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時敏

吳時敏

人名,當代名人錄。記述個人簡史及其個人領域成就,其中有藝術家和自然科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時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四川美術學院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吳時敏(藝術家),吳時敏,簡介,研究方向,近期代表性論著,

吳時敏(藝術家)

1982年獲四川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士學位。1986年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開始在四川美術學院任教。曾先後擔任工藝美術系陶瓷藝術教研室主任、工業設計教研室主任、攝影藝術教研室主任、影視藝術系主任。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影視藝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教學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教育委員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高教部副部長;重慶市攝影家協會理事;重慶市九龍坡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全國高等教育協會攝影專業委員會和全國高校攝影聯合會副秘書長;重慶市高校攝影協會主席。
熱愛攝影,從事攝影課教學多年。2000年,作為四川美術學院首屆攝影專業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擔負起了新建攝影專業的重任,做了大量的新學科建設的艱巨而繁雜的工作。包括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習室建設、學科方向的研究思考、到國內外各相關高校考察學習、對攝影專業教學大綱的制定和不斷修訂完善、探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制定專業課程教學管理制度,組織各類學術活動的開展、制定專業學科發展規劃、聯繫聘請社會各界專家來校上課和舉辦學術講座。經常組織教師學生攝影作品參加全國性、地區性展覽並獲獎很多。團結全系教職員工,齊心合力,努力奮鬥,克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壓力,使新建立的影視藝術系和攝影專業得以迅速、健康的成長和發展壯大。
作為攝影藝術專業教師,忠誠於教育事業,勤奮進取、愛崗敬業,傾盡全力來搞好教學工作。關心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是一位深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教師。曾連續獲得1999--2000、2000--2001、2001--2002三個年度優秀教師稱號,並獲得2001--2003年度四川美術學院十佳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2005--2007年度四川美術學院十佳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2008年度榮獲重慶市師德師風先進教師稱號。2008.1獲得重慶市政府文學藝術獎攝影專項獎。2009.11獲得中國攝影教育第五屆“紅燭獎”。
在從事專業教學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同時,一直非常勤奮地從事攝影創作。經常到荒僻的西部、偏遠的古鎮去尋覓理想中的影像,從原始的大自然中獲得精神的升華。足跡遍及大半箇中國,以及寮國、高棉、泰國、尼泊爾和美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埃及、土耳其等國家。關注城市化進程中正在消失的人文景觀,和社會下層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數年來一直深入拍攝,積累了攝影作品成千上萬。在作品中注入設計意識,追求畫面構成的視覺形式美和人文精神內涵的統一。 作為重慶市高校素質教育人才庫專家,多次為重慶數所高校師生舉辦攝影藝術講座,也多次為重慶市老年大學攝影班舉辦攝影藝術講座。作為佳能公司特聘專家和重慶市圖書館特聘專家,為廣大攝影愛好者舉辦攝影藝術與技術系列講座。多次被聘為重慶市和全國性攝影展的評審。主持、主辦社會各界專家到系科的學術講座和交流活動。連續數年主持與法國尼斯美術學院、土魯斯美術學院、德國卡塞爾美術學院、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藝術學院等幾所高校的攝影專家教授和師生的學術交流活動。並於2005年初作為學術交流互訪專家派往法國土魯斯、尼斯和荷蘭相關高校進行學術訪問。2006年7—8月,應邀赴美國紐約AmerAsia Bank Arts Gallery舉辦個人攝影作品展,並且作品被收藏,然後自駕車環遊全美旅行進行攝影創作。2007年9月作品再次應邀赴美國Manderin Fine Arts Gallery舉辦展覽。
作為重慶市高校攝影協會主席,領導協會主辦兩屆重慶市大學校長攝影聯展 ;主持重慶市攝影教育理論研討會;召開重慶市高校攝影協會全體會員大會。以及多次舉辦攝影藝術講座,組織各項攝影藝術交流活動,促進了重慶市高校攝影藝術教育教學和創作的發展和提高。
作品論文參展、獲獎和發表情況:
作品經常參加各種國際性、全國性和地區性攝影展,獲得各種獲項。作品和論文在國內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
論文《初涉“電子暗房”》發表於《攝影與攝像》雜誌
論文《在藝術教育的基礎上構築攝影》發表於《四川美術學院學報》
論文《我為影視鼓與呼》發表於《四川美術學院學報》
論文《讀圖時代的影視藝術高等教育》 參加重慶市第二屆攝影理論研討會,獲得優秀獎
論文《走下神壇的當代藝術及其攝影文化》參加重慶市首屆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討會,獲得三等獎;並發表於《重慶市首屆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1997.8攝影作品《靜地》參加《一九九七全國第八屆中國民居學會攝影比賽》獲得優異獎
1998.5攝影作品《雪峰流雲》參加《珠江.明佳杯全國攝影大賽》獲得優秀獎
1999.10攝影作品《田園入畫》參加《“鳳凰. 樂凱杯”全國高校攝影藝術作品展》榮獲優秀獎
1999.10攝影作品《雪峰流雲》入選《第十九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2000.1攝影作品《赤朗錯》參加《中國攝影線上第一屆全國網上攝影大賽》獲得三等獎
2000.10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個展《遠離塵囂—吳時敏風光攝影展》
2001.10攝影作品《金色網路》參加《“愛我沙坪壩”攝影作品展》獲得特等獎
2001.10攝影作品《仰望珠峰》、《陽光下》、《色珍姑娘》發表於《重慶晨報》
2002.2陶瓷藝術作品《風》參加《2002年巴蜀陶藝家現代陶藝大展》獲得金獎
2000.2攝影作品《雪峰流雲》入選《中國第十九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優秀作品赴韓國展覽》
2002.3攝影作品《半個月亮爬上來》、《梵天淨土》、《雨後斜陽》、《綠色家園》、《晌午時光》、《朝聖者》、《晨霧中的寺院》等七幅發表於《攝影專業高考指南》
2003.1攝影作品《入境》、《天界》參加《“索佳杯”全國高校攝影藝術作品展》獲得三等獎
2004.3攝影作品《小鎮的老中醫》發表於《重慶商報》
2004.5攝影作品《渝西古鎮.晌午》參加《“鳳凰. 樂凱杯”全國高校攝影藝術作品展》獲 優秀獎2004.5攝影作品《小鎮的小生意》參加《第二屆三峽藝術節》獲 優秀獎
2004.5攝影作品《古鎮尋夢》參加《重慶市高校攝影協會首屆作品展》獲 一等獎
2004.6攝影作品《雪域》《仰望珠峰》等11幅入選《當代中國攝影名家優秀作品集》
2004.9主持設計實施的《攝影專業教學體系建設》獲四川美術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4.11個人攝影藝術成就和代表作品入編《中國攝影百傑》大型畫冊
2004.12 攝影作品《半個月亮爬上來》、《晨霧中的寺院》等八幅發表於《西藏旅遊》雜誌
2005.11攝影作品《渝西古鎮--蓬蓽溢香》入選《中國第十一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
2006.5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參加第一屆重慶國際攝影藝術大展
2006.8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參加青海三江源第一屆國際攝影節
2006.9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參加第六屆平遙國際攝影藝術大展
2006.7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應邀赴美國紐約AmerAsia Bank Gallery 舉辦展覽並被收藏
2006.11.組織四川美院學生優秀作品參加“佳能杯全國高校學生攝影比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組織工作獎
2006.11.組織四川美院校級領導優秀作品參加“重慶市大學校長攝影聯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組織工作獎
2007.1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4幅)發表於《當代美術家》第46期,58頁
2007.3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20幅)被選中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藝術學院展出
2007.4攝影作品《最後的居民》(組照8幅和文章)發表於《中國攝影報》
2007.3攝影作品4幅發表於《西藏旅遊》雜誌
2007.9接受《攝影世界》雜誌採訪,發表介紹攝影專業教學訪談文章
2007.9攝影作品在美國Mandarin Fine Art Gallery展出Chinese Art from Mandarin Fine Art Gallery
介紹吳時敏攝影作品和藝術成就的相關網頁:(請看擴展閱讀部分。)

