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節孝坊

同安節孝坊

“節孝”坊位於漳(州)泉(州)驛道上,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為紀念明代金門人蔡宗德之妾楊氏而立。該石坊為兩柱單間式,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

基本介紹,建築格局,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蔡宗德是明代金門人,光祿李少卿蔡獻臣的祖父,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中舉人。
他為人寬大仁厚,在廣州、台州任職時,曾經放走、救活一些被倭寇擄掠的福建人。他的妾楊氏是金門楊禮室之女,少通經史,18歲嫁給蔡宗德,23歲守寡,因自己沒有子嗣,先後三次自縊殉節,但都被正室洪氏救活。後楊氏守節協助洪氏撫養洪氏所生四子一女成人。
萬曆十二年 (公元1584年)楊氏逝世,享年61歲。蔡獻臣上疏為庶祖母旌表,但因是側室身份未準。萬曆三十二年 (公元1604年),蔡獻臣再呈《祖妾孤貞難泯微臣遵例直陳乞賜旌表以裨風化疏》,其中說到“妻之事夫,猶臣之事君。臣之盡忠,既無分於大小;妻之立節,又何閒於嫡庶”,結果獲準,破例為其庶祖母楊氏旌表。
該石坊為兩柱單間,規模比其他節孝坊小,雖然還有“嫡庶之分”,但開啟了封建時代為妾樹坊的先例。

建築格局

同安節孝坊高約7米、寬有9米,全部由青石砌成,呈四柱三門、三柱重檐建築風格,檐下刻仿木斗拱,屋面刻瓦隴、屋脊;牌坊上雕有大量戲劇、神話故事及瑞獸祥禽、奇花異卉、大小人物像等圖形,採用了深淺浮雕、線刻等鐫刻技法,所有雕刻都線條細膩流暢。這座牌坊始建於清乾隆44年也就是公元1779年,共歷時7年修建而成,是當時的朝廷為表彰陳氏而修建的。據說當時陳氏在丈夫過世後,獨自一人盡心侍奉公婆、撫養兒女,與鄰里相親相處融洽,當地百姓們對其敬佩有加,紛紛上報其事跡,乾隆皇帝感其操守,特頒聖旨在當地修建牌坊,以褒揚其孝節。
節孝坊是磚石結構,它的建築風格是四柱三門,三柱重檐,是典型的乾隆風格,它用料考究,雕刻精美,雍容華貴,是我縣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牌坊。

歷史價值

這座保存完好的節孝坊,不僅是宜豐縣歷史文化的傳承積累的代表,更是同安村秀美鄉村的一道靚麗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