淺矣。”呂與叔《口義》亦言此章論誠之本。
《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易》曰:“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賜也聞一以知二,知之進也;回也聞一以知十,知之盡也。十,成數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易》曰:“天一地二以至天九地十。”
堯、舜,性者也,至俟命而已矣。汝洲云:“堯、舜,性與道合者也。其於為善,則無意於為善也,如此然後與道合。湯、武則初未能盡合道,學而知之,反而至於此,然後為聖人。性之比聖人者,荀子之說也;湍水者,楊子之說也。”
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意必固我;既絕之後(有脫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