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當地時間2010年4月6日,數千反對派遊行示威,要求總統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辭職。4月7日,反對派與警方衝突,造成近百人傷亡,兩名政府高官被扣為人質。4月8日巴基耶夫已飛離首都,反對派先後占據議會大樓、總統府,而國防部門表示“強力部門決定支持總統”。另有訊息稱,楚河州政府和該州首府托克馬克的市政府大樓均被反對派占領。抗議者們還占領了伊塞克湖州政府大樓。此外,南部某些村鎮已在反對派的控制之下。

基本介紹

開端,發展,原因,顏色革命,俄羅斯,反應,分析,相關信息,評論分析,相關簡介,

開端

2010年4月7日,當地時間13:15左右,近萬名反對派支持者從各地涌到市中心。6個方隊約2000名內務部隊和防暴警察在阿拉套廣場附近展開驅散示威者的行動,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一些示威者手拿木棒、石塊,個別人甚至手持衝鋒鎗,警察則動用了催淚瓦斯、高壓水槍並開槍。示威者情緒激動,猛烈衝擊總統府,造成人員傷亡。
據反對派領導人聲稱,約有100人喪生,至少180人受傷。據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的最新統計,在反政府示威者與警方發生的衝突中,截止目前(4月9日17:00)已有至少75多人喪生,1520多人受傷。
另外,第一副總理扎帕羅夫在塔拉斯市中心廣場被反對派示威者抓為人質,內務部部長莫爾多穆薩·孔甘季耶夫在塔拉斯市內務局大樓被反對派示威者扣為人質,生死不明。有訊息稱,孔甘季耶夫已經遇害。

發展

2010年4月7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槍聲不斷。當天,反對派示威者占領議會大樓。據目擊者稱,反對派支持者衝進議會大樓時沒有遭到任何抵抗,議會大樓內當時也沒有滯留任何議員。議會大樓不遠處,吉爾吉斯斯坦總檢察院起火,總檢察長被打成重傷。反對派宣稱,總理烏謝諾夫已聲明辭去總理職務,並將由反對派組成“人民信任”政府。8日凌晨,反對派示威者占領總統府,總統巴基耶夫乘專機飛往南部城市奧什。國防部宣稱,“強力部門決定支持總統”。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反對派已經組建“人民信任政府”,由前外長、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領袖奧通巴耶娃領導,準備履行政府職能。
2010年6月13日,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爆發種族暴力衝突事件,並擴大為騷亂,已經導致逾千人傷亡。吉臨時政府當天向俄羅斯尋求軍事援助,稱吉南部局勢“已失控”,並授權給軍隊鎮壓與當局對抗的人,稱對破壞分子“格殺勿論”。
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於2010年6月17日發布最新訊息,吉國南部騷亂已經造成至少191人死亡、1971人受傷。自從衝突發生以來,已有超過10萬難民湧向烏茲別克斯坦等國。
中國政府派出的第9架包機搭載最後一批滯留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奧什地區的中國公民16日晚9時40分從奧什機場飛往中國烏魯木齊。至此,中國政府撤僑工作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共從吉南部騷亂地區安全撤離1300名公民。

