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品三國

名家品三國

《名家品三國》是2008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沫若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品三國
  • 作者郭沫若
  • ISBN:9787802224766
  • 頁數:294
  • 定價:30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郭沫若等 著 過常寶,劉德廣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ISBN:9787802224766
出版時間:2008-02-01
版 次:1
頁 數:29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經過一百多年的開拓,《三國演義》的研究著作在數量和質量上已經相當可觀了。尤其是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都不乏大作問世。這本《名家品三國》,就是選擇了前人大家的力作,以饗廣大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熱愛《三國演義》的讀者,希望能藉此更好地推動《三國》巨著的傳播與欣賞。為此,我們在選擇篇目、編纂此書時主要秉持了以下幾點原則:
1.選擇《三國演義》研究領域的大家及其經典作品,以確保其權威性。“大家”既包括上個世紀初的國學大師,也包括目前活躍在研究領域的一流學者,作品則主要蒐集他們關於《三國演義》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和學術界公認的精品。文學作品的解讀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大家”的觀點往往切中肯綮。正確的指引自不必說,而防止讀者少走彎路,不入歧途,則是最為重要的。為了能提供一本準確反映“三國”思想
精神及藝術風貌的精品,我們把目光投向了20世紀以來,在中國學術界、思想界及其他相關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他們的作品可讀性強,思想敏銳而深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體味這部不朽名著。
2.選擇通俗性強的優秀論著,兼顧學術性和通俗性的統一。研究專著一方面要具有學術眼光,以指導讀者;另一方面又要通俗易懂,以利於內容的吸收和理解。由於時代的原因,有些作品雖是學界公認的佳作,但因為專業性過強,語言過於文言,我們就沒有收入。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考慮給一般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接受平台,使他們能很容易地把握住研究者的觀點和思路,並通過閱讀了解《三國演義》真正的意義,增強欣賞能力。
3.常見類作品不選。目前出版界關於《三國演義》研究的著作集層出不窮,很多優秀文章極易找到。因此類似的作品就沒有輯入。而較少為大家關注的優秀成果,我們則盡最大努力收入該書。
4.多角度反映研究成果,揭示《三國演義》的現實套用性。《三國演義》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它不僅是歷史的描畫、戰役的重現,更多的是睿智的展示、策略的套用和人生的體悟。為了將這些逐一表現出來,我們在編目過程中將所選篇章劃分為五個方面。一,英雄豪傑、治世能臣,介紹三國人物的超凡人生,歷史功勳;二,忠義人格、餘韻流芳,讚美亂世風雲下英雄的忠肝義膽,俠骨仁心;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頌揚謀士奇才的高超智慧,戰略權謀;四,文學雅言、史家正論,還原歷史的真相,釐清野史的假說;五,古來篇章、現代詮釋,運用現代精神,激活傳統思維。這裡既有國人的卓識創見,亦有海外學者的異域觀點,二者角度各異,更顯時代精神的熠熠光輝。
總之,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有助於您的閱讀和學習。由於我們水平有限,書中難免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和不足,請讀者朋友不吝賜教,以便修改。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漢族,原名郭開貞,字鼎堂,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目錄

壹 英雄豪傑 治世能臣
替曹操翻案 郭沫若
談曹操 吳晗
劉備性格的深隱特質 劉敬圻
談《二國演義》中的關羽 袁世碩
張飛豈與李逵同 周思源
從“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解讀諸葛亮藝術形象 張錦池
貳 忠義人格 餘韻流芳
諸葛亮形象的文化意義 梁歸智
亂世英雄的頌歌 齊裕焜
義薄雲天關雲長 張俊
社會中的“三國氣” 何滿子
淺論貂蟬 李春祥
三姓家奴呂布的悲哀 王齊洲
叄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詐降和質子 吳晗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顧學頡
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 史念海
《三國演義》用人之道比較談 劉敬圻
劉備與靈澤夫人 金性堯
肆 文學雅言史家正論
赤壁之戰的真相 呂思勉
荊州問題 黎東方
歷史小說在事實與虛構之間的擺動 何滿子
替魏延辨證 呂思勉
最大冤案數周瑜 周思源
貂蟬形象的蛻變 金性堯
時勢造就三分英雄 張大可
伍 古來篇章 現代詮釋
三種諸葛亮 鄧拓
人才、組織與資源 許倬雲
談《三國演義》 吳組緗
義士氣概的局限 浦安迪
壹 英雄豪傑 治世能臣
替曹操翻案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東山人,我國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一生著作宏富,已結集為《郭沫若全集》(38卷)。在中國,曹操的形象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部《三國演義》讓人們了解了一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頗受爭議的曹操,到底是為國為民的一代豪傑,還是奸多疑的嗜血魔王?郭沫若先生於1959年寫下了這篇名為《替曹操翻案》的短論,意在撥開歷史的迷霧,糾正演義的虛妄,將一個真實的曹操展現在大眾的面前。他從軍事、策略、民族關係等若干層面敘寫論說了在風雲變幻、割據爭雄的三國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不朽功績。
曹操雖然打了黃巾,但受到了黃巾起義的影響
曹操打過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黃巾,這是歷史事實。這可以說是曹操一生中不光彩的一頁。
在今天的問題是:打過農民起義軍的曹操,是不是就應該受千年萬代的?
在東漢末年打過黃巾的不止曹操一個人,劉備、孫堅、袁紹、袁術和其他的人都打過。再把歷史範圍說廣泛一點。漢光武劉秀打過赤眉、銅馬,唐太宗李世民打過竇建德、劉武周,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同是起義軍的而互相打,明太祖朱元璋坐天下,不是從元人手裡直接打下來的,而主要是從先後起義者的手裡打下來的。
因此,問題倒應該進一步看看:曹操打了黃巾義軍之後的後果如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