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

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

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是吉林省的一個鄉鎮,位於舒蘭市東北部。東與金馬鎮、七里鄉接壤,南與七里鄉接連,西與水曲柳鎮為鄰,北與黑龍江省五常市山河鎮毗連。東西長22.5千米,南北寬11千米,面積159.04平方千米。總人口3.8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0.67萬人。轄平安1個社區和新光、兩方、長林、雙河、永平、豐收、華豐、永豐、房身、春光、福安、金星、新發13個行政村,63個自然屯。鎮政府駐平安社區平安大街,距市區27千米。細鱗河、霍倫河、拉濱鐵路、205省道過境,設有火車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
  • 外文名稱:Ping'an Town, Shulan, Jilin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63個自然屯
  • 郵政區碼:132605
  • 面積:159.04平方千米
  • 人口:3.84萬人
  • 方言:東北話
  • 著名產物:平安大米
基本信息,沿革,經濟,農業,工業,商業外貿,

基本信息

【郵編】132605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220283107:~001121平安社區~200122金星村~201122華豐村~202220永豐村~203220房身村~204220福安村~205220永平村~206220新發村~207220長林村~208220雙河村~209220兩方村~210220豐收村~211220春光村~212220新光村
平安鎮黨委書記、鎮長林生
負責黨委和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武裝、財政工作。
1986年7月至2003年1月在舒蘭市財政局任科員、行財科科長、預算科科長。
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在舒蘭市財政局任副局長。
2009年12月至現在舒蘭市平安鎮人民政府任黨委書記、鎮長。

沿革

曾用名團泡子。清光緒末年此地有人居住,當時只有七、八戶人家,因此處有兩個圓形水泡子,水禽翔集,稱團泡。1912年-1931年北部一小部分歸黑龍江省五常縣十二保;南部歸舒蘭縣四區;……1949年置區,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同年建鎮。1996年,面積157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華豐、金星、東風、雙河、新光、新發、七方半、長林、兩方、光明、松林、永福、永豐、永平、房身、春光、福安、豐收18個行政村和振興、友誼、富民、鐵南、鐵北、盛安、金華、團結8個居委會。

經濟

近年來,平安鎮大力實施“工業立鎮、農業穩鎮、商貿活鎮”的發展戰略,鞏固和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全力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及加工業,加速工業化進程,不斷擴大商貿流通業規模,增強城鎮經濟實力,增加居民收入。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GDP)6.07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7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達到18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1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00元。

農業

平安鎮作為國家級綠色水稻生產基地,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目前,全鎮綠色水稻面積達到4000公頃,有機水稻面積400公頃。金鳳凰禽業有限公司進入省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行列,年孵化雞雛2000萬隻,帶動我鎮及周邊2000戶農民從事肉雞養殖。總投資3000萬元英國PIC種豬繁育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建成後,年可出欄種豬10000頭,將成為舒蘭市最大的種豬繁育基地。

工業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94戶,規模企業已達到6戶,吉林市級龍頭企業1戶,省省級龍頭企業1戶,國家級龍頭企業1戶。平安鎮充分依託綠色水稻種植優勢,大力推進水稻加工轉化,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目前,全鎮水稻加工企業已達23戶,年加工、銷售水稻近40萬噸,2011年進入吉林市級糧食加工轉化示範鄉鎮行列。

