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長白山甄峰嶺東麓、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龍城鎮西南部境內,距和龍市市區19km,轄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8°38′50″—128°55′38″,北緯42°22′16″—42°30′56″,範圍包括和龍市青山林場經營區,總面積為1355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海蘭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老里克濕地和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屬於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龍城鎮 
  • 氣候: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
  • 級別:省級 
  • 區域面積:13550公頃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 保護對象:海蘭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老里克濕地和瀕危野生動植物 
  • 批准時間:2014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保護目標,植物資源,動物資源,開發建設,

歷史沿革

2014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2014]71 號《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批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長白山甄峰嶺東麓、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龍城鎮西南部境內,距和龍市市區19km,轄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8°38′50″—128°55′38″,北緯42°22′16″—42°30′56″,範圍包括和龍市青山林場經營區,總面積為13550公頃,保護區內劃分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面積4797公頃,緩衝區面積4484公頃,實驗區面積4269公頃。保護區屬於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老里克湖海拔1470米,地域面積30多公頃,土質構造屬高山濕地。“老里克”是滿語中鳥禽的稱謂,意思是“長脖子”,滿語裡把白鷺、仙鶴等長頸飛禽叫長脖子。老里克湖是高山濕地中的季節性湖泊,枯水季節里基本沒有水,是一片泥濘的沼澤;豐水季節時積水成湖,湖面東西長650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海蘭江的發源地。

保護目標

植物資源

保護區的森林茂密,植物資源豐富。保護區共有植物1172種,分別隸屬9綱62目156科。其中,地衣植物有1綱1目17科57種;苔蘚植物有1綱11目24科50種;蕨類植物有4綱6目17科22種;裸子植物有1綱1目3科11種;被子植物有2綱43目95科1032種。在被子植物中,雙子葉植物綱有34目77科764種,單子葉植物綱有9目18科268種。按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保護區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8種,包括6種喬木、2種草本植物。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有東北紅豆杉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油紅松、鑽天柳、水曲柳、黃檗、紫椴、野大豆、蓮7種。保護區內有國內新紀錄野生植物1種仙女越橘。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共有脊椎野生動物266種,其中哺乳類動物43種,鳥類159種,爬行類動物11種,兩棲動物10種,魚類43種。珍稀鳥類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之一。保護區已記錄到15目40科159種鳥,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種是金雕;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4種,分別是鴛鴦、蒼鷹、雀鷹、松雀鷹、大鵟、普通鵟、毛腳鵟、灰臉鵟鷹、禿鷲、白腹鷂、鵲鷂、白頭鷂、燕隼、灰背隼、紅腳隼、紅隼、花尾榛雞、紅角鴞、領角鴞、雕鴞、縱紋腹小鴞、長尾林鴞、長耳鴞、短耳鴞。

開發建設

和龍市林業局邀請吉林省林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吉林省松合水土保持技術有限公司、長春市佳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和專家組,對保護區內生物資源進行全面考察,於2012年2月完成了《吉林海蘭江源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吉林海蘭江源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於2014年9月完成了《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5年6月完成了《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於2015年6月完成了《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專題報告》。
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吉林海蘭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