原因

顏色革命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其實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此次騷亂中,可以清楚地看見美國的身影。類似的情況在烏克蘭和喬治亞等獨立國協國家中已經一再上演。美國政府通過強迫一個國家引進美式民主制度,來削弱某國,引發內亂,為美國的干涉創造條件。
訪問吉爾吉斯斯坦的美國專家團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美國的國家安全同在其他國家支持民主與自由是密不可分,如果紐約的安全同巴格達等地的局勢有關係,那么美國就應當到那裡去推行民主,完善那裡的社會制度。這樣做的重要性不亞於研製新式武器。”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已經制定了在獨立國協國家進一步推動政治演變、培養親美勢力、實現政權更迭的政策,在喬治亞和烏克蘭相繼出現的“顏色革命”都是美國推行這一政策的結果。
美國政府為達到扶植吉爾吉斯斯坦親美勢力的目的,用盡了各種辦法。美駐吉大使史蒂芬·揚向美國國會提交的關於吉議會選舉期間局勢的報告說,吉議會選舉期間,美國在各項推動“民主”和支持反對派候選人的活動方面已經花了500萬美元,報告呼籲美政府在支持吉反對派方面再撥款2500萬美元。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示威與警察發生衝突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示威與警察發生衝突
吉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美國國務院表面上照例派出一名副發言人撇清美國與此的干係,但國務院的最高領導賴斯卻在接受採訪時公開宣稱,吉國事變“還只是一個開始”,美國希望看到“更廣泛的民主”。而在此前剛剛公布的美國新國家防務戰略中,五角大樓也要求海外美軍加強對外國軍隊的協助和對地區安全事務的參與,並邀請一些國家一起參加美國國防部的防務評估,而這些國家從來都不是美國的盟國。德國《明鏡》周刊指出,隨著美國對外戰略中擴張主義的興盛和國內政治中新保守主義的全面掌權,美國單極擴張從軟性擴張向硬性擴張轉變的趨勢已變得越來越公開化,而新一輪擴張中最關鍵的地區就是被稱為“世界島”的歐亞大陸。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簽署的一份機密級參考檔案中,列出了4個美國未來安全戰略的“核心”方向,其中之一就是對中國和俄羅斯這樣處在“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的選擇進行影響。儘管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顏色革命”也是施加這種影響的手段之一,但“顏色革命”正是在美國對歐亞大陸全面擴張的大背景下發生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911後布希重樹單邊主義的旗幟和對世界事務全方位的軍事擴張,表明美國已開始以絕對的“硬權力”鞏固和擴大其在世界各個地區的主導能力。