商業外貿

明顯的區位優勢促進了三產業的繁榮與發展,現有服務業1468戶。鎮內店鋪林立,市場繁榮,日交易額近100萬元。勞務經濟繁榮,目前,在國內外有11800多人從事勞務,每年可創收2億元。
平安鎮產業總體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繼續調優第一產業,做大做強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開發和培育特色名牌產品,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
(一)調優第一產業。充分利用水稻資源優勢,促進水稻種植業升級,實現由綠色水稻向有機水稻方向發展,實現種植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同時,利用各村廣闊的養殖空間,發展規模化畜禽養殖業,促進糧食的轉化增值。
·  (二)做大做強第二產業。堅持走工業立鎮道路,加快工業化進程。依託農產品資源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成舒蘭市糧食加工園區;依託礦產資源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加工業,建成工業綜合區。
·  (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繼續擴大傳統服務業規模,鞏固和壯大糧食物流業。通過實施“321”工程,提升第三產業的結構層次。
· 舒蘭市平安鎮低碳糧食加工園區
· 2012-07-1808:14:51來源:平安鎮
·
·  【簡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確保質量安全為目標,以實施大集團戰略和名牌戰略為核心,著力推進結構調整、企業創新、科技進步和質量監管,加快糧食加工和食品工業發展,注重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相結合,實現低碳農業產業化升級,高起點、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
·  低碳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涉及到土地、原料、交通、水電、生態等,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按照自然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結合當地現有的基礎條件,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平安低碳糧食加工園區規劃遵循以下原則:
·  1.區域統籌原則。
·  舒蘭農產品加工產業布局將作為整體,通盤考慮、科學布局、統籌規劃,對特色園區、基地建設、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做出合理安排。做到既有加工,又有資源保護;既有生產,又有生態平衡。嚴格按照全省統一規劃,加強協調,充分發揮區域特色,防止項目結構趨同,相互惡性競爭,產生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  2.輻射帶動原則。
·  園區建設的確定和布局,全局性考慮舒蘭產業規劃和資源分布狀況,以運輸線路得軸心,向腹地延伸,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基地建設,帶動資源利用和農產品加工的整體發展。園區重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龍念頭企業,逐步增強整體帶動效應和品牌效應。
·  3.比較優勢原則。
·  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舒蘭生態、資源、經濟、市場、區位、技術、用工等優勢,依託當地優勢農產品轉化生產區域,發展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區,實現農產品加工與原料基地有機結合
·  4.可持續發展原則。
·  以平安鎮為中心,周邊生態環境良好,有著豐富、綠色、有機的農產品原料資源,在這裡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一定要堅持發展與保護相結合,充分考慮到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採用先進工藝和技術,實行清潔生產,保護資源環境,達到經濟、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
·  舒蘭市平安糧食工業園區的低碳總體目標是以低碳經濟理論為指導,將農業文明和生態文明相結合,以舒蘭市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依託,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建立以綠色食品供應鏈為基礎的協同進化網路。從種植、企業、社會三個層面,完善現有食品生產供應鏈,儘可能高效的利用物資、能量和水資源,實現區域範圍內環境碳排放最小化,碳排放可計量化。預計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建成以協同進化、循環共生為特徵的低碳食品生產基地和特色鮮明、有較強輻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低碳食品工業園。打造“舒蘭貢米”國內知名品牌。
·  增長速度和規模:在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前提下,2012年全區工業總產值達到21億元,至2020年達到200億元。
·  結構調整:調整企業組織結構,重點引進和發展一大批知名品牌和低碳企業制度要求建立的技術創新能力強、跨部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且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促進中小企業向“高、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提高專業化協作水平。最佳化產品結構,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增加花色品種,在大力提升勞動密集型傳統產品的同時,積極發展生態型產品、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型低碳食品,並提高其在食品產品結構中的比重。
·  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實施低碳清潔生產,搞好生產管理環境,綜合利用各項資源,降低能源消耗。食品工業排放的水、大氣污染物要做到達標排放;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煙塵、工業粉塵和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食品工業的綜合利用水平要達到二十世紀末國際水平。
·  建立高效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食品產品朝著安全衛生、方便營養、綠色、無污染及天然保健的方向發展,開發更多的有機食品。積極採用或引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微生物、重金屬、農藥殘留及獸藥殘留的限量要採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信用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積極引導企業實施GMP(良好生產規範)和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等質量管理規範,強化對食品類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確保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安全。
·  具體目標
·  一是大力推進以水稻到為重點的糧食深加工。發揮資源、科技優勢,不斷培育“低碳種植基地模式”,使舒蘭市真正建設成為東北最大的水稻加工中心、科研中心、市場中心;
·  二是開發“舒蘭貢米”品牌。通過規模化開發、系列化、精細化發展,打造“舒蘭貢米”大米國際品牌,更多地覆蓋國內外市場,形成獨特競爭的產業;
·  三是開發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安全食品,為人們的健康把住“進口”關,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  四是創造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方式。將食品工業升華這食品產業。就是以食品工業為龍頭,向前後兩端延伸,打造食品產業鏈。這既是提高食品產業競爭需要,也是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如,從糧食種子研發入手,提高糧食量及品質;進而研發糧食深加工技術,提高糧食加工廣度與深度;
·  五是通過大規模生產、精細化加工,發展糧食加工業;加工與糧食加工相關裝備、包裝業發展,為糧食加工工業提供配套服務;加強糧食產品的市場行銷、物流、會展等服務業,從而打造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糧食產業鏈。
·  產業聚集,就是要依託優勢農產品資源、現有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引導並推動食品企業和生產要素向特色園區集聚,從而形成集群整體競爭力;六是在食品產業推廣低碳經濟模式。建立資源—產品—廢棄物—新資源的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將食品產業的原料“吃乾榨淨”。按照循環經濟模式,布局相關企業,形成上下游工藝無縫對接。積極爭取省級食品工業特色園區政策,創建國內一流食品工業特色園區。
·  加快引進綠色優質水稻加工轉化龍頭企業。圍繞舒蘭市優質、綠色水稻資源,通過招商引資,力爭在三至五年內開發以綠色水稻為原料的方便米飯生產、異VC鈉生產、飲料和酒類生產、米糠油生產、稻草板加工、稻殼燃料棒等項目,使我市水稻資源得以增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  2012年,藉助龍頭企業優勢,策劃推廣“舒蘭貢米”品牌,打造長三角高端大米消費市場,培育連鎖經營模式,建立水稻科技研發機構,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區域詳規設計工作。規劃確定低碳生產基地。
·  低碳糧食加工園區分為初級加工區、精深加工區、科技研發區、倉儲物流區、交易市場、綜合服務區。
·  初級加工區,占地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形成以糧食初級加工為主體的食品生產初級原料加工生產企業群。
·  精深加工區,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利用初級產業區原料,生產安全、潔淨的終端食品。
·  科技研發區,占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重點進行產品研發、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工人培訓等技術科研區域。
·  綜合服務區,占地290萬平方米,重點發展為食品產業生產配套的包裝、印刷、餐飲服務、人力資源、電力供應、集中供熱等配套服務也,重點開發上游產品配套,中游產品服務,下游產品開發的配套企業。交易市場,占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重點建設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務配套產業。
·  綜合利用產業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重點發展以水稻加工剩餘物為原料的稻殼燃料棒、密度板、顆粒飼料、稻草板、飼草打包等企業,形成循環利用發展模式。
·  按照糧食加工產業色園區規劃布局和地形特點,依託交通運輸條件和原料運輸距離等條件,由南至北依次為服務產業區、物流集散區、交易市場、精深加工區、科技研發區、倉儲區、初級加工區、綜合利用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