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廟

后稷廟

位於山西省聞喜縣陽隅鄉吳呂村。創建年代至晚在元代,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有修葺。占地1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尚存戲台、水陸殿,均為元代遺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后羿廟
  • 所屬地區:山西省聞喜縣陽隅鄉吳呂村
  • 面積:1600平方米
  • 年代:元
  • 保護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基本概況,民間文化,信仰記憶,資料記載,文化認同,神話傳說,相關結論,

基本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
后稷廟
古建築
山西省
后稷廟VI-421

基本概況

后稷廟
后稷廟位於山西省聞喜縣陽隅鄉吳呂村。創建年代至晚在元代,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有修葺。
占地1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尚存戲台、水陸殿,均為元代遺構。戲台磚砌台基,石條壓沿,高達1.5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殿內梁架為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檐施圓形通長額枋,平柱向兩側外移,尚存元代遺制。水陸殿單檐懸山頂,殿內施天花板。廟內尚存明嘉靖年間重修廟記碑兩通。
后稷廟
古老肅穆的后稷廟,是石城縣客家先輩為尊祀太古時期的先租“后稷”而建,以祈求“五穀豐登”和“幸福吉祥”之意。雖經千年風雨蒼桑,后稷廟仍然是那樣的莊重,那樣的輝煌。
傳說后稷為黃帝的第四世孫,帝嚳之子,母有邵氏女,曰姜原,為帝嚳之妃。一日姜原在野外見一巨人而懷孕生下后稷,姜原視之為不祥之人將后稷棄於野外的小路上,奇怪的是牛馬在小路上經過時,均會避開而行,不會踐踏在后稷身上。後又將他棄於冰雪地上,無數鳥類不約而同的飛集於他身上用羽毛將其覆蓋,為他取暖。
這些奇蹟又使姜原認為他是神的化身,將后稷抱回家中小心撫養。因此,后稷的別名地稱為“棄”。后稷自幼聰明過人,長大後精通農事,並教授他人農事技術,為促進當時的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聞名於中原大地。帝堯得知後,封后稷為“農師”,深受後人敬仰。
后稷廟始建於宋朝祥符年間,後經多次修繕,此廟也留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蹟。初建時只供奉后稷神像,後來又供奉了作為陪襯的道教神像。此廟為磚木結構,內設有正殿、庭院及東西廂房、古戲台。大殿結構為穿斗式木作梁架,梁倒板上繪有栩栩如生的龍、麒麟等動物彩畫。木柱礎石為雙層八角形,各面均雕刻有動物、花草。廟內充滿了龍文化及道教文化的氣息,是研究中原文化與客家文化淵源關係不可多得的歷史古蹟。
該廟座落於客家古驛道“閩粵通衢”的入口處,是通往閩粵的咽喉要道之地,南來北往的客家人途徑此地都會入內拜祀一番。自古以來廟內香火極為旺盛,朝拜者、旅遊者絡繹不絕。直至今日每年在此廟都要舉辦隆重的廟會,廟會期間都會邀請多家戲班子在古戲台上演出數日,熱鬧非凡。
如今廟內還存有五塊古代的碑刻,二塊為明碑,三塊為清碑,詳盡記載了后稷廟的歷史沿革。歷經千年的后稷廟也記載著客家先輩的文化意念和創業歷程,同時也展示著客家文化的深厚內涵。