俄羅斯

在歐亞大陸的西端,美國的主攻對象是俄羅斯,其手段是北約功能上的強化和組織上的東擴,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為美國用來制約俄羅斯的新“前進基地系統”。在歐亞大陸的東端,美國的主攻對象是中國,其手段是美日安保條約,台灣問題則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最主要棋子。在歐亞大陸的腹地中亞,美國通過打反恐戰爭和建立軍事基地不斷楔入,全力組織中俄在該地區的戰略聯繫和合作。這次吉爾吉斯發生的政治變動也表明,中俄在中亞的聯合陣線已經出現了一個大漏洞。此次吉國政治動亂的中心地比什凱克,即是上海合作組織反恐中心的所在地,這足以給這個本地區最主要的地區協作機制敲響警鐘。在單極以民主價值觀名義軟性擴張時,地區大國如何應對和保障本地區的安全?吉國事變引出的這些問題,對上海合作組織在功能設定和體制建設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美國在冷戰期間就企圖進入中亞,美國就以“反恐”的名義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部署軍隊。美國謀求中亞軍事存在永久化 ,在吉爾吉斯斯坦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但有西方媒體普遍認為,吉爾吉斯斯坦騷亂背後實際上隱藏著美俄這對“老冤家”的新較量。 儘管冷戰對峙的年代已然過去,但出於各自的戰略利益考慮,美俄兩國對吉爾吉斯斯坦這箇中亞內陸國家的爭奪卻從未停止過。2001年,911事件發生以後美國軍隊以打擊庇護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名義,租用了吉首都比什凱克最大機場――瑪納斯機場,後來又將其擴建為功能齊全的軍事基地。
事到如今,8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早已被推翻,但美軍卻絲毫不想撤走。由於中亞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連線歐亞大陸和中東的要衝,還是大國勢力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2008年年3月,經多方斡旋,美國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軍事存在得到恢復。烏茲別克斯坦已同意美國使用鄰近阿富汗邊界的鐵爾梅茲前沿基地。美國為了擴建軍事基地向吉爾吉斯斯坦索要機場附近幾百公頃土地。從2010年2月份美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問題特使訪問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再到這次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訪問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美國高層頻頻訪問中亞國家。另外,中亞對伊朗未來形勢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將來有一天美國在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話,中亞地區國家的立場和態度對美軍的成敗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中亞國家給予支持和合作,那就等於美軍可以從四個方面對伊朗形成合圍的態勢。所以,在當前背景下和從未來長遠戰略考慮,美國將軍訪問這個地區確有深刻含義的和長遠的戰略考慮。”《費爾乾納》新聞社稱,6月19-22日負責中亞和南亞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訪問吉爾吉斯斯坦的目的,就是為了與吉方商討擴大美軍在比什凱克瑪納斯機場的可能性。 鐵爾梅茲前沿基地、比什凱克甘西空軍基地、阿富汗坎大哈基地、巴格拉姆基地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馬納斯基地……美軍在中亞地區悄悄地完成了基地網的構建。而通過基地網路的穩定,美國謀求中亞軍事存在永久化的企圖昭然若揭。 美國為什麼對中亞軍事存在永久化如此重視呢?放的上檯面的原因,是打擊恐怖主義的需要,拉登的基地組織、阿富汗的塔利班都是堂皇的理由。放不上檯面的原因,是中亞地區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在基本把握中東地區之後,覬覦中亞的石油資源,是美國全球控制戰略的選擇。除此之外,一個更見不得人的原因是,在牽制俄羅斯、威懾伊朗的同時,直接威脅中國西部地區。 美國在烏茲別克斯坦鐵爾梅茲的空軍基地,離中國西部邊境只有600公里左右的路程。一旦美軍戰機將來可以從這裡起飛,只需半個小時左右,就可飛抵中國西部邊境附近空域;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瑪納斯國際機場基地,離中國邊境飛行時間是幾十分鐘;而在阿富汗的基地,距中國西部邊界的飛行時間都大體在1個小時左右。如此密度的基地布局、如此短的距離,顯而易見的對中國西部安全構成挑戰。 從2009年2月3日,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總統宣布立即關閉瑪納斯空軍基地——美國留在中亞的一個軍事基地。 2月19日,議會以壓倒性多數(78:1)通過了政府提交的關於廢除美軍租用瑪納斯空軍基地協定基地的議案。 然而,經過吉爾吉斯、俄羅斯、美國外交官的多次幕後協商之後,吉爾吉斯斯坦收回了關閉基地的決定。6月25日,吉爾吉斯斯坦議會批准了在美瑪納斯空軍基地基礎上建立轉運中心的協定。 新的契約允許美國人繼續使用該基地,然而租費從每年1740萬美元漲到6000萬美元。該基地將不再叫做“瑪納斯空軍基地”,而更名為“物資轉運中心”,只能轉運非軍事物資。瑪納斯空軍基地的性質由之前的美軍功能全面的軍事基地,轉變為只能向阿富汗運輸非致命性設備的運輸中轉中心。

