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轍押韻

合轍押韻

合轍押韻

拼音:hé zhé yā yùn

解釋:形容非常押韻。

蕭乾的《吆喝》一文中提到——“特別出色的是那種合轍押韻的吆喝。”(舊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8課)

所謂“轍”就是“十三轍”也就是十三個韻部.是北方戲曲唱詞所用的韻部。是按照國語的語音系統來分的。因此,"十三轍",就完全可以用作現代詩歌的用韻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轍押韻
  • 拼音:hé zhé yā yùn
  • 解釋:形容非常押韻
  • 轍名 :韻母 收音 
基本信息,十三轍韻母表,十三個韻母,京劇的十三轍,詩歌的韻母,

基本信息


合轍跟押韻,意思差不多,細分起來,轍寬韻窄,如“發花乜斜”轍里可通押,韻中則不能。
轍名 韻母 收音
發花 a(啊)ia(呀)wa(挖) a
乜斜 ie(耶)ue(ye)(約) e
梭波 o(喔)e(鵝)uo(窩) o.e
一七 i(衣)y(迂)-i(日知資等字母音)er(兒) i.y(YU)
姑蘇 u(嗚) u
懷來 ai(哀)uai(歪) ai
灰堆 ei(誒)ui(uei)(威) ei
遙條 ao(熬)iao(腰) ao
由求 ou(歐)iu(iou)(優) ou
言前 an(安)ian(煙)uan(彎)yan(冤) an
人辰 en(恩)in(音)un(uen)yn(yun)(暈) en
江陽 ang(昂)iang(央)uang(汪) ang
中東 eng ing(英)weng(ueng)(翁)ong(翁,即轟的韻母)iong(雍) eng.ong

十三轍韻母表

十三個韻母

所謂“轍”就是“十三轍”也就是十三個韻部.是北方戲曲唱詞所用的韻部.是按照國語的語音系統來分的.因此,"十三轍",就完全可以用作現代詩歌的用韻部。
合轍跟押韻,意思差不多,細分起來,轍寬韻窄,如“發花乜斜”轍里可通押,韻中則不能。
1、 發花轍:韻母包括a、ua、ia。
舉例: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拉著五斤(鰨)(目)。打北邊來了個(啞)(巴),腰裡別著個(喇)(叭)。〔註:帶括弧的字為合轍的字〕
〔註:繞口令
2、 梭波轍:韻母包括:e、o、uo。
舉例:襄陽府東陽縣名叫羅(德),那本是奴的前夫名叫蔣興(哥)。
〔註:出自評劇《珍珠衫》,曾被馬三立先生在《三字經》中當作學校的校歌〕
3、乜斜轍:韻母包括ê、ie、üe。
舉例: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註:岳飛《滿江紅》〕
4、 一七轍:i、ü、er。
舉例:龍游淺水被蝦(戲),虎落平陽受犬(欺)。
〔註:俗語〕
5、 姑蘇轍:韻母是u。
舉例:出南門,走七(步),拾塊麂皮(補)皮(褲)。是麂皮,(補)皮(褲),(不)是麂皮,(不)必(補)皮(褲)。
〔註:繞口令
6、 懷來轍:韻母是ai和uai。
舉例: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
[註:劉若英《後來》]
7、 灰堆轍:韻母是ei和uei(ui)。
舉例:你的心情總在(飛),什麼事都要去(追),想抓住一點安(慰)。你總是喜歡在人群中徘(徊)〔註:在流行歌曲中“徊{huai(二聲)}”有時唱作“hui(二聲)”〕,你最害怕孤單的滋(味)。
〔註:《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8、 遙條轍:韻母是ao和iao。
舉例:(一)黃浦江上有座(橋),江橋腐朽已動(搖)。江橋(搖),眼看要垮(掉),請指示,是拆還是(燒)?
(二)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酒祭雄傑,揚眉劍出(鞘)。
〔註:《天安門詩抄》中的兩首詩〕
9、 由求轍:韻母是ou和iou(iu)。
舉例:六十六歲的劉老(六),蓋了六十六間好高(樓),買了六十六簍桂花(油),養了六十六頭大黃(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楊(柳)。
[註:繞口令]
10、 言前轍:韻母是an、ian、uan、üan。
舉例:我的兒汾河灣前去打(雁),天到了這般時,不見回(還)。將身兒坐至在窯門以外,等我兒他到來同把飯(餐)。
〔註:傳統相聲《汾河灣》〕
11、 人辰轍:韻母有en、in、uen(un)、ün。
舉例: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
〔註:《唱支山歌給黨聽》〕
12、 江陽轍:韻母有ang、iang、uang。
舉例:夢下園林草木(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黛玉回到瀟湘館,一病奄奄不起(床)。
〔註:京韻大鼓《黛玉焚稿》〕
13、 中東轍:韻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舉例:正月裡來正月(正),我請小妹看花(燈)。

