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洞

吳公洞,又名鵝古洞。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將軍山巔。洞內平坦開闊,清泉汩汩;洞頂青松挺拔,古廟生輝;四周懸崖絕壁,古木參天。鎮坐雄關,四方敵情歷歷在目。難怪,想奪天下的李自成吳三桂等都曾在此屯兵紮寨,這就是吳公洞的來歷。是抗日歷史的見證,在國名黨捕殺共產黨之時給中共提供了很好的隱藏地,留下了許多歷史佳話。如今已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公洞
  • 地理位置:浮山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又名:鵝古洞
介紹,抗日歷史的見證,

介紹

1927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開始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中國到處一片白色恐怖。楊文林、陳泰垓領導下的蒙泉山區革命力量,不斷遭受羅效之的國民黨縣團防的捕殺。敵我在八里坡激戰之後,倖存的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迅即向軍事要塞吳公洞退守。
楊、陳二將帶部順利進駐山洞。清點人數,尚有周澤貴、楊多四、閻保衡、謝關之、譚進川譚良才、閻偽川、周滿堂等80來人。悲慟之心難以言表。為防敵來襲,通往山洞的四道關口立即安排精兵強將把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過多久,賀龍同志就給他們捎來了這鼓舞人心的話。此話猶如強心劑,使同志們精神為之一振。他們用石灰水將這8個字端端正正寫在山洞上,非常耀眼醒目,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繼續開展革命活動。住在附岩寨旁的譚助文、譚上秋父子,嚮往革命,被吸收加入共產黨,並委以聯絡員之重任。
革命隊伍的不斷壯大,使住洞同志們精神更加抖擻。他們有時站立洞頂,遠望千里平原;有時席地而坐,觀賞八百奇峰。眼前是遍山楓葉紅,滿地野果香。江山如此多嬌,怎能讓國民黨反動派蹂躪!
已進深秋,革命志士的生存形勢更加嚴峻。蕭瑟秋風吹落下的酸棗兒、核桃等,是他們最好的充飢果腹之物,常吃得開懷大笑。
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聯絡員那邊的寨子裡犬聲不斷,槍聲零亂。須臾就有西、北兩路守關人員來報:敵若干向山洞襲來,軍情十萬火急!弱旅尚不宜與強敵正面交鋒,這支革命隊伍遂往東南方實施戰略大轉移。
常青松下,附岩寨旁,共產黨員譚助文、譚上秋於這天夜裡英勇犧牲。
1949年深秋。人民解放軍斃敵若干於吳公洞。該洞重新回到共產黨、革命民眾手中。
如今的吳公洞,青松更青,楓葉更紅。