民間文化

后稷是一位兼具人與神雙重品格的傳說人物,在中華文化的歷史上有其獨特的傳承方式。正統的稷祀文化一直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但其傳承於民眾中間的記憶文化系統也是后稷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將對其傳承於民間的隱性資源所構建起的文化和諧系統予以民俗理論的觀照,探尋其對構建社會和諧文化的積極意義。 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后稷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位傳說人物,兼具人與神的雙重品格。
在與社會歷史文化的融合中己經構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后稷文化。對於中華民族農業文明、封建國家的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的審美心理,甚至中華民族性格的養成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今天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文化、社會、人三者的緊密關係也為人們越來越關注,深入研究三者之間的規律性聯繫對於社會文明的構建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民俗文化正是在這樣一種實際需求之下而被重新認識和定位。然而在面對駁雜的民俗文化形態時如何能做出“合宜”的選擇和評判,各學科研究者應作出及時的理論思索。基於以上思考,我們希望能通過對后稷神話傳承於民間的隱性資源所構建起的文化和諧系統給以民俗理論的觀照,探尋其對構建社會和諧文化的積極意義。
后稷廟
山西晉南、陝西關中周原是后稷神話流傳的主要區域,同處黃河中游地區,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區之一,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了璀璨的黃河文化,厚厚的黃土高原展現了深沉久遠的人類文明。早在十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活動,造就了優秀的華夏文明。古代文明,是隨著農業的發展而興旺起來的,經過漫長的發展,當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民族社會所代替,生產上由遊牧為主轉入以定居農耕為主的時期,進入了原始農業階段,史學上稱之為農業社會,也就是一些人稱之為人類文明的“第一次浪潮”。后稷傳說流傳的關中和晉南是周民族發源和活動的重要區域,也是我國古代農業起源最早,農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這一地區的先進農業確實對我國古代歷史文化起著偉大的推動作用,后稷作為代表的開拓者們在黃河之濱、渭水之畔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在晉南汾河流域的廣大地區流傳著眾多的上古神話,而陝西關中地區的渭水流域也是上古神話傳說產生的重要地區,至今仍廣泛傳播。對於這一區域的神話傳說進行研究,會為我們對民間記憶中的歷史構架的了解提供便利,也有利於我們在歷史的審視中探尋民間文化對於區域社會的現實意義。后稷神話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個以后稷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上層稷祀文化系統與下層的民俗信仰、民間口承敘事共同構成了后稷文化得以傳承的載體。尤其在民間,后稷傳說的生成與信仰具有突出的特徵,通過對這一地域的后稷傳說和信仰關係的梳理,我們能夠窺視出深入民眾社會記憶的民俗文化作為一種地方性知識在文化建設中的當下意義,以及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發展重構
神話傳說資源的不斷整合表明了民俗特有的社會意義。山陝地區后稷廟的修復和旅遊開發,以及后稷文化主題節日的開展,都充分展現了當地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體現了民間文化所特有的隱控能力。后稷傳說在山陝兩地主要集中在后稷廟、后稷教民稼穡、后稷感生以及作為周人始祖的幾個主要方面。始祖傳說、事功傳說、農業神崇拜共同構建起了這一區域的民間記憶,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轉化為新的地方知識體系,重新建構原有后稷文化在民眾心目中的意義。

信仰記憶

后稷廟及其與之相附會的后稷傳說是民間的深層記憶,晉南、關中地區至今保存的后稷廟主要有:武功縣老城稷山之上的后稷祠、歧山縣城西北7.5公里處的周公廟內的后稷祠、稷山縣南稷山上的稷王廟、新絳縣陽王鎮的稷益廟、萬榮三文鄉東文村和南趙鄉太趙村的兩座稷王廟。在今天的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這些文化景觀的重新開發,在地方知識體系的現代構建中獲得了新的文化象徵和意義,但其原有的農神核心依然存在。

后稷廟
農耕文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脈,千百年來中國民眾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與自然的艱苦抗爭中堅守著一片黃土,族群的繁衍和農業生產關係密切。對文明起源的研究,專家們普遍認為,古代文明形成的共同基礎即農耕畜牧業。以農耕畜牧業為基礎的定居聚落是人類通向文明社會的共同起點。因此,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視就不言而喻了。遠古時期,關中邰地位於漆、姜二水下游一帶,處於姜姬兩姓接壤之地,兩姓聯姻結為秦晉,最初生后稷。他所在的周族,世居關中,執農不棄,成為著名的農業部族。帝堯推舉后稷為部落聯盟的農師,推廣農業技術,天下得其利,帝舜封他於邰地,號曰后稷,並替烈山氏而祀之為農神,後世民眾建廟祀之。后稷祠廟則成為了構建地方文化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后稷農神信仰也成為地方記憶中一個充滿了真實生活而又穩定的民俗事象。在現代地方文化建設的大潮中,稷祀信仰隱性地展現出民間文化重構的演變軌跡,呈現出新的意義。
與正統稷祀文化形態不同,民間的后稷信仰則包含著民眾直接的生活願望和真實的社會認識,體現著現實功利性的特徵。摒棄了許多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宗教信仰範疇,民間的稷祀更多地保留了稷神的“自然屬性”,稷神和社神共同構成了俗民信仰記憶中的影響農業生產的某種力量。祈求風調雨順和莊稼豐收是民眾最大的願望,歧山縣蒲村、棗林就有祈稼會的民俗活動。

