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豪

吳家豪

吳家豪 男,1930年8月15日生,原籍浙江東陽人。1949年7月肄業於湖州中學。1952年華業於北方交通大學鐵道運輸工程系。1956年任工程師,1978年任副研究員,1986年任研究員(教授)。1979年至1993年任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從事鐵道運輸及鐵路車站與樞紐設計研究近四十年,事業心強,勇於探索,學術造詣較深。曾主持20餘項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多項獲獎,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鐵道部科技大會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各1項。

吳家豪,鐵路樞紐站場技術專家。研製、開發中國減速頂及其調速技術的創始人之一,首次提出我國鐵路編組站合理布置圖型和編髮線設計新技術,他是研究並促進我國鐵路樞紐站場設計最佳化的倡導人和力行者。為我國鐵路樞紐站場技術發展和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家豪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東陽
  • 出生日期:1930年8月15日
  • 個人榮譽:“全國鐵路優秀知識分子”
簡介,個人經歷,生平,科技成就,主要論著,

簡介

主持引進和首創的我國鐵路減速頂及其調速系統,已在全國100餘處站場推廣運用,並已出口波蘭、俄羅斯、美國等國,對確保鐵路調車安全和提高改編能力作出了重大貢獻。率先主持研究開發的調車場直接發車的站場新圖型,已在全國40餘處站場推廣運用,獲得很大經濟效益。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並撰寫了《鐵路編組站》、《國外鐵路編組站設計》、《國外鐵路樞紐》、《鐵路編組站系統設計最佳化》等四本專著。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為中國鐵路車站與樞紐學術帶頭人。曾出訪日、英、法、美、加拿大諸國,參加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曾兼任《鐵道運輸與經濟》總編,並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理事、中國工業運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鐵道學會理事及運輸、減速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交通項目部專家、中國鐵路編組站技術開發集團副理事長、鐵科院學委會委員、學位評審委員會委員、鐵海運輸與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多次被評為部、院、所先進工作者,1991年獲國務院“為發展我國科學研究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被評為“全國鐵路優秀知識分子”。個人業績已載入美國《當代世界名人錄》。

個人經歷

吳家豪,1930年8月15日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寒農民家中。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占領縣城後,不時下鄉進山“掃蕩”。在幼小心靈中埋下深深憤慨和仇恨,開始孕育著“一定要學好本領,長大後為強國富民效勞出力”的樸素志向。1938年春,進鄉國小求學。國小畢業後,先後以第一名考取了長興中學湖州中學高中部公費生。1949年秋他又以優異成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1951年秋,按國務院對大專院校院系調整指示,轉校到北方交通大學鐵道運輸工程系繼續學習。1952年秋,他分配到鐵道部設計總局技術經濟勘察設計院,從事鐵路經濟勘察、行車組織和樞紐站場規劃與設計工作。1953年冬至1957年冬,跟隨前蘇聯鐵路專家學習鐵路經濟勘察、行車組織、樞紐站場設計。1959年3月,他被調入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新組建的運輸研究所,專門從事鐵路樞紐站場科學研究工作。他日以繼夜埋頭鑽研技術和學習外文。因開展科研工作的需要,走遍全中國鐵路上百處樞紐、編組站區段站、工業站、港灣站、客貨運站和專用鐵道與專用線,深入鐵路生產第一線了解實際作業情況和問題。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和下放“勞動鍛鍊”期間,仍不忘帶著一些技術書籍,一有空閒就繼續“努力攀登”。
20世紀70年代末,他被派往日本研修編組站自動化和高速鐵路電氣化技術,80年代又相繼赴英、法、美、加諸國鐵路考察編組站和駝峰調車設備現代化技術,並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從而使他擴大了視野,獲得了啟迪。他也不斷鞭策自己要加倍努力搞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黨、祖國和人民對科研人員的殷切期望。
他曾兼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理事,中國工業運輸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鐵道學會理事,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交通項目部專家,中國鐵路編組站技術設備開發集團副理事長,中國鐵道學會運輸委員會、減速頂委員會副主任,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學委會運輸與經濟委員會主任,運輸與經濟研究所學委會主任,《鐵道運輸與經濟》主編,《鐵道學報》、《鐵道運輸經濟研究》編委等職。
吳家豪1991年獲國務院“為發展中國科學技術研究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同年,又被鐵道部授予“全中國鐵路優秀知識分子”稱號。1999年,被編入美國《世界名人錄》。

