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

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

《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是一部用血凝結的報告!這是一部反映時代的報告!這是一部謳歌民族的報告!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向人民報告!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是什麼?是肆掠的洪水和狂妄的旱魔。水旱災害傷害了我們的祖先,也危及我們及我們—的後人。人吃人、葬身魚腹、長城在流淚、長江流的是鮮血等並不是駭人聽聞的句子,而是歷史的真實記錄。新中國成立後,一系列的國家行動讓水造福我們,1958年至1973年,丹江口水庫庫區累計有50萬餘人次搬遷;2011年、2012年,南水北調工程又使30萬多人背井離鄉,遷徙異地。移民,實在太難了,有人說是“天下第一難”。國外很多的工程都因為移民問題而擱淺,而南水北調移民又要在兩年內完成,強度超過國內其他水利工程。然而,兩年的時間,我國奇蹟般地完成了30萬多人的搬遷安置任務。兩年,我們的移民老鄉,舍小家,割捨故土;顧大家,遠徙他鄉;為國家,拋棄私情;建新家,發奮自強。大義大勇,千古絕唱。兩年,我們的移民幹部迎難而上,攜手並肩,千言萬語做工作,千山萬水送移民,千辛萬苦辦實事。汗灑江河,血染豐碑。兩年,我們的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把30萬多移民送到了“心家園”。執政為民,魚水情深……

基本介紹

  • 書名: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294頁
  • 開本:16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 作者:趙學儒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5624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通過對眾多人物和重要事件的記述,歌頌了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歌頌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歌頌了偉大移民精神,歌頌了新中國成立尤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向人民報告:中國南水北調大移民》總結了南水北調移民的成功經驗,既是文學作品,也是文獻資料。

作者簡介

趙學儒,筆名子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雜誌社編委,中國水利報社編輯記者。創作成果:長篇小說《大禹治水》(中英文版,與人合著),中篇小說集《戰神》,短篇小說集《非常女人》《下雪了》,散文集《若水》等。獲得國家及省部級多項獎勵。

圖書目錄

序言
引子我是移民的後代
第一部水的國
第一章水之殤
1.我的家鄉我的河
2.旱魔導演“人吃人”
3.長城還在流淚嗎
4.沙塵暴向南方
5.祈雨,祈雨
6.長江流的是鮮血
7.漢江、丹江“同流合污”
第二章水之夢
8.毛澤東的“斗”水情結
9.十萬大軍腰斬丹江
10.夢想與行動
11.中國水利移民第一大縣
第三章水之子
12.見到了黃河
13.漢江哭了,丹江哭了
14.遷得出,留不住
15.哪裡是移民的家
第四章水之居
16.搬遷大柴胡
17.重新有了一個“家”
18.天下第一難
第二部在路上
第五章一定要把移民安置好
19.北京的牽掛
20.移民搬遷安置就應該一步到位
21.要讓移民的日子有盼頭
22.“移民工作沒有句號,只有逗號!”
第六章移民新政的前世今生
23.共和國部長的批示
24.實事求是說問題
25.直言不諱論影響
26.建議治標又治本
27.修訂條例,急
28.履行職責快行動
29.新政“閃亮登場”
30.“亮劍”移民問題
31.讓移民得到實惠
第七章大搬遷前奏曲
32.移民未動規劃先行
33.落實溫總理的指示
34.調查什麼
35.不負重任
36.桃李無言
37.移民大師
第三部大遷移
第八章中原使命
38.“四年任務兩年完成”
39.出台方案
40.拉開大幕
41.八大舉措
42.河南移民看淅川
43.王樹山的講述
第九章荊楚風韻
44.進入黃湖
45.移民要請你坐牢的
46.以精神鼓勵為主
47.迎著風雨
48.“天大的事”
49.連續三年給移民拜年
50.“三優”原則
51.“湖北模式”
52.“三心”行動
53.“真金白銀”服務移民
54.培養新型勞動者
55.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第四部靈與肉
第十章鐵脊樑是這樣煉成的
56.民眾情緒很激動
57.“你去死吧!”
58.國字臉
59.摸摸良心
60.管好養命錢
61.夢想成真
62.“庫區苦,庫區窮,庫區難!”
63.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64.現場採訪
65.群英會
第十一章漢水丹心
66.劉峙清生命的後一天
67.採訪家屬
68.一個80後女幹部的講述
69.我要對得起鄉親們
70.移民搬遷的帶頭人
71.記錄者
第五部別故鄉
第十二章兩個最後一批
72.赴河南
73.去湖北
第十三章離情別緒
74.端午節?團年飯
75.老街?古井?天井院
76.上墳?遷墳?遺書
77.晚飯?愛情?最後一杯酒
78.小花貓?小黑狗?苦楝樹
79.最後一課?二胡曲
第六部心家園
第十四章今日大柴湖
80.踏訪大柴湖
81.生存現狀
82.周總理起的村名
83.感謝貧窮
84.君子當自強不息
85.破解貧窮
86.大柴湖現象
87.大柴湖性格
第十五章幸福起點
88.這是俺們的家嗎
89.魚宴飄香
90.豐收在望
91.姚灣村印象
92.餘音裊裊
93.“牛郎織女”來相會
94.“小太陽”從這裡升起
尾聲歸去來

