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載

吳元載,字鹹熙,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宋朝大臣,樞密使贈燕王吳廷祚之子。

建隆初年,授太子右春坊通事舍人。其父出鎮秦、雍,補為衙門都校。吳廷祚卒後,授供奉官。太平興國三年,加閣門祗候,與太祝母賓古使契丹。九年,擢為西上閣門副使。歷任陝州、秦州、富州、成都和單州,政績卓著,以左衛將軍致仕。

鹹平三年十一月,卒讀於東京開封,享年五十三。

基本介紹

  • 本名:吳元載
  • 字號:元載
  • 所處時代:北宋
  • 籍貫:并州太原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墓志銘,

人物生平

吳元載,建隆初年,授太子右春坊通事舍人,賜緋魚袋。廷祚出鎮秦、雍,並補衙門都校。廷祚卒,授供奉官。太平興國三年,加閣門祗候,與太祝母賓古使契丹。九年,擢為西上閣門副使,出知陝州。
雍熙三年,徙知秦州。州民李益者,為長道縣酒務官,家饒於財,僮奴數千指,恣橫持郡吏短長,長吏而下皆畏之。民負息錢者數百家,郡為督理如公家租調,獨推官馮伉不從。益遣奴數輩伺伉按行市中,拽之下馬,因毀辱之。先是,益厚賂朝中權貴為庇護,故累年不敗。及伉屢表其事,又為邸吏所匿,不得達。後因市馬譯者附表以聞,譯因入見,上其表。帝大怒,詔吳元載逮捕之。詔書未至,京師權貴已報李益。李益大懼,亡命。吳元載以聞,皇帝愈怒,詔州郡物色急捕之,獲於河中府民郝氏家,鞫於御史府,具得其狀,斬之,盡沒其家。李益之子李仕衡先中進士,任光祿寺丞,詔除宗籍,終身不齒。李益之伏法,民皆飯僧相慶。
端拱初年,遷西上閣門使。淳化二年,領富州刺史,俄徙成都知府。蜀俗奢侈,好遊蕩,民無贏餘,悉市酒肉為聲妓樂,吳元載禁止之;吏民細罪又不少貸,人多怨咎。及王小波之亂,吳元載不能捕滅,受代歸闕,而成都不守。時李仕衡為華州通判,常銜吳元載因事殺其父。伺吳元載至闕,遣人閱行裝,收其關市之稅。吳元載拒之,李仕衡抗章疏其罪,坐責郢州團練副使。移單州刺史,以疾授左衛將軍致政。卒,年五十三。子吳昭明,為內殿崇班;吳昭矩,太子中舍人。