生平

1930年8月15日 出生於浙江省東陽市。
1949年——1951年 上海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學習。
1951年——1952年 北方交通大學鐵道運輸工程系學習。
1952年——1959年 鐵道部設計總局技術經濟勘察設計院實習生、技術員、工程師(1956)。
1959年——1995年 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車站與樞紐研究室副主任(1964)、主任(1976)、運輸研究所副所長(1979);助理研究員(1959)、副研究員(1978)、研究員(1986)。
1995年12月—現在 退休返聘。

科技成就

中國鐵路減速頂及其調速技術的創始人之一
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吳家豪多次下現場調研和參加勞動鍛鍊,親眼目睹編組站調車人員進行列車解編調車,從車上“飛下飛上”,在股道間來回奔跑,使用手閘或鐵鞋,對溜放車輛進行人工調速。同時又了解到,全國鐵路每年因調車事故造成許多人員傷亡和車損事故。他對車站落後的調車設備和作業條件深感不安,因而產生要研製、採用先進現代化調速設備的責任心和緊迫感。對這一課題國內有的研究單位和生產現場已研究試驗了約15年,但因中國鐵路調車作業的運營條件十分苛刻,調車設備落後的難題一直未能解決。1974年10月為解決哈爾濱鐵路編組站下行調車場(簡稱哈二調)的“目的制動”,他根據掌握的國外鐵路駝峰調速的先進技術與經驗,首次提出採用能適應中國鐵路調車運營條件“低、大、長”要求,不需要外部能源和控制設備,能對溜放車輛連續自動化調速,使“目的制動”達到“勾勾安全連掛”的減速頂及其調速系統的建議,被哈爾濱鐵路局領導和科技人員採納,由哈爾濱鐵路局、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鐵科院運輸所科技人員組成的會戰組,經過兩年多研究試驗,於1976年研製成中國第一代減速頂。1977年減速頂通過鐵道部鑑定後,他與科研人員一起,從東北到東南,從東部到西部,從國內到國外,進行推廣套用,並進一步開發更先進的減速頂及其調速技術。由於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參與研製、設計、施工、運營、維修的廣大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至今中國的減速頂及其調速技術,不僅在設計、理論等軟體領域,而且在產品、控制等硬體領域;不僅在駝峰解體調速,而且在尾部編組調速;不僅在大、中型技術站,而且在小型技術站和工業專用線;不僅在技術站調車作業,而且在客、貨運站止輪防溜都取得長足發展和良好的運營效果。
中國鐵路中國鐵路
中國鐵路樞紐站場設計最佳化的倡導人和力行者
吳家豪借鑑國外鐵路的先進技術和建設發展動向,有針對性地對提高中國鐵路樞紐站場設計最佳化及設計水平,提出了很多有重要理論和實用價值的建議。他撰寫的“鐵路樞紐與編組站建設發展的主要技術政策”,被中國鐵道學會評為1993年一等獎優秀論文。
吳家豪先後主持和參加了五次全中國鐵路編組站合理布局與分工的研究和規劃工作,為鐵道部制定編組站建設規劃提供了依據。在20世紀80年代研究、規劃全路中長期鐵路編組站布局與分工時,為了合理使用國家有限的投資,和貫徹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原則,分別輕重緩急建設發展我國鐵路編組站,他首次提出建議:將中國鐵路網上的編組站,按其分布位置、作用、任務、作業量,劃分為路網性、區域性、地方性三大類,被鐵道部運輸局、計畫局採納。20世紀90年代,他又撰文建議:為充分發揮鐵路中長距運輸優勢和確保鐵路大通道的暢通,應將設定在鐵路大通道上的主要編組站的建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來安排,並提出了這些編組站的具體設計原則和要求。他撰寫的“建設和強化鐵路大通道是當務之急”一文,被中國鐵道學會評為1997年一等獎優秀論文。
他曾主持研究了編組站合理布置圖型、工業編組站合理圖型、大中型自動化駝峰布置圖、小型現代化駝峰布置圖等有關樞紐站場布置圖型設計最佳化的項目,其研究成果或編入設計規範,或被編入設計圖冊,供設計人員作為設計的依據。
他還主持和參加多項有關自動化駝峰線路平縱斷面設計最佳化的研究,都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通過鐵道部鑑定後獲得了獎勵。其中包括已在全路幾十個中小技術站採用的微機可控頂調速系統,特別是在深圳北站自動化駝峰建設過程中,他堅決主張、支持並和哈中心領導、科技人員竭盡全力,突破了傳統駝峰線路按“三難”(難行車、難行條件、難行線)設計峰高和縱斷面的定律,首創按中行車設計駝峰線路峰高和縱斷面的最佳化設計,建成了居世界鐵路先進水平的中國第一個馬鞍形駝峰反坡自動化連續調速系統。
自20世紀90年代中國鐵路技術站調車場普遍採用減速頂調速,溜放車輛基本達到勾勾安全連掛的新局面。他又多次撰文建議:縮短調車場股道有效長(原按車輛不準連掛留“天窗”,規定有效長加長20%);縮小調車場股道間距(原按有調車制動員作業,規定間距加寬800毫米);縮短調車場和駝峰與編尾咽喉區的長度,以達到既節省站場用地、工程投資和運營支出,又提高調車作業效率和改編能力的目標。

