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

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

《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從全書現在的內容看,第一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是從社會民俗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是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是從審美娛情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是從繪畫藝術中看松竹梅蘭;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則是從旅遊文化的角度來看松竹梅蘭。

基本介紹

  • 書名: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
  •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 頁數:215頁
  • 開本:16
  • 作者:趙義山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554571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對松竹梅蘭的栽植歷史、生長習性、品種類型、育種繁殖等等,或屬於植物學,或屬於生態學,或屬於園藝學,與“文化”關係不大,儘量放棄,著重從文化角度解讀了“松竹梅蘭”的文化價值與魅力,讓讀者感悟到不同的文化韻味,以醒自身。

作者簡介

趙義山,四川省天府學者計畫首批特聘教授。

媒體推薦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
——上官昭容
高懷有餘興,竹樹芳且鮮。
——張籍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李世民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
一神靈壽考贊木公——松靈記奇
二龍子龍孫話此君——竹靈記趣
三冰肌玉骨憐芳魂——梅靈記艷
四天人感應說國香——蘭靈記祥
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
一凌霜傲雪志不移——賞“歲寒三友”的堅貞不屈
二頂天立地偉丈夫——仰青松的挺拔傲岸
三虛心有節真君子——敬翠竹的虛懷亮節
四與世無爭高潔士——慕寒梅的孤芳自賞
五空谷傳香冷美人——頌幽蘭的香遠益清
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
一清風陣陣聽天籟——風中賞松
二冰天雪地觀奇葩——踏雪尋梅
三素淡堪移入臥屏——庭園賞蘭
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
一古貌蒼顏十八公——松畫尋蹤
二一枝一葉總關情——竹畫拔萃
三隻留清氣滿乾坤——梅畫敘略
四淚泉和墨寫《離騷》——蘭畫擷英
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
一閱盡滄桑倚絕壁——東嶽、黃山松
二修竿密葉成蒼海——水鄉南國竹
三橫斜疏影搖南國——江浙、嶺南梅

後記

一本書,就像作者的一個孩子,在她被孕育並面世的過程中,作者所付出的心血,實不亞於一位母親。儘管孩子來到世上很久了,但作為母親曾經給予過她的舐犢情懷,始終是記憶猶新的。我對於《君子的風範——松竹梅蘭》這本小書的情懷亦復如是。
光陰荏苒,這本小書自從四川人民出版社在上個世紀把她推至世上,一晃就快二十年了。這些年間,讀者似乎還不曾忘記她,出版界的朋友,也還不時惦記著她。前些年,台灣還曾經印行過,不過沒有給作者打招呼,這種情形,恐怕就該叫做“盜印”了。一則我也忙,二則把我的書印給更多的人看,這本身也並不是什麼壞事,所以也就沒有去追究了。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的印本,實在是文質並不相稱的。表面看,紙張、裝幀都很豪華,非一般大陸地區印刷品可比;但其內容,有印者擅改之處,差不多是不改則已,而一改就錯的,這是擅印者讓我感到很難堪的。
大概是兩三年前吧,楊耀文先生就與我聯繫要重印這本小書,今年初,又得楊先生來信,說本書已納入今年的出版計畫。如此,這本小書便與文津出版社結緣了。要特別感謝楊先生,感謝文津的朋友們!
這本小書再次重印,有什麼意義呢?應該是有的,不過又仿佛很難說。說“有”,是因為說“松竹梅蘭”,揚士君子德風,使我中華數千年之道德文明,綿延不斷,馨香四溢,使覽者沐浴其間,心有所感,或知自節自勵,其不僅有益於身,抑或有益於人。說“仿佛很難說”,是因為今日之世道,慾海橫流,拜金者比比,修德者寥寥,真不知昔日“松竹梅蘭”之德風可淨化今日之銅臭,還是今日之銅臭將污染昔日“松竹梅蘭”之德風。不過,小書之重印,無論對於昔日之“松竹梅蘭”,幸抑或不幸,總還是寄予了筆者的一片熱心。
斜出齋主
2013年3月30日(星期六)記於成都獅子山麓