序言

對於水,人們有著太多的愛恨之情。古人云,上善如水。水有著滋養萬物的德行,在人類文明史上,水給予了人類無窮盡的滋養,從而造就了我們豐富的物質文明生活。然而古人也曾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善面之翼即為惡。南方暴雨橫虐,北方城河乾涸,水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已經嚴重影響著人民的生產生活。
就在這些人與水的長久“糾纏”中,一起浩大且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我們知道,南水北調工程橫貫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分為西、中、東三線,涉及省份多達十餘個。它將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應該說,這是一項千秋基業。從1952年,毛澤東那句“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到如今這個美好的夢想變為現實,已經整整60年過去了,我們在改造水域、利用自然的道路上取得的成果顯著,而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相比於戰略的規劃,工程的實施,水道的建築,任務最艱難的,還是河畔之濱的移民。
我不得不說,南水北調是一起遷徙活動,一次國家行動,一場生命運動。沒有什麼比“移巢”更艱難,也沒有什麼比“背井離鄉”更能說明人生命運的殘酷,而就在南水北調工程中,需要移民三十多萬人,正如有人所講的那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敗就在於移民”,任務艱巨可見一斑。移民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最大功臣,他們的行為終將名垂青史。正是這個道理,他們中的大多數是被動地湧入這次浩大的“國家行動”之中,在中途他們有過掙扎,有過彷徨,甚至是反抗,但最終他們還是主動地承擔起了這份命運的擔當,人們讚許他們是“為大家,舍小家”,可是誰又能知道他們捨得有何等悲痛,心情有何等波瀾!他們身居幽靜山村,曾經的日子是極其平靜和安詳的,如果沒有這次浩大工程,躁動和物慾也許不會這么猛烈地撞擊他們的生活;他們無疑背上了“國家”的包袱,當在為自己的安置費等各種利益條件“討價還價”時,很多人說他們“自私”,沒有國家精神,可是當你設身處地地去接觸他們,看到他們即將離開家鄉的眼神,此情此景,你就會覺得什麼叫做代價。縱然百般要求,可最後移民們搬家了,做到了,這就是當代中國人的形象!
我與本書的作者趙學儒相識甚淺。某種意義上講是他“逼”著我看他的作品,為他寫序。但看完他的作品,我自認為他“逼”得好。因為它使我看到了趙學儒對水的那片忠誠與摯愛。從水電工人,到《中國水利報》社記者,他從事的工作都是與水相關,因此對水的熟悉和了解可見一斑。我很高興能看到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作家,能夠深入實地去了解移民,把最真實、最感人的,渺小卻偉大的民眾的可愛之處展現出來,我想他的調查和寫作是充滿感情的,因為每一個了解過移民的人,都無不為他們的行為和精神所感動。我也曾寫過《國家行動》,每當回憶起百萬三峽移民離別故鄉時的情景,心情總是難以平靜……所有為國家工程奉獻犧牲的移民都是偉大的,我們當向他們致敬!很感謝趙學儒的作品,它讓我再次感動。
是為序。
2012年7月31日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著名作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