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七

吳成七(?—1357),浙江省文成縣,黃坦人。幼居吳莊(屬今文成金爐鄉),後入贅新涼堂毛家(屬今文成黃坦黃羊茶堂),從事家耕,兼販私鹽。曾拜師水雲寺和尚學藝,十八般兵器,件件精嫻。他為人剛勇仗義,好打不平,廣交四方豪傑,在民間很在威望。

基本介紹

  • 本名:吳成七
  • 所處時代:元朝
  • 出生地:浙江省文成縣
  • 去世時間:1357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

人物介紹

元至正十三年(1353)春,他在瑞邑五十四都埠頭(今文成孔龍)售販私鹽,因當地鹽霸橫行,一怒之下,拳斃鹽霸,被誣為“謀反”。吳成七逃回黃坦,即請民間武師宋茂四、落第窮儒支雲龍、善研兵法的周一公等計議,相約各方窮苦第兄,揭竿反元。先在黃羊毛彎圍柵驛營議事,並於附近西前墩建起義軍頭領家室住院。緊接分別在北向闢建高羊、馬羊兩座扼控通人黃坦之咽喉大寨,在西南向構築天高、水牯、水盆、龍鬚等屏障寨,於東向建立牡羊、牛頭等前哨寨。受壓百姓紛紛回響,起義隊伍很快發展成萬數。

人物生平

元至正十四年(1354),吳成七被眾推為首領,遂自號“吳王”。隨著起義軍人數的發展,有嫌毛彎地窄,遷營黃坦龔宅,再辟金山指揮烽火寨(即今吳成七寨),建吳王府於龔宅石鼓樓。同年秋,起義軍已具備相當軍力,於是主動出擊青田縣城。元行省震恐,忙命總管官王某帶兵剿伐,但到達南田後,懼怕得不敢再前進。南田張坳豪富徐伯龍,詣軍門請以身先官兵,王某授給松陽縣尉牒,由徐伯龍自帶“義勇”(元代地主武裝組織),在張坳外路拒擋起義軍前進,發生激戰,“義勇”潰敗,徐伯龍被殺。吳成七乘勝進兵,青田地主頭目季珍帶“義勇”抗拒於船寮,激戰整日,起義軍大獲全勝,攻下縣衙。翌年,吳成七拜周一公為軍師、宋茂四為大將、支雲龍為王府謀臣,開科取士,選拔文官武將,分派頭領駐兵各寨。並點封朱君達、李夾等數十名戰將,經黃坦為中心四向出擊,把勢力範圍擴大到處(州)、溫(州)、婺(金華)及閩北建甌一帶,形成首尾連絡百餘寨,致使官兵不敢深入。元統治惶恐中,數次派官招安,均遭吳成七拒絕。
元至正十六年(1356)春,元行省派處州路總管府治中葉琛率師征討黃坦。葉琛以總制官武將胡深與“義勇”萬戶葉良器領精銳為前隊,自率大軍殿後,於3月間突破楊山和黃坑等二十餘寨,起義軍李夾等十名戰將陣亡。緊接圍困長坂大寨,起義軍百戰四個多月後失陷而退守高羊寨。8月初,吳成七調三狡(今泰順境)起義軍七千多來援,欲與官兵殊死決戰,不料門戶馬羊大寨防範失密,被官將夏廷輝偷襲而失,起義軍戰死五百餘,被俘三百多,軍師周一公殉難。從此官兵據其要衝,葉琛親率大軍過際坳堂沿三岱嶺(在今黃坦邢宅),直搗周岙,即又分兵十路控制要塞,把高羊寨與吳王府圍困得水泄水通。9月間,吳成七與宋茂四等突出重圍,重新調整兵力,一方面與官兵周旋,另一方面火速擇當時瑞安與青田兩縣交界點洞尖山天附險(今稽羊雙尖山豺狗洞至吳成七寨),另立新的總寨,並分翼連環七營,竭力死戰,官兵久攻不下。臨冬,葉琛按劉基所授惑兵計,暗遣一支官兵,在遙對洞尖山寨的黃呈羊山嶺,趁黑夜每人肩挑懸掛有二十多盞燈籠的長竹午,從山嶺頭挑到龔宅,吹熄後再返回黃呈羊嶺頭,點燃燈籠向龔宅行進,如此往返,每夜以一二百名官兵輪流進行,造成官府增兵如蜂至的假象,加上草日減,水源被切斷,軍心動搖。葉琛抓住戰機,命部將陳仲琛統精兵三千,從大學金山其背,命大軍大黃坦正面發起總攻,吳成七與起義軍猛將宋茂四等犧牲於豺狗洞。
時隔六百多年的今天,當年的戰寨遣址,依然隨處可見。登上吳成七寨,還可找到一截塌壞的石牆腳,看到關卡口的大堆擂石,寨基草皮下已碳化的火燒米或火燒谷比比皆是,滿地零散著古瓷陶及古瓦等殘片。稽羊雙尖豺狗洞,尚留一方韓宋“龍鳳”二年(1356)摩崖題記。
古有“毛彎府,西前院,新涼堂,出草王” 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