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中國通史

呂思勉中國通史

基本介紹

  • 書名:呂思勉中國通史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頁數:804頁
  • 開本:16
  • 作者:呂思勉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呂思勉中國通史(套裝共2冊)》所收書目,雖各自早有出版,但零散而不成規模。此次結集,欲為推動中華文化之大發展、大繁榮盡出版人綿薄之力,成一民族文化珍品,為後代留存傳之久遠的鴻篇巨作。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任教。一生著述達一千多萬字,涉及史學、文學、經學、文字學、文化思想、民族學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以及十多種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其著述規模恢宏,博贍豐實,素為學界所推重,對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圖書目錄

《呂思勉中國通史(上冊)》目錄:
序例/001
緒論
第一章歷史的定義/003
第二章中國的歷史/005
第三章現在研究史學的方法/008
第四章本書的分期/010
第一篇上古史
第一章漢族的由來/013
第二章古史的年代和系統/016
第三章三皇五帝/022
第一節三皇五帝時代社會進化的狀況/022
第二節黃帝和蚩尤的戰爭/024
第三節堯舜的禪讓/028
第四節禹的治水/034
第四章三王時代/037
第一節羿的代夏和少康中興/037
第二節夏殷的興亡/042
第三節商朝的事實/048
第四節商周的興亡/052
第五節西周的事跡/058
第五章春秋戰國/063
第一節春秋/063
第二節戰國/071
第六章漢族以外的諸族/075
第一節獯粥/075
第二節東胡/078
第三節貉/079
第四節氐羌/081
第五節粵/082
第六節濮/085
第七章中國古代的疆域/087
第八章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097
第一節古代社會的階級制度/097
第二節封建/100
第三節官制/105
第四節教育和選舉/112
第五節兵制/118
第六節法律/125
第九章古代社會的經濟組織/133
第一節農業/133
第二節工商業和貨幣/140
第三節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經濟的變遷/144
第十章古代的宗教和文化/149
第一節古代的哲學和宗教/149
第二節文字的起源和變遷/158
第三節東周以後的學派/163
第二篇中古史(上)
第一章秦始皇帝的政策/171
第二章封建政體的反動/175
第一節豪傑亡秦/175
第二節項羽的分封和楚漢的興亡/179
第三節漢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鬥爭/184
第三章漢初的休養生息/194
第四章漢朝的武功/197
第一節匈奴/197
第二節西域/200
第三節朝鮮/203
第四節閩粵南越和西南夷/205
第五章前漢的衰亡/207
第一節漢武帝的內政/207
第二節霍光廢立和前漢的外戚/209
第六章社會革命/213
第七章後漢的興亡/218
第一節光武的中興/218
第二節後漢的武功/219
第三節後漢的外戚和宦官/222
第八章秦漢時代的政治和文化/225
第一節官制/225
第二節教育和選舉/227
第三節賦稅/230
第四節兵制/231
第五節法律/233
第六節學術/237
第二篇中古史(中)
第一章後漢的滅亡和三國/243