吳時敏

簡介

吳時敏,2005年畢業於漢諾瓦大學食品化學專業,獲德國自然科學博士學位(Dr. rer. nat.)。吳時敏博士是2003-2005年德國DAAD(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獎獲得者,主編完成了第一本系統論述功能性油脂的專著《功能性油脂》,以第一作者在包括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學術期刊在內的國內外專業出版物上發表論文近30篇。他負責完成了德國DAAD項目;主持完成了橫向R&D項目“風味蒜蓉的研製與工業化生產”;作為主要骨幹完成了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科技攻關計畫的研究;解決了農副產品深加工與保鮮、飲料生產、油脂及其副產品深加工等多個企業的產品開發與技術難題多項。近期主持完成了上海市“登山行動計畫”專項“食用植物性產品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現主持上海市“創新行動計畫”專項,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上海交通大學“晨星學者計畫”基金資助。

研究方向

1.食品質量與安全(化學、分析方向)
2.食品化學生物學(風味與香精、脂質、食用菌)
3.食品資源深加工與綜合利用

近期代表性論著

[1]Wu SM, Zorn H, Krings U, Berger RG. Volatiles from submerged and surface cultured beefsteak fungus Fistulina hepatica.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7, 22(1):53-60.
[2] Wu ZY, Wu SM, Shi XM.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lutein in heterotrophically cultivated Chlorella pyrenoidosa. Journal of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2007,30(2):174-185.
[3]Wu SM, Krings U, Zorn H, Berger RG. Volatile compounds of the wild mushroom Lentinus lepideus grown on chestnut trees. Advances in Food Sciences, 2006, 28(1): 54-60.
[4] Krings U, Zelena K., Wu SM, Berger RG. Thin layer high vacuum distillation to isolate volatile flavour compounds of cocoa powder.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6, 223(5):675-681.
[5]Wu SM, Krings U, Zorn H, Berger RG.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the fruiting bodies of beefsteak fungus Fistulina hepatica (Schaeffer: Fr.) Fr.. Food Chemistry,2005, 92(2): 221-226.
[6]Wu SM, Zorn H, Krings U, Berger RG. Characteristic volatiles from young and aged fruiting bodies of wild Polyporus sulfureus (Bull.: Fr.) F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11): 4524-4528.
[7]Wu SM, Zorn H, Krings U, Berger RG. Flüchtige Sekundärmetabolite aus Fruchtkörpern von Fistulina hepatica. Lebensmittelchemie, 2005, 59(1): 11.
[8]吳時敏主編. 功能性油脂.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