親屬成員

父親:吳廷祚,樞密使,贈燕王,
皇妣:追封燕國太夫任。
二子:吳昭明,為內殿崇班;吳昭矩,太子中舍。

墓志銘

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左衛將軍致仕御史大夫上柱國南陽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吳公墓志銘並序
往者起自古公,乃遷都而渡水。逮於泰伯,□讓國以推賢。而後太守名高,元臣望重,不泯西河之美,□符東漢之榮。從此歷年,奇人靡絕,交相文武,次第軒裳,世家望族,至今匪移旌節。
公大梁人也,諱元載,字鹹熙。曾祖贈邢國公,曾祖母追封晉國太夫人。祖贈齊國公,祖母追封秦國太夫人。皇考諱廷祚,贈燕王;皇妣追封燕國太夫人。先夫人李氏早亡。
公即燕王之第二子也。九苞應瑞,一角呈祥,年未佩觿,便識趨庭之訓;歲將懷橘,先敦許國之心。至大宋建隆元年,燕王掌密地,有敕除授將仕郎、右春坊太子通事舍人。不出年,賜緋魚袋。建隆三年,國家以秦庭右限群戎,左鄰諸國,若非英乾,孰可撫臨。輿論以燕王名重當時,位權樞要,足以典斯巨屏,固彼咽喉。天子以中外譽高,旋令出鎮。公念愛育恩厚,慮參省有疏,不欲暫違,是得同往。建隆三年,宣補充秦州衙內都指揮使。燕王以義化仁煦,未期政成,夜犬不驚,晨羊罷市。厥有雍民稱困,秦郊告豐,嘉聲四飛,遽入辰聽,俄承制命,移節永興,屏棄奸豪,蘇活疲瘵,布理之要,有如在秦。乾德二年,補充永興軍衙內都指揮使。無何﹗天不憗遺,摧我梁棟。
開寶四年,遺表授東頭供奉官。太平興國三年,補充閤門祇候,不出年,敕借西上閤門使,充契丹國正旦國信使。公春秋未壯,辭氣邁倫,情動單于。彌欲相臠,雖生睚眥,我乃不懼於臨危,縱發咆哮,我乃不忘於報命。單于都知骨鯁,許促康莊,高格莫儔,大節難奪。太平興國五年,授揚、楚八州四軍都巡檢使,雅符人望,不徇斯言,庶事盡公,莫有欺詐,寇皆削跡。民賀息肩,謳謠之聲。喧噎衢□,斑白稚齒,誰不欣然晏如也!
太平興國九年,授西上閤門副使。不出年,授知陝府軍府事。來暮之歌,首盈耳矣;懸魚示約,次聞境矣。勸課農桑,民不飢矣。雍熙三年,授知秦州軍州事兼管界沿邊都巡檢使。玉冷難熱,松高更貞,愛物廉勤,悉同前日。端拱元年,授西上閤門使、檢校司空。不出年,又授知秦州軍州事兼管界沿邊都巡檢使。將期居境,秦民共聞,挈老攜童,壺漿塞路,復臨舊理,清風自高。
淳化二年,授使持節富州諸軍事、富州刺史。不出年,授知成都府事兼管內橋道事。從晨至暮,案牘盈箱,公躬覽悉周,全亡倦色,詎容勢援,是枉皆原,因得囹圄時空,居人安堵,逮至獲替離任,狂寇聿興,聚眾繁多,將圖割據。千尋碧嶂,橫殺氣以猶□,四面青山,布遺骸而欲滿,公獨全骨肉,安然得歸,豈不謂天助善人,神扶有德。誰料薏苡興謗,囊衣有猜,自蜀抵京,路費猶寡,後因微悉,腳膝痠痛,未許尋醫,卒成讒搆。亦非有志傲世,誠為無心拂塵。出水名駒,遂俄然而就絆,搏團巨翼,當一旦以□垂,巧言如簧,信不虛矣。淳化五年,責授郢州團練副使。公自嘆時命,終無恨言。至道二年,奉敕落責授,授單州團練副使。
至道三年,授左衛將軍,致仕。怡然道在,樂於修仁,解印陶生,諒不辜於此日。歸山謝傳,誠得趣於當時。奈何宿疹無瘳,浮生若夢。嗚呼﹗昊天不弔,哲人其萎。
公以鹹平三年十一月三日薨於東京景寧坊私第,享年五十三。以鹹平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歸祔於西京洛陽縣平樂鄉張陽村,祔先王之舊塋,禮也。
兄弟五人,兄元輔,左衛大將軍、平州刺史,不幸早亡。君子表機,文武不遂。時彥親狎,手足友於,清白在官,私門垂訓,觀乎偉量,四溟讒可盈其樽,酌彼雄圖,六合方得滿其志;長弟元范,內殿崇班,動皆成禮,言必中規,宛有士風,不凋令德;次弟元扆,宣州節度觀察留後、駙馬都尉,爰從稚齒,便異諸童,不於辨李之能,已暮偷燈之學,天分岐嶷,神衛經行,纔及成人,高聯國戚,溫良自牧,未見其繼,芳躅以挺生,誠異人而間出;次弟元吉,供奉官閤門祇候,深蘊才術,克紹弓裘,凡所歷官,政有可采;次弟元慶,供奉官閤門祇候,耽味墳典,翱翔古今,勢奪騰凌,胸蓄英□。一門稱虎,集賈氏之威名;諸弟連龍,勝荀家之美號。
公娶太原郡郭氏,故郭中令之女,先公而歿,封太原縣君;後娶清河張氏,故張侍中之女,封清河縣君;後娶郭氏,是先縣君之妹也,封太原郡夫人,今合祔焉。
胤子五人,長曰昭睿,不仕早亡;次曰昭明,左班殿直,孝恭彌篤,豈斯須而蹔忘,天性是拘,每竟夕以如割;次曰昭矩,將仕郎、守廣文館助教,灰心在服,泣血有類於高柴;垢面倚盧,執節可齊於陶侃;次曰昭用,未仕,纏哀處默,終歲塊然,痛骨無門,未曾莞爾;次曰天水哥,雖居童稚,智有老成,自失所天,鄙於戲翫;女一人,適寄班右侍禁劉承渥,是建寧軍節度觀察留後劉太傅之子也。德言溫順,既深契於宜家,功容又俱,動不遺於母訓。
噫﹗孔子聖人也。時不我與,歷聘諸侯,鮮得賓者,遂□泣臨,猶嘗嘆拘。卜高,門人也,萬一非偶文侯搉□,仰同日月,時也!命也﹗昭然可知。公舉善惟人,出於當世,竭殫奉國,赫其朝右。太祖時,援加勛皆檢校凡五;太宗時,援加勛階檢校、食邑凡七,授獎喻敕書凡三,公至於忠信篤敬,奢儉相得,光絕前後,可為人師,備述奚盡,聊取梗概而已。舜賓也,才非援筆,學昧懷蛟,屢接芳塵,久棲門館。次子殿直見托,敢錄荒辭,乃為銘曰:
代今宋兮運之昌,歲為□兮年之良,丹旌悠悠兮出大梁,雙輻軋軋兮指北邙,□與日兮俱雲感,身雖謝兮名益芳。
東齊野叟張舜賓 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