抗日歷史的見證

經人引薦,記者拜訪了吳成章的兒子——吳豐澤。77歲的吳豐澤,是浮山縣的一位退休幹部。聽明記者來意,吳豐澤與兒子以及幾位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人一同前往探訪古蹟。“已經有很多年沒去看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恰好,在衛西坡村口碰到了一個羊倌,他說自己放羊時曾經進過幾次,但不知道洞有多深。在這個羊倌“嚮導”的帶領下,我們繞過一段鄉村小路,穿過幾片玉米地、小樹林,終於在一個半山坡上發現了洞口。扒開周圍的草木,探頭進去,頓時感覺有嗖嗖的涼風吹來。就在不遠處的另一個山頭上,當年修築的瞭望台依然保存完好,兩個瞭望口成直角,一個朝南,一個朝東,方圓三四里盡收眼底。
在回來的途中,吳豐澤老人講述著記憶中的往事:從我記事起,就聽祖母講,父親上了黃埔軍校,曾經到過東北,拜見過張學良將軍,參加過張家口百靈廟、河北南口抗日戰役。1937年10月,國民黨軍隊抵抗日軍失利,父親路過山西時,曾去省府找閻錫山,讓其加緊抗日。在浮山老家短暫逗留期間,他給村里人講述日軍的殘暴和抗日救亡的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決不能麻痹鬆懈,他還親自勘察地形,選定地址,組織村民在本村的四畝地溝修建防空洞,同時,讓村里人早做準備,在溝里多打一些洞用以緊急躲避之用。當時,父親帶領村民共修築了兩個洞,一大一小。小洞離地面有三四米,容易攀爬,主要供婦女兒童使用;大的離地七八米,供男性使用,洞有一人高、四米寬,洞口有梯子,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抽掉梯子。1938年臘月,日軍分兩路,一路從官雀西佐嶺,一路從翼城南畔橋侵占了浮山,並在響水河鎮和賀家莊鄉的晴老院建立據點。當時,游擊隊的抗日活動非常活躍,敵人一出動,放哨的人就在山頭揮舞衣衫傳遞信號,村民們就會帶上乾糧,趕著牲口離開村落,牲口丟在河灘上,人都躲藏在洞裡。等敵人走了,放哨人就敲擊鐵杴傳遞信號。當時,這幾個洞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因為隱藏在山谷深處,敵人害怕有埋伏,輕易不過來,很多時候只是在村里亂放幾槍就走了。所以,抗戰期間我們村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傷亡。
當年,與衛西坡村一溝之隔的下畢曲村受其影響,也在村子裡修築了防空洞。該村一位名叫楊學曾的83歲老人回憶說:“提起四畝地溝、三孔窯,附近村里上年紀的人都知道,那是為了躲避日本人修建的。我父親與吳成章十分熟悉,當時,受他影響下畢曲村也開始修洞了,不過,我們村原本就有一個地洞,修復一下就可以用了。日本鬼子掃蕩期間,這些洞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時,針對敵人實行的‘三光政策’,我們也提出了‘堅壁清野’對策,敵人一來,老百姓就把衣服、糧食都搬到了洞裡,不給敵人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
因軍令在身,吳成章在浮山老家只待了半個多月,防控洞還沒有完全修好,就與同事匆匆趕赴南京,從此遙無音信。
從解放之初到文革期間,因為父親的歷史,吳豐澤一家屢屢遭受政治上的磨難。吳豐澤曾把家裡所有的照片和遺物統統燒掉,決定不再向後人提起這段歷史。後來,事情有了轉機。
2010年5月,吳豐澤去北京看望孫子、孫媳,晚上拉起家常,談到他們的老爺爺是中央黃埔軍校第十期畢業生。孫子吳楠打開電腦搜尋到了黃埔軍校第十期同學錄學員名單時,驚喜地發現,父親吳成章與張學思之間只隔了一個曹連元。當他再搜尋吳成章的名字時,無意中發現《黨史天地》2008年第五期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從大帥府走出的共和國將軍》的文章,其中有如下一段文字:1932年,張學思一邊在匯文中學學習,一邊主動擔任匯文民眾學習的教師,為勞苦大眾子弟義務教學。這期間,他的好友王金鏡離開北平,去上海參加轟轟烈烈的“一二八”抗戰,後又去東北組織義勇軍。當他再次回到北平與張學思見面時,已是一名共產黨員了。1933年,經王金鏡介紹,加入了中共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沙灘支部。他積極參加貼標語、散傳單、飛行演講等活動,表現得勇敢機智。當時擔任反帝大聯盟沙灘支部書記的吳成章也是中共地下黨的負責人,親眼看到張學思在鬥爭中的出色表現。於是,由王金鏡作為介紹人,吳成章批准,張學思於4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篇文章還被2009年5月21日的《遼瀋晚報》轉載過。聯繫到過去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吳豐澤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父親吳成章也是中共早期地下黨員,父親的歷史問題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吳豐澤正在整理相關材料,準備向組織匯報情況。
提起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他感慨地總結了四句話:人生自古多坎坷,風雲變化霧茫茫。真理一條跟黨走,大風大浪不迷航。
(臨汾日報 記者陳華)
2010-10-22 14:59 來源:臨汾新聞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