資料記載

“所謂祈稼,就是禱求禾稼盈收,五穀豐登。諸如蒲村麥王廟會、棗林街麥王府會均為祈稼會。麥王府所祀之神為周族的始祖——后稷(棄),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足跡,懷孕而生,始以為怪物而一度被棄,故名為棄。棄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做農官,教民耕種稼穡,周人認為他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因以麥王神祀之。”①
“禱求禾稼盈收,五穀豐登”成為當地民眾崇祀后稷的主要目的,對后稷的信仰構成了當地民眾文化記憶。祈求農業的豐收之外,俗民也賦予了稷神更多的神職功能,超出了農神的範圍。如在武功老城西的稷山上,每年的正月十五,各街巷村舍都要鳴鑼擊鼓來到后稷祠爭先進香獻爵。高蹺、社火、秧歌、竹馬、彩車、戲曲等晝夜助興,人山人海高歌歡舞慶祝姜嫄后稷帶給人類的幸福。在一年初始之時來到山上祠里燒香,可以在一年內獲得健康和實現生活的種種願望。萬榮的稷王廟同樣也是邑內百姓為祈五穀豐登,物阜民豐,而來祭神求雨的一處重要場所。

后稷廟
民眾稷祀祈年是萬物有靈觀的原始思維在隱性作用,稷神則是人們在原始宗教心理的支配下而創造出來的,是人類對於穀物極度渴望的產物,萬物有靈的觀念使先民相信穀神的存在,因此便以他們認識最早的穀物“稷”作為農神的符號加以崇拜,這裡的“稷”是最初的文化指向。后稷成為農神則和他在部落里所建立的農業事功密不可分,二者雖屬不同的文化範疇,但在民眾的認識里是稷神的兩個不同側面,相互之間的聯繫依然緊密。稷神信仰已成為較為穩定的民俗生活模式。那么在現代的文化背景之下,又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呢?
各地后稷廟的稷祀文化在長久的傳承中已演變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圍繞后稷廟所展演的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更多地體現出樂觀的文化精神。在現代社會的建設大潮中,各地后稷廟均受到極大的文化關注,如歧山周公廟1957年就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廟內建築進行了重新修繕。萬榮南張鄉太趙村稷王廟現在也成為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華夏五千年文明濃縮在民間百姓生活中的一個具體實例,也是后稷崇拜在山陝發生髮展的有力佐證。在高科技的現代社會,民間信仰仍然是民眾脆弱心理的精神家園,這也成為信仰在現代社會不斷轉變發展的主要原因,后稷廟是民眾生活的信仰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維護著地方文化生態平衡的作用,滿足了民眾日常生活中精神信仰的需求。

文化認同

后稷作為北方農神的形象,從拜物“稷”到周族始祖經歷了一個多階段的演變時期,在這一形象的衍變過程中,反映了黃河流域上古人類依賴農耕、崇拜農神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但同時周人為自己打造了后稷這樣一個始祖的形象,祖先崇拜則反映了人一種生存追求。周人為自己的始祖想像了非凡的誕生和成長經歷,使其成為一個歷經磨難而才智非凡、賦有神性的英雄始祖形象。②《詩經·生民》中對后稷的誕生和成長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逼,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后稷廟
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誕置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③
作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誕生有著濃厚的神話色彩。姜嫄懷孕是因為“履帝武敏”,出生之後,卻胞衣不破,形同肉蛋,被視為不吉,被棄又大難不死。《生民》是周人祭祀祖先神后稷的祭歌,通過人和神的事跡,敘述了周人的起源。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其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在周人的神殿里,稷神占有重要的位置,西周接受了殷人的天神崇拜,但對天神的觀念有所變更。祖神的崇拜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更加注重血統的純正和高貴,因而主動與商祖聯繫,據周原卜辭載,周文王時期曾祭商人的祖神。這樣的行為自然有著明顯的政治意圖,但同時也深刻地體現著民眾對族群有著強烈的歸屬需求。
“族群這個名稱在人類學著作中一般被理解為用以指明一群人:1、生物上具有極強自我延續性。2、共享基本的文化價值,實現文化形式上的公開的統一。3、.組成交流和互動的領域。4、具有自我認同和被他人認可的成員資格,以形成一種與其它具有同一階層(order)的不同種類。”④周人的始祖崇拜用文化人類學的學科視角來審視,對於始祖神后稷的神話描述所體現的正是對於周民族群體意識的重塑和族群文化的價值認同。以此實現既與殷商正統聯繫,又與之作出邊界的劃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族群的認同比社會其它地位更為重要,而個人因認同而允許納入群體,周人群體自我意識的持續性得益於這樣的邊界維持。對於始祖后稷的傳說化敘事在民間文化體系中強化了周人的族群歸屬感,構建起民眾群體記憶中的文化核心。
在現代社會裡,后稷作為周人始祖同樣作為傳統層面的地方歷史,在現實生活中仍顯示著其文化功能。周人在豐收的田野里編織始祖后稷誕生的神話時,今天的後人在同一塊土地上已在重塑后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后稷的傳統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在山陝已成為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誌。周文化在周代及其後的時間裡,已遠播到周邊的地區甚至國家。這也是民眾文化認同的現代表現,體現了民族文化的認同情境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是隨著時空的變遷而變化,周人族群文化傳統的外延和內涵均在現代的時空語境下獲得了新的意義,在不同的地區和群體中發生了同化作用。如山陝后稷文化之間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著天然的聯繫和影響。在這種現代文化建設的背景下,后稷從地方歷史的具體形象,升華為文化開發中的標誌性資源。后稷傳說在民間敘述話語中活躍起來,民眾對於民俗生活中的后稷形象重新認識,更加關注有關后稷的地方歷史文化。如今在山陝的調查中可以隨處感受到民眾對於后稷文化的自豪之情。同時,政府行為也改變了地方文化敘述的重點,強化著民間記憶中對於后稷文化新的意義,在新的文化語境下構建起民俗運用的現代框架。