反應

國際社會紛紛表示關注,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當天通過“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發表聲明,呼籲吉現任總統巴基耶夫自動辭職,以免進一步發生流血事件。阿卡耶夫表示,他本人並不想重新步入吉政壇,吉爾吉斯斯坦應由年輕一代政治家治理。
因局勢緊張,與吉爾吉斯斯坦相鄰的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均加強了邊境戒備。
歐盟聯合國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烏克蘭等各國及國際組織,7號紛紛對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事件發表聲明,要求衝突雙方保持克制,以合法的手段、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俄羅斯表示對吉爾吉斯斯坦局勢感到憂慮。俄方呼籲衝突雙方在法律框架內解決分歧,不要採取暴力行動,以避免流血事件發生。
各國紛紛對吉爾吉斯斯坦伸出援手。中國政府15日稱,決定向吉方提供一批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美方15日稱,已向吉方提供約8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物資。俄羅斯緊急情況部16日將向吉方運送130噸的救援物資。
反對派:導火索源自政府拘捕副主席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人士稱,本次大規模騷亂的直接導火索是政府拘捕了“阿塔—梅肯”(祖國)黨副主席謝爾尼亞佐夫。2010年4月6號下午,約1500名示威者圍攻並占領了塔拉斯州政府大樓,將州長扣為人質,要求釋放謝爾尼亞佐夫。警方出動大量警力,解救了被扣押的州長,騷亂持續到深夜。反對派計畫7號在全國各地舉行“人民大會”,但沒有得到政府批准。
2010年4月7號上午,反對派支持者在全國多個州市大規模衝擊政府機關。在首都比什凱克,上萬名反對派示威者衝破警察在市郊的防線,聚集到位於比什凱克市中心的總統府前。他們要求總統巴基耶夫和總理烏謝諾夫出來當面談判,但遭到政府拒絕。反對派支持者於是試圖強行衝進總統府大樓,與防暴警察發生激烈衝突。
此外,反對派支持者在塔拉斯州、納倫州、楚河州等多個州衝擊並占領了當地政府大樓。吉爾吉斯斯坦前總檢察長、現反對派領袖之一的別克納扎羅夫當天表示,反對派的最終目的就是奪取國家政權。當天下午,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電視台第一頻道和第五頻道中斷電視信號,國家電視台被反對派支持者占領。此外,比什凱克瑪納斯國際機場從當天20點關閉,所有航班一律暫時取消。
俄羅斯:此事與我無關
俄羅斯總理普京當天駁斥了有關吉騷亂事件與俄有關的報導,他說,不管是俄羅斯,他本人,還是俄官方人員,都和吉國內的事件無關。
美利堅:我們在密切關注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邁克·哈默7號說,美方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對有關暴力和搶劫的報導表示關切,呼籲各方禁用暴力、保持克制。
德意志:我們非常擔憂
德國外交部網站援引外長韋斯特韋勒的話說:“我對從吉爾吉斯斯坦傳來有關示威者與政府之間衝突的報導非常擔憂。我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和平對話而不是暴力行動,是促使局勢平靜下來的唯一正確途徑。”

分析

鳳凰衛視何亮亮:經濟導致騷亂
在鳳凰衛視2010年4月7日23點播出的《突發事件直播》中,評論員何亮亮對吉爾吉斯局勢做出點評。他指出,這次騷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吉國經濟。而未來三天裡總統巴基耶夫能否控制軍隊有力鎮壓騷亂,將決定他的政治前途。何亮亮同時指出,由於美國與吉爾吉斯現政府關係密切、俄羅斯對吉國現總統失去信任,當地局勢一旦失控,上合組織如能介入調停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國務院研究員萬成才:癥結在私有化分配不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對外政策室主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分析稱,吉爾吉斯此次騷亂的直接原因在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經濟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首先,吉爾吉斯長久以來存在的南北矛盾一直未能解決。由於連綿的大山將吉爾吉斯南北兩部分隔開,南北交通不便,發展也不均衡。北部發展相對較快;而南部經濟發展緩慢,因為貧窮,且距阿富汗較近,南部的毒品與恐怖主義也日益嚴重。2005年吉爾吉斯爆發的“鬱金香革命”則是由南方率先發起,現任總統巴基耶夫就來自南部。巴基耶夫2009*年連任總統以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此次騷亂則是由北方發起,逐漸從北方向首都蔓延。
其次,吉爾吉斯斯坦經濟不景氣也是騷亂爆發的重要原因。“從反對派的訴求中,諸如要求降低物價,減少稅收等便可以看出經濟原因。吉爾吉斯經濟比較單一,遭受金融危機衝擊之後,吉爾吉斯成為中亞五國中經濟最不好的國家。去年還能控制,但目前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導致騷亂爆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再者,私有化過程中的財產利益分配不公亦是騷亂爆發的原因之一。此次,反對派提出的口號中,有一點要求能源、通訊、網路企業重新收歸國有。“為何會要求收歸國有?吉爾吉斯國有資源在私有化以後,收費大大提高,資本家只顧賺錢,大大加重了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因此,他們希望重新收歸國有。”
萬成才認為,中亞國家大都處於過渡時期,在政治轉軌、經濟轉型期間,出現問題也並不奇怪。這其中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經濟因素,還有財產利益分配的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他同時認為此次騷亂不會對整個地區局勢產生大的影響。