序言

一本書寫完了,作者往往有幾句“題外”的話,或與書的內容有關,或與寫作過程有關,總之,想把它說給讀者,我這次也不例外。
關於松、竹、梅、蘭,自《易經》上講“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和孔子講“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以來,前人已說了許多的話。宋元人還把松、竹、梅合稱為“歲寒三友”,也有的再加上蘭,合稱“四友”,於是,這一話題的內容就更豐富了。文化巨人如孔子,大詩人如屈原,高士如林和靖,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高揚了“四友”的君子風範;歷代騷人墨客,競相歌詠,名篇佳作,真可謂車載斗量;故“四友”的清純高潔、堅貞自守、正氣凜然等品格受到文化人的普遍崇敬,也進而得到全民族的喜愛。所以,在對“四友”的歌詠和喜愛中,在許多關於“四友”的話題中,也就自然積澱著民族文化的精神。然而,因為時代久遠,有些東西已被歷史的塵灰覆蓋,顯得模糊不清了。掃除那些歷史的塵垢,揭示“四友”的文化內蘊,這便是我寫這本小書的目的。
書雖然小,我卻從秋寫到了夏,幾近一年,所費心力,不亞於一本學術專著。
首先,面對林林總總的材料,如何取捨?又如何組織?這是我思考得最久的,費時最多的一個問題。中途,我有很多時候都覺得無所適從,就像我老家流行的一個歇後語:老虎吃天——無處下口;我有幾次都想放棄這個題目不做,但一想到我這“松竹梅蘭”只是《風雅文化叢書》中的一種,到時開不出“花”結不出“果”來,豈不令整套《叢書》擱淺?因而只好硬著頭皮幹下去。說來也怪,退堂鼓未打得成,把頭皮一硬,居然也漸漸地有了一些眉目。幾經思索,我最後決定,對於這個題目,只要與“文化”相關的部分,我便儘量涉及,而與“文化”關係不大的部分,便儘量放棄。從全書現在的內容看,第一章“世以神為本,草木皆有靈”是從社會民俗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二章“清賞貴神韻,高潔在比德”是從社會倫理學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三章“風雪增異彩,人情添物趣”是從審美娛情的角度看松竹梅蘭;第四章“畫筆寫風雅,遺韻留丹青”是從繪畫藝術中看松竹梅蘭;第五章“山水毓靈秀,擇地仰物華”則是從旅遊文化的角度來看松竹梅蘭。至於松竹梅蘭的栽植歷史、生長習性、品種類型、育種繁殖等等,或屬於植物學,或屬於生態學,或屬於園藝學,與“文化”關係不大,本書便儘量放棄,讀者如有興趣,自有別的專家們的著述可讀,不必於本書生不見“馬尾松”“羅漢竹”敘述文字的遺憾。
對於如何取捨,如何組織的問題,我最終做了上述的處理,自以為這樣處理還基本過得去,不知讀者諸君以為如何?
其次,我感到棘手的問題,還有如何既保持本書一定的學術性,又使其具有通俗性和可讀性,簡言之,如何使學術性、通俗性、可讀性統一起來?我的想法和做法是:談問題儘量深入淺出,敘述的文筆儘量生動流暢,把古典的材料儘可能融而化之,與本書的文字融為一體。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比寫學術論文要更費力氣。“深入”,並不易;“深入”而要“淺出”,就更難;“深入”而要“淺出”得不失“深”的蘊含,就尤其難。把古典的材料融而化之,要化得不走原樣,保持原有的神韻風采,也遠非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容易弄好。凡此種種,我只能盡力地去做了,效果如何,也只有等待讀者的評判。
最後,我要說的是關於本書的一些材料,我曾向南北師友以及學界同仁告急求援,浙江藝術研究所的洛地教授,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吳新雷教授、北京圖書館的卓連營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所的魏崇武碩士,四川聯合大學的祝尚書教授、舒大剛博士,宜賓市委宣傳部的帥胤同志,宜賓地區文化館的李館長(忘其名),以及還有素未相識的西南林學院的薛紀如教授等,都曾在百忙中給我提供資料,有的我已在書中提到,有的則未曾涉及,在此,我謹向各位熱情支持我的師友和學界同仁致以衷心的謝意!
此外,本書還參考和引用了當代若干相關書籍中的資料(書內已一一註明),其作者有相識的,也有不相識的,在此,也一併致謝。
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