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當(元代學者、詩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當(1298-1362)字伯尚。江西省崇仁縣鳳崗鹹口村人。吳澄之孫。官至肅政廉訪使。元代學者、詩人。幼承祖父吳澄教授,聰穎篤實,及長,通經史百家。至大年間隨祖父到京,補國子生。吳澄去世後,原跟隨吳澄的四方學子,都轉拜吳當為師。他“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從之。”

基本介紹

  • 本名:吳當
  • 字號:字伯尚
  • 所處時代:元
  • 出生地:江西省崇仁縣鳳崗鹹口村人
  • 出生時間:1298
  • 去世時間:1362
  • 主要成就:學者、詩人
人物生平,至正二年,至正十三年,至正十八年,個人著作,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吳當(1296—1360),字伯尚,鳳崗鹹口村人,吳澄之孫。“草廬學派”重要傳人之一。《元史·吳當傳》稱:吳當幼承祖父教訓,聰明篤實,及長,通經史百家,跟隨祖父到京城,補國子生,吳澄歿後,四方學子舊從游者,都投吳當就教。至正五年(1345),襲父蔭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用。後累遷國子助教,博士、監丞、司業等職,參與編修宋、金、遼三史,歷任禮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等職。其時江南農民起義軍起兵已五年,有大臣認為當世居江西,熟悉江西情況,且其才能亦堪任政事,遂薦授江西肅政廉訪使,會同江西行省參政火爾赤,兵部尚書黃昭,清剿江西諸郡農民軍,率部進犯南豐。起義軍首領鄭天瑞被擊失利出走,鄭元自殺。又以兵犯撫州,處死義軍首領胡志學,朝氣珍復踞崇仁、宜黃,於是建、撫兩郡義軍悉被鎮壓,為參知政事兼總兵朵歹所忌,偽報吳當與“寇”通,旋降旨解除兵權,調任撫州路總管。不久,罷官歸里。十八年,復任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任命未下,而陳友諒起義軍已克江西諸郡,火爾赤棄城逃走,吳當戴黃冠著道士服,杜門不出,日以著書為事,友諒遣人聘請,則臥床不食,誓以死抗命,來使乃將其隨臥床一併載船上,送往江州(今九江)拘留一年,終不屈服。獲釋後,隱居吉水之谷坪。至正二十年病卒,年65歲。

至正二年

至正二年(1342),初襲父蔭授萬億四庫照磨(屬戶部,管錢糧出納),未上,用薦者改國子助教。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從之。次年,適逢朝廷會修遼、金、宋三史,吳當參與修撰。五年,三史修成,吳當任翰林修撰。後遷國子博士、監丞、司業、翰林待制、禮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禮部郎中、翰林直學士等職。

至正十三年

至正十三年(1353),江南農民起義軍在湖廣、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異常活躍。元軍屢屢失利。朝廷中有人認為吳當世居江西,熟悉江西情況,且其才亦能勝任政事,遂薦其為江西肅政廉訪使,會同江西行省參政火爾赤、兵部尚書黃昭,率部由福建進入新城(今黎川),攻南豐。起義軍首領鄭天瑞失利出走,鄭元自殺。十六年,吳當率兵攻入撫州,殺義軍首領胡志學;隨即進據崇仁、宜黃,將建昌、撫州兩路義軍平息。其戰績為參知政事兼總兵朵歹所忌,以漢人不可帶兵,並誣陷吳當與義軍勾結,結果吳當、黃昭兵權被解除,吳當調為撫州路總管。後罷歸,杜門著述。

至正十八年

至正十八年(1358),朝廷知吳當被誣陷,欲下詔授其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任命未下,陳友諒起義軍已連克江西諸路,火爾赤棄城逃走。吳當亦戴黃冠著道士服,閉門不出,日以著書為事。陳友諒派人前往聘請,吳當則臥床不食,誓以死抗命,來使將其與臥床一起抬上船,送往江州(今九江)拘留一年,始終不屈。二十年,朱元璋至江州,他早已耳聞吳當之名,召見吳當。吳當只長揖不拜,朱知其志不可屈,即放其歸。吳當乃隱居吉水之谷坪,逾年以疾而逝,終年65歲。

個人著作

著有《周禮纂言》及《學言稿》。今有《學言詩稿》傳世。

社會評價

吳當善詩文。詩多取材戰亂,能反映社會現實,同情百姓疾苦。其詩前期氣勢磅礴,後期多反映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疾苦和蕭條淒涼的景象,清人李紱稱其“雄渾雅健,高出元人之上”。 吳當著有《學言詩稿》6卷和《周禮纂言》。均《四庫總目》並行於世。
《學言稿》
卷五中有《除夕有感》:“華蓋芙蓉翠倚天,高堂彩服憶長年。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穉爭分壓歲錢。香霧煖浮金鴨動,蠟虹夝隔絳紗然。鶴書一去無訊息,白髮滄江對月明。”詩中吳當回憶了曾經與家人共度除夕的情景,與家人共飲迎春酒,孩子們爭搶壓歲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