相關信息

相關連結:顏色革命
鬱金香革命
吉爾吉斯斯坦曾於2005年春天爆發鬱金香革命
2005年春天,吉爾吉斯共和國爆發“鬱金香革命”,獨立後連任15年的總統阿卡耶夫出走俄羅斯,時任總理塔納耶夫宣布辭職。反對派領導人、前總理巴基耶夫隨後出任總理並代行總統職務。同年7月,巴基耶夫當選新一屆總統。此後反對派多次舉行集會,要求巴基耶夫辭職並進行憲法改革。為此吉議會曾兩度修改國家憲法,並多次改組政府。在2009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巴基耶夫成功連任。
蘿扎·奧通巴耶娃
反對派組建新政府,領導人奧通巴耶娃。
奧通巴耶娃生於1950年。她通曉英文和法文,1992年2月至5月曾任政府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後任駐美國和加拿大大使。1994年4月至1997年6月,她再次擔任外交部長。1997年7月1日,她出任吉爾吉斯斯坦駐英國特命全權大使。
在2005年的“鬱金香革命”中,奧通巴耶娃與巴基耶夫曾是盟友,曾共同領導抗議政府腐敗的示威活動,推翻了當時總統阿卡耶夫的統治,使巴基耶夫登上總統寶座。
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
被迫飛離首都的現任總統巴基耶夫。
巴基耶夫巴基耶夫
巴基耶夫1949年出生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的賈拉拉巴德州,是電氣工程師,工業專家。1994至1997年,他在賈拉拉巴德州任州長,1997年起任北部的丘亞州州長。2000年12月21日,議會以多數票通過阿卡耶夫總統對巴基耶夫的總理提名。2005年,總理巴基耶夫通過鬱金香革命,推翻總統阿卡耶夫,出任總統一職,一直連任。

評論分析

邢廣程:並非顏色革命
2010年4月8日,在分析西方對吉爾吉斯斯坦局勢的影響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邢廣程對中新網表示,這個國家一直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而對於有觀點認為這次騷亂屬於“顏色革命”的問題,邢廣程給予了否認。他認為,不是說所有的政權更迭都是“顏色革命”。所謂“顏色革命”,是有一定的政治含義的,就是說西方國家為了推動屬於他們的勢力上台而導致政權更迭,而這在西方看來是有民族色彩的,是有一個套路的,儘量避免流血,所以這符合其政治安排。他表示,不願用“顏色革命”這個詞來定義這次吉爾吉斯發生的事件。

相關簡介

吉爾吉斯共和國(吉爾吉斯語:Кыргыз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Qirghiz Respublikasi),簡稱吉爾吉斯斯坦(Кыргызстан),是一個位於中亞內陸國家,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或稱柯爾克孜族,占總人口的52.4%),俄羅斯族和烏茲別克族均超過10%,烏克蘭族和德意志族超過2%,其他民族還有維吾爾族,東乾族,哈薩克族,亞塞拜然族,吉卜賽族等。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
吉爾吉斯共和國位於中亞,北、西、南面分別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東南部與中國新疆為鄰,首都為比什凱克。吉爾吉斯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30萬,全國共有80多個民族,其中吉爾吉斯族占全國總人口的69.2%。
吉爾吉斯共和國自然資源豐富,煤產量在中亞國家中首屈一指,被譽為“中亞煤斗”,銻產量居世界第三位,錫和汞的產量居獨立國協第二位,羊毛產量和水電資源在獨立國協國家中居第三位。
自獨立以來,吉爾吉斯共和國政治上推行民主改革,促進民族團結,致力于振興經濟、消除貧困、改善人民生活。經濟上穩步漸進地向市場經濟轉軌,推行以私有化改造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保持增長。外交上奉行平衡、務實的政策,以鄰國、周邊國家為重點,優先方向是維護和保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死亡高官方統計10倍
吉爾吉斯斯坦過渡時期總統奧通巴耶娃18日說,在南部騷亂事件中的實際死亡人數要高出官方統計10倍。世界衛生組織當天說,吉爾吉斯斯坦衝突可能波及上百萬人,其中30萬人可能淪為難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