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外國語學校

外國語學校始創於2003年。處於風景秀麗的臥虎山下,鴨綠江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江外國語學校
  • 校訓:求真、求是、求實、求新
  • 創辦時間:2003年
  • 所屬地區:吉林省白山市
  • 學校屬性:國辦民助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
  • 主要獎項:白山市學科競賽先進單位
    “英才杯”競賽先進集體
    全國“希望杯”競賽先進集體
    吉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學校介紹,明確校園文化的內涵,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地圖信息,

學校介紹

臨江市外國語學校始創於2003年。處於風景秀麗的臥虎山下,鴨綠江畔,是臨江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九年義務教育,推動臨江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而創立的實施優質九年義務教育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國辦民助的新型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按規劃設有教學樓、綜合樓、外語樓、宿舍食堂樓、體育館、師生公寓各一座。學校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設備,現已裝備了二個微機室;一個電子備課室,教師辦公 室全部配備了計算機,共裝備了計算機190台,並在臨江地區首次建成了校園網並開通了網際網路,實現了遠程教學和教育資源共享。在臨江市委、市政府關心和支持下 成立的一所公辦民助新型學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學習環境優 雅。建校以來,在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 中考連續四年創造輝煌成績,統招升入高中人數、統招進線率在臨江地區遙遙領 先,總成績第一名和各學科最高分均為我校學生。在全國英語、數學、物理、化 學等學科競賽中更是不斷創造佳績,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白山市學科競賽先進單 位、“英才杯”競賽先進集體、全國“希望杯”競賽先進集體。2007年,學校 又被評為吉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各項成績的取得為學校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 實的基礎,學校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家長的認可,在校生由建校初不足 900人持續攀升到現在的2200餘人。培育臨江學子,回報臨江人民。學校全體教 師將繼續弘揚“求真、求是、求實、求新”的校風,乘勢而上,揚帆遠航,用辛 勤的汗水譜寫學校新的創業篇章。
學校配備了多煤體教室和性能卓越的點播式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班班配備了閉路電視、投影儀、錄音機。學校還建成了國內最先進的理、化、生、自然實驗室、語音室等。同時,美術教室、音樂教室、鋼琴室、舞蹈室、科技室、圖書室、資料室、會議室、階梯教室全部投入使用。設計中的學生餐廳寬敞明亮,可容納1000人同時就餐。學生宿舍整潔、舒適,可為600名學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條件,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安全、放心。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宗旨,以“求真、求是、求實、求新”為校風,全面落實“以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辦學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心全意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使學生得到和諧教育,獲得成功與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把學校辦成實施優質基礎教育的實驗校,現代信息技術和外語教學特色校,成為現代化教學基地,國際化人才的 搖籃。
學校現有教學班34個,學生2894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00人,其中專任教師74人,名師薈萃、群星燦爛,平均年齡33歲。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43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7人,中級職稱30人,國小中學高級教師2人,國小高級教師15人。教師中有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4人獲省優秀教師稱號,1 人獲省師德標兵稱號,1人獲省級優秀班主任稱號。有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省級教學“十佳”教師1人。白山市級優秀教師11人,臨江市名師2人。白山市教學“十佳教師”24人,白山市教學能手19人。白山市師德標兵3人,白山市模範班主任6人。學校為突現外語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特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口語教學,培養學生的國際交往能力並與國際接軌,通過開元濟慈公司劉海燕副總經理聯繫聘請美國友人辛迪女士為學校的名譽校長,並聘請了兩名美國籍英語教師輔助學生語言學習,進行口語教學。學校還創建了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奮發、精通教學、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將帶領外國語學校師生艱苦創業、走向輝煌。
學校為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校國中部學生全部住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國小部學生班車接送,保證安全。學校食堂實行科學化營養配餐,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模式,確保學生身體健康。
聚臨江學子、育國家棟樑。“十五”期間,學校將以一流的班子、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育教學方法,把學校建設成為校風正、校紀嚴、校貌美、質量高的省、市一流名校,成為現代的開放的與國際教育接軌的視窗學校,以優異的成績回報養育臨江外國語這片熱土!

明確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成員構建和認同的,以群體價值觀念為核心的校園精神以及培育這種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環境的總和。
校園文化既包含歷史與現實相融而成的校園建築、綠樹繁花、教學設施、規章制度,不包含領導的管理作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

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

(一)樹立正確的理念
用人類創造的古今中外的精神財富的精華塑造全面發展的人。
(二)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則
將以人為本,文化陶冶和“三化、五性”做為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三化”即淨化、美化、綠化;“五性”即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示範性和實用性。
在操作層面上則突出“三精”即精心、精細、精品。精心是我們做事的態度和敬業的程度;精細是我們操作過程中的細微程度,既重結果更重過程;精品是我們的追求,一切工作都要追求一流、追求完美、追求最佳。
(三)制定規劃,分步實施
我校2003年剛剛建校。我們從校情出發,按照“高起點、保重點、分步建、求最佳”的發展思路,從規劃入手,努力拚搏,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把學校建成吉林省一流的實驗校、示範校、視窗校。

地圖信息

位置:建國街道台興村民委員會南側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