主要論著

[1] 吳家豪.鐵路工業編組站和工廠編組站設計研究.全國鐵路科技論文集.北京:鐵道部,1963.
[2] 吳家豪.編組站設計.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76.
[3] 吳家豪.國外鐵路編組站.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78.
[4] 吳家豪.自動化駝峰峰高及線路縱斷面設計.鐵道部科學研究院論文集.北京:鐵道部科學研究院,1979(2):20-40.
鐵道學報
[5] 吳家豪.中國鐵路自動化駝峰及編組站發展方向.鐵道學報,1979(2):44-62.
[6] 吳家豪.加速駝峰現代化的幾個問題.人民鐵道報,1979-6-17.
[7] 吳家豪.現代化駝峰加速坡、推送坡及峰頂豎曲線半徑極限值研究.鐵道運輸與經濟(創刊號),1979(1):12-27.
[8] Wu Jiahao.Development of marshalling yards in Chinese railways.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鐵道建設研討會”,1981,4.
[9] Wu Jiahao.Moden hump yards for higher capacity.《I.R.J》1981(9),56-61.
[10] 吳家豪.我國鐵路編組站現代化探討.人民鐵道報,1981-3-12.
[11] 吳家豪.國外鐵路編組站(修訂本).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2.
[12] У цзэхао.Развитие и модернизац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ртировочных станцийвК.Н.Р.《БиллетеньО.С.Ж.Д》.1982(2):6-12.
[13] Wu Jiahao.Rationalization of lo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facilities for marshalling yards.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提高鐵路運輸運營效率研討會”,1983.
[14] 吳家豪.減速頂調速系統在我國鐵路的發展與展望.鐵道科技動態,1985(1):4-10.
鐵道學報鐵道學報
[15] 吳家豪.鐵路既有線改造必須同步搞好點線能力協調.鐵道運輸與經濟,1987(1):6-10.
[16] 吳家豪.重載和高密度運輸條件下的編組站改造與設計:[中國鐵道學會1987年優秀論文].北京:中國鐵道學會,1987.
[17] 吳家豪.現代化駝峰線路設計創新—馬鞍形溜放縱斷面及調速設備系統設計.減速頂與調速技術,1988(1):1-5.
[18] 吳家豪.國外鐵路樞紐.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1.
[19] 吳家豪.高速鐵路行車安全保障系統研究.東京—上海中日專家向高速進軍城市軌道交通研討會,1993.
[20] Wu Jiahao.Optimized design of marshalling yard for heavy haul railway.第五次國際重載鐵路學術研討會,1993.
[21] 吳家豪.鐵路編組站系統設計最佳化.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4.
[22] 吳家豪.建設和強化鐵路大通道是當務之急:[中國鐵道學會1997年一等獎優秀論文].北京:中國鐵道學會,1997.
[23] Wu Jiahao.Discussion of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assengers traffic in Chinese metropolises in 21st century.國際城市交通運輸研討會,1998.
[24] 吳家豪.21世紀我國鐵路樞紐站場建設和研究設計的發展方向:[中國鐵道學會1999年優秀論文].北京:中國鐵道學會,1999.
[25] 吳家豪.新世紀中國西部大開發呼喚鐵路大建設大發展.西部鐵路網建設研討會,2000.
[26] 吳家豪.青藏鐵路建設與運營的戰略目標與對策.青藏鐵路建設研討會,2001.
[27] 吳家豪.加強新世紀鐵道運輸科學的研究.中國鐵路,2002,(10):49-50.
[28] 吳家豪.新世紀呼喚中國鐵路大發展大進步.第七屆科技動態資訊理論文集.天津,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