第一節後漢的亂源/243
第二節漢末的割據和三國的興亡/247
第二章兩晉和五胡/255
第一節晉初異族的形勢/255
第二節八王之亂/257
第三節西晉的滅亡/259
第四節胡羯的興亡/260
第五節鮮卑的侵入/263
第六節東晉內外的相持/264
第七節苻秦的盛強/267
第八節淝水之戰和北方分裂/269
第九節拓跋氏的興起/270
第十節宋篡東晉和魏並北方/273
第三章南北朝/277
第一節宋齊的治亂/277
第二節北魏的盛衰/279
第三節東西魏的紛爭和侯景亂梁/282
第四節周齊的興亡和隋的統一/284
第四章軍閥和異族/287
第二篇中古史(下)
第一章隋朝的內政外交/295
第一節隋文帝的內治/295
第二節回族的起源和分布/296
第三節高車和柔然/299
第四節突厥的起源/301
第五節突厥的盛強和隋朝與突厥的交涉/304
第六節朝鮮半島三國和中國的關係/305
第七節隋唐的興亡/307
第二章唐朝的初盛/311
第一節唐太宗滅突厥/311
第二節藏族的興起/313
第三節印度阿利安人人藏/316
第四節唐朝和朝鮮、日本的關係/319
第五節從魏晉到唐中國和南洋的關係/320
第六節武韋之亂和開元之治/323
第三章從魏晉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會情形/326
第一節官制/326
第二節教育和選舉/328
第三節兵制/331
第四節刑制/334
第五節賦稅制度和民生/337
第六節學術和宗教/341
第七節門閥的興廢/347
第三篇近古史(上)
第一章近古史和中古史的異點/353
第二章唐朝的分裂和滅亡/355
第一節安史之亂/355
第二節唐中葉後的外患/358
第三節肅代到穆宗時候的藩鎮/361
第四節宦官的專橫/363
第五節黃巢之亂和唐朝的滅亡/366
第三章五代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370
第一節梁唐晉的爭奪/370
第二節契丹的興起和侵入中國/372
第三節周世宗的強盛和宋朝的統一/378
第四章北宋的積弱/384
第一節宋初和遼夏的交涉/384
第二節宋初的政策和後來腐敗的情形/387
第三節王荊公的變法/393
第四節神宗的武功/396
第五節元祐紹聖的紛更和徽宗的衰侈/400
第五章北宋遼金的興亡/402
第一節女真和金室的起源/402
第二節遼朝的滅亡/405
第三節北宋的滅亡/409
第三篇近古史(下)
第一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戰/415
第一節南宋初期的戰事/415
第二節和議的成就和軍閥的翦除/418
第三節海陵的南侵和韓伉胄的北伐/426
第二章南宋金元的興亡/429
第一節蒙古的由來/429
第二節蒙古征服漠南北/435
第三節金朝的滅亡/439
第四節南宋的滅亡/444
第三章蒙古的武功/448
第一節大食盛強以後西域的形勢/448
第二節蒙古的西征/452
第三節蒙古和朝鮮日本/456
第四節蒙古和南方諸國/457
第四章元朝的衰亡/461
第一節汗位繼承的紛爭/461
第二節元朝的政治/466
第三節元朝的滅亡/468
第五章宋遼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會/472
第一節官制/472
第二節學校選舉/477
第三節兵制/482
第四節刑制/486
第五節租稅制度(上)/489
第六節租稅制度(下)/495
第七節鈔法,501
第八節學術風俗/505
第四篇近世史(上)
第一章明朝的對外/513
第一節明朝的武功/513
第二節瓦剌的強盛/518
第三節蒙古的再興/520
第四節倭寇和豐臣秀吉/522
第二章明朝的內治/526
第一節宦官的專權/526
第二節權臣和黨禍/527
第三章清朝的興起/531
第一節清朝的先世/531
第二節建州女直的盛衰/535