神話傳說

教民稼穡:民眾的情感記憶與英雄敘事
后稷神話內容龐雜,農業事功是傳說的核心內容,也是為民眾久遠記憶的重要作用內質。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民眾對於后稷這一農業英雄形象的敘述,其中飽含著民眾深層的情感因素。考察后稷農業事功傳說的材料,研究者們通常套用的材料主要有三種:一是源自周人的古來傳說,主要見載於《詩經·大雅·生民》和《尚書·堯典》等早期文獻,其中具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但是其中涉及到的農事,可能反映了先周時代農業的實際狀況。二是春秋戰國時期文獻載錄的傳說,但這部分材料形成複雜,融合了民間傳說、文獻傳說等方面的材料,對於農業事功有一定程度的放大誇張。三是秦漢魏晉時人對文獻傳說的推求闡發。這些材料實少虛多,但它們體現了后稷農事傳說的演變歷史演變過程和和階段性特徵。⑤以上材料更多的是從歷史學的角度所做的搜尋,雖然文獻記載中保存了大量前人歌頌、崇拜后稷的大量情感記錄,我們從中可以梳理出有價值的文字資料。但在地方知識體系中還有著一套體現民眾敘事話語特點的記憶體系,主要體現在教民稼穡的遺蹟、口承故事以及具有現代意義的農業文化重塑。

后稷廟
后稷自幼“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農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⑥在山陝后稷文化傳承的地域,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均有其所。晉南的汾水流域是后稷教民稼穡的主要地區,其後發展成為周族的發祥地。周人長期活動於此並為紀念他們的先祖后稷,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蹟。如稷山縣得名於縣南的稷山,今稱稷王山。另外還有稷王廟、稷亭、聞喜縣的姜嫄墓、后稷被丟棄的冰池村、新絳縣陽王鎮稷益廟、紀念后稷裔孫古公亶父的古堆泉、古水等等。陝西武功則有后稷教民作稼的教稼台,位於現在武功老城東門外,教稼台是後人為紀念后稷功績而建的磚砌平台。對於后稷教民稼穡的豐功偉績及當代意義,在碑刻里民眾有這樣的敘述: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已立農事之基礎,是我國農業之發達,遠在各國之先,祗以後世,對農事固步自封,不事講求,降及近代,反落他國之後。訓至米麥,年有進口,食糧仰給外人。以農立國,而農業之不竟若此,撫今追昔,曷勝慨嘆!來遊人士,倘能感而興起,重整稼穡之遺教,追跡先民之偉績,挽救凋敝之農村,措國家於富強,則斯台之重修,庶不僅為國家保存古蹟,紀念往事已也,是為記。⑦
碑中的記述不僅在於歌頌后稷的農業事功,重要的是當今社會的發展更需要作為英雄的后稷所展現出的創業者的精神。同樣在晉南也有民間的深層記憶,“稷山縣的稷王廟西側的半山峰下,一洞內有無數的小石子,其光澤艷麗,酷似玉石,形狀大小均與麥、豆、黍、稷等五穀相同,因而本地民眾稱為‘五穀石’”。⑧由此可以看出,對於后稷教民稼穡的功業,在民眾的情感記憶中充滿了永久的感恩。甚至對於稷神的解釋不僅局限於稼穡,與農耕生產相聯繫的職能也附加在他的身上,在歧山一帶就流傳著關於后稷祈雨的民間傳說,民眾是這樣敘述:
傳說后稷當上首領後不久,就在渭河沿岸開闢農田,其中有十幾個小部落散居在秦嶺北麓和千隴山區,這裡人常說“旱成山,澇成川”,后稷傳令各部落頭人到珍珠泉邊聚會,共同拜天祈雨,“燎柴告天”,其意是先向天神通個訊息。然後眾人一字擺開,邊叩頭,邊祈禱,誰也不敢胡說亂動,整整折騰了一個上午,眾頭人被曬得汗流浹背,口乾舌燥,眼冒金星,喉中生煙。好容易挨到儀式結束,后稷這才命人取來珍珠泉之水,叫眾頭人喝。眾頭人一擁而上,你爭我奪,不一會就將石臼內的水喝得精光。忽然,眾頭人全部面孔通紅,心激烈亂跳,眼中充滿了淚水,一個個彎腰哇哇大吐,頓時將珍珠泉邊弄得污穢不堪,腥臭難聞。后稷這時將吐出物逐個查看,有的是五穀,有的是草根樹皮,有的則是獸肉。於是傳令:凡吐出物中混有肉食頭人,盡行捆綁。一看,食肉者全是南北二山的人,后稷哈哈大笑:“你們既然缺少糧食卻怎么還有肉食吃?況且拜天、祈雨理應吃素,而你們明知故犯,豈能饒恕”。說罷,便要把他們拋入火中燒死,嚇得這些頭人魂飛魄散,連連求饒,並答應拿出多餘的糧食來賙濟其它部落,以贖祈雨吃肉之罪。
后稷見目的已達到,就點頭應允,赦了他們的罪。原來,后稷精通藥性,預先在水中投放了太白山上的“鐵棒槌”,這種草藥輕則催吐,重則致命。
有了糧食,部落熬過了旱災,一天天強大起來。

后稷廟
舊時周原一帶,人們仍有乾旱時祈雨的習慣,求雨時也搞“燎柴告天”,各地的求雨者都爭喝自命為“神泉”的水,這與當年“后稷祈雨”不無關係。⑨
在傳說中的后稷形象已由神轉變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民眾在傳說中不斷加入一些地方性的因素,如上面傳說中的“珍珠泉”,后稷神話在結構上發生了傳說化的轉變。關於其農業事功英雄事跡的內涵進一步衍化,求雨也成為重要的神職功能。所體現出的現實性進一步增強,在其背後起作用的,實際上就是人們對當地歷史的“集體記憶”,基於對后稷偉大業績的頌揚的情感需要,在當地逐漸構建起了一個具有英雄敘述話語特點的傳說圈。它所連線宏大的歷史文化敘事,緊附民眾的民俗生活,在與時代文化的融合中也顯示出了地方文化現代性的特點。
后稷文化的民間記憶是民俗套用的切入途徑,在當代社會,后稷農耕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核心依然被深入關注。從民間來看,民眾的后稷情結被重新喚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大力弘揚后稷文化,使其獲得了新的文化意義;從政府來看,積極推動后稷文化與地方經濟進行整合,成為了促進社會文明發展的新的動力因素。為了弘揚后稷事業,1934年在后稷生地(今陝西楊凌)建立了我國西北最早的高等農業學校——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西北農業大學前身)。解放後,又相繼建立了陝西省農科院、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研究所、陝西省林業科學研究所、西北林學院、陝西省農校、陝西省林校、陝西省水利學校、陝西省農業科學研究中心等農林科學教學、科研單位。后稷故鄉成了頗具規模的中國農業科學城,正是“后稷之業炳千秋,功在江河萬古流”。

相關結論

我們以上通過對文化建設中的山陝后稷傳說的初步調查與分析,梳理了其在民間的存在狀況及當代意義,地方文化的重新構建和民間記憶的生成是密切聯繫,而且相互影響。民間傳說在時代文化中獲取新的資源,而地方多元的文化軌跡使得民間記憶變得豐富多彩,依然展現著其民間精神象徵的本質。但我們在地方文化的開發過程中,應該重點思考如何才能使地方文化的套用適合於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文化,同時對應地方的社會實際,保持其傳統的平衡文化生態的功能。在進行文化性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上,來把握地方社會運行和發展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