第三節海西女直的南遷/536
第四節清太祖的興起/538
第五節遼東西的戰爭/540
第四章明朝的滅亡/543
第一節流寇和北都陷落/543
第二節福唐桂三王的滅亡/544
第三節鄭氏和三藩/547
第五章清朝的盛世/550
第一節滿洲內部特殊勢力的消滅/550
第二節清朝對待漢人的政策/553
第三節順康雍乾四朝的政治/556
第六章近代的蒙回藏/560
第一節種族和宗教的變化/560
第二節黃教的盛行和天山南路的回教/561
第三節衛拉特的盛強和清朝征服蒙古/564
第四節清朝平定西藏/566
第五節清朝平定衛拉特/567
第六節清朝平定回部/568
第七節清朝征服廓爾喀/570
第七章近代的西南諸族/572
第一節湘黔的苗族/572
第二節滇黔的濮族和金川/574
第三節兩廣的粵族/575
第八章近代的後印度半島/578
第一節平緬麓川的滅亡和緬甸建國/578
第二節清朝和緬甸的交涉/580
第三節黎莫新舊阮的紛爭和清朝討伐新阮/581
第四節暹羅的建國/582
第九章清朝的中衰/584
第一節乾隆時的衰機/584
第二節嘉慶時的內亂/585
第四篇近世史(下)
第一章中西交涉的初期/591
第一節西人的東來/591
第二節基督教初人中國的情形/593
第三節中俄初期的交涉/597
第四節西南最初對待外人的情形/600
第五節五口通商/602
第六節英法兵攻破京城和東北的割地/605
第二章鹹同時的大內亂/610
第一節太平軍/610
第二節捻軍/613
第三節回事/614
第三章藩屬的喪失/617
第一節英俄的亞洲侵略和伊犁交涉/617
第二節安南和緬甸暹羅的喪失/619
第三節中日甲午之戰和朝鮮的喪失/623
第四節教士保護權的變遷和德據膠州/628
第四章清朝覆亡和民國的興起/630
第一節革新的原動力/630
第二節鹹同光三朝的朝局/631
第三節戊戌政變和庚子之亂/634
第四節滿蒙藏的危機(上)/638
第五節滿蒙藏的危機(下)/644
第六節清朝的末運/649
第五章明清兩代的政治和社會/656
第一節官制/656
第二節學校選舉/659
第三節兵制/662
第四節法律/664
第五節賦稅制度(上)/667
第六節賦稅制度(下)/670
第七節幣制的變遷/672
第八節學術思想的變遷/674
第五篇現代史
第一章從武昌起義到正式政府成立/683
第一節武昌起義和各省光復/683
第二節臨時政府的成立和北遷/686
第三節大借款宋案和贛寧之役/691
第四節正式總統的舉出和國會解散/696
第二章俄蒙英藏的交涉/701
第一節俄蒙交涉/701
第二節英藏交涉/705
第三章五月九日的國恥/709
第一節五口通商以來外交上形勢的回顧/709
第二節日占青島和二十一條的要求/715
第四章帝制復辟和護法/719
第一節帝制運動/719
第二節對德宣戰和復辟/721
第三節護法戰爭和南北議和/724
第五章南北分裂後的變故/729
第一節皖直戰爭/729
第二節軍政府的絕續和北方下統一令/730
第三節贛豫陝的戰事和川湘鄂之爭/733
第四節直奉戰爭/737
第五節北方黎徐的更迭和南方廣州之變/739
第六節各省的紛擾/743
第七節裁兵廢督和自治的潮流/749
第六章最近的蒙藏/752
第一節蒙古的取消獨立和再陷/752
第二節六年後的英藏交涉/754
第七章最近的交涉/757
第一節巴黎和會的失敗/757
第二節華府會議的參與/763
第三節魯案的解決/769
第四節共同出兵和中東路/774
第五節松黑航權和尼港事件/778
第六節中俄的新交涉/779
第七節中國和德奧的新交涉/782
第八節日本在東北的形勢/784
第八章最近的財政/788
第一節民國時代的財政情形/788
第二節中國的內外債/790
第三節新銀行團的復活/797
第四節最近的關稅問題/799
……
《呂思勉中國通史(下冊)》

序言

我很想做一部《新史鈔》,把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事情,鈔出來給大家看看。其原因如下:
中國歷史是很繁的。要想博覽,很不容易。專看其一部分,則知識偏而不全。前人因求簡要鈔出的書,亦都偏於一方面(如《通鑑》專記“理亂興衰”,《通考》專詳“典章經制”等),且其去取的眼光,多和現在不同。近來所出的書,簡是很簡的了。但又有兩種毛病:(1)其所謂簡,是在全部歷史裡頭,隨意摘取幾條,並不是真有研究,知道所摘出的事情,都是有關緊要的。(2)措詞的時候,隨意下筆,不但把自己主觀摻入,失掉古代事實的真相;甚至錯誤到全不可據。
因有這種原因,所以我想做部書,把中國的歷史,就個人眼光所及,認認真真的,將他緊要之處摘出來;而又用極謹嚴的法子,都把原義鈔錄(有刪節而無改易),自己的意見,只註明於後。但是這種書已經不大容易做了。就做成了,也不大容易刻。
這一部書,是我歷年在學校里教授所預備的一點稿子,聯綴起來的雖然和《新史鈔》的體例相去尚遠。然而其中也不無可取之處。給現在的學生看了,或者可以做研究國史的“門徑之門徑,階梯之階梯”。我這一部書,和以前出版的書,重要的異點如下:
◎頗有用新方法整理舊國故的精神。其中上古史一篇,似乎以前出版的書,都沒有用這種研究法的。此外特別的考據,特別的議論,也還有數十百條。即如中國的各種民族(特如南族近人所通稱為高地族的),似乎自此以前,也沒有像我這么分析得清楚的。
◎讀書自然不重在呆記事實,而重在得一種方法。我這部書,除掉出於愚見的考據議論外,所引他人的考據議論,也都足以開示門徑;可稱是研究史學的人必要的一種常識。
◎這一部書,卷帙雖然不多;然關於參考的書,我都切實指出(且多指明篇名卷第);若能一一翻檢,則這部書雖不過六十多萬言,而讀者已不啻得到二三百萬言的參考書。且不啻替要想讀書的人,親切指示門徑。
◎現在讀史,自然和從前眼光不同;總得在社會進化方面著想。但是隨意摘取幾條事實(甚且是在不可據的書上摘的),毫無條理系統,再加上些憑虛臆度之詞;硬說是社會進化的現象。卻實在不敢贊成。我這部書,似乎也沒這種毛病。
以上的話,並不是要自行表揚;只是希望讀者諸君,在這方面注意一點。至於這部書的體制,我還有幾條要說,如下:
◎本書全用白話,取其與現在人的思想較為接近。但遇(1)文言不能翻成白話處,(2)雖能翻而要減少其精神,(3)考據必須照錄原文處,仍用文言。
◎全書區區六十餘萬言,於歷史上的重要事實,自然不能完具。但其詳略之間,頗有斟酌。大抵眾所共知之事從略,不甚經見之事較詳,有關特別考證之處最詳。
◎中國的歷史,和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關係極多。要徹底明白中國史,必須於這諸國諸族的歷史,也大略敘述。但為篇幅所限,只得想個斷制之法。其民族遂人於中國,變為中國之一民族者詳之。其餘便只能述其與中國關係的事情。我於這一部分,也略有研究。將來若有機會,當再另做一部書,以饗讀者。
◎引據的書,和舉出的參考書,都註明篇名卷第。惟當然可知其在何篇何卷的,不再加注,以避繁瑣。如某君時代某人之事,當然在正史某帝紀某人傳中,某朝的賦稅兵刑制度,當然在某史的食貨刑法志內之類。
◎紀年都據民國紀元逆推。①但若必須知其為某朝某君時之事,或須知其為西元何時之事,則或附註於下,或竟從變例。
◎地名除與現今相同者外,均註明其為今何地。惟區域太大者;其勢無從注起(如郡只能注其治今何地,勢難盡注其所轄之地),請自用讀史地圖等參考。人地名有參照西史的,都於其下附註原文。
◎雙行夾注,為吾國書中最善之款式(可使首尾完全,而眉目仍清醒),故本書仍多用之。本書用雙行夾注處,與用夾句號處不同,並請注意。
◎凡引用成文處,除提行另寫外,兩頭皆施“”號。刪節處用……號。其(1)名詞,(2)成語,(3)特別提出的名詞或語句,(4)引用他人之言而不盡照原文鈔錄處,均用‘’號。
一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著者自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