京劇的十三轍

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古典歌舞劇,其中歌唱方面(包括部分念白),要求唱詞合轍押韻,以求節奏明快,旋律優美。不但唱詞具有詩的味道,就是人物上場後唱的“引子”、“點絳唇”、“粉蝶兒”和念的“定場詩”,以及人物下場時念的“對兒”(兩句對劇情和人物情感進行小結性的詩句)都必須合轍押韻。故念來朗朗上口,聽來鏗鏘悅耳,無論抒情、寫景,還是敘事都給人以美的享受。京劇的轍韻與古典詩詞要求相比,則更加寬鬆和通俗,它在古典音韻的基礎上,將劇中唱詞的韻腳規範為13項,形成京劇十三轍。現舉例說明如下:
一、搖條如《連營寨》中,劉備唱:“白盔甲白旗號,點點珠淚往下拋”。
二、發花如《捉放曹》中陳宮唱:“聽他言嚇得我心驚膽怕,背轉身自埋怨我自己做差”。
三、人辰如《打龍袍》中包拯唱:“忽聽萬歲宣包拯,午門來了放糧臣”。
四、由求如《失街亭》中,諸葛亮唱:“兩國交鋒龍虎鬥,各為其主統貔貅”。
五、乜斜如《貴妃醉酒》中楊玉環唱:“惱恨李三郎竟自把奴撇,害得奴挨長夜”。
六、姑蘇如《獻地圖》中張松唱:“我張松賣地圖不誤主顧,一頓棒打卻了西川地圖”。
七、江陽如《二進宮》中楊波唱:“千歲爺進寒宮休要慌忙,站宮門聽學生細說比方”。
八、懷來如《鎮五龍》中單雄信唱:“大吼一聲綁帳外。不由得豪傑笑開懷!”。
九、中東如《擊鼓罵曹》中禰衡唱:“平生志氣運未通,似蛟龍困在淺水中”。
十、一七如《鍘美案》中包拯唱:“我勸你認香蓮是正理,禍到了臨頭悔不及”。
十一、言前如《文昭關》中伍子胥唱:“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十二、灰堆如《逍遙律》中漢獻帝劉協唱:“父子們在朝中傷心落淚,想起了朝中事好不傷悲”。
十三、波棱如《打漁殺家》中蕭恩唱:“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臥,稼場雞驚醒了夢裡南柯”。
十三轍發音不同,韻腳各異。一般由唱詞內容決定。如江陽、言前為寬轍,詞多、字多,發音嘹亮,打遠。乜斜、姑蘇為窄轍,詞少,字少,發音低回,委婉。一些名演員按自身條件選用不同的轍口演唱,而形成不同的風格特點,各有千秋。為了便於記憶,有人把十三轍歸納為一句話:“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另外有兩道小轍兒——小人辰兒、小言前兒,均發兒化音。辭彙活潑、俏皮,多用於丑角的數板和曲藝唱詞中。

詩歌的韻母

詩、詞和曲一般都是要押韻的,詩詞曲韻都和語言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詩韻、詞韻和曲韻之間就有一定的聯繫。
詩韻最早形成,在唐朝就已經有了很詳細的廣韻。而後在宋詞興之後,才有了詞韻。而戲曲的十三轍,則是在明清時代形成的。
古體格律詩,到清末使用的官韻,是通稱的“平水韻部”。在民國以後就沒有官韻了,而寫舊體是的人仍依“平水韻”,但平水韻部里的許多字,和現在的語言已經脫節了。而且有許多的字和現在的語言根本不同了。因此我極力主張用漢語拼音為標準的新韻。只要依照漢語字典為準就可以了。
平水韻的上平聲有十四個韻部,下平聲有十五個韻部,總計平聲韻部29個。我曾寫過篇關於詩韻改革的文章,建議合併為十四個韻部,即:
一東(dong),分解為d-i-eng韻尾為eng。將冬、庚、青、蒸等韻尾為eng 這合併。
二江(jiang ),分解為j-i-ang。將陽韻合併。
三七 (qi ),將支、齊、灰(部分)和魚韻合併。
四灰 (hei),平水韻的五微和十灰和的一部分。
五懷 (huai),平水韻十灰的一部分。
六屋 (wu),平水韻七虞的部分
七佳 (jia ),將九佳和六麻合併。
八真 (zhen),將真文侵和十三元的一部分合併。
九元(yuan),將十三元的一部分和寒、刪、先、覃、鹽、鹹韻合併。
十蕭 (xiao )將餚、豪韻合併。
十一歌 (ge),在平水韻的窩(uo)為入聲字,與(e)韻合併。
十二尤 (you)
十三月(xie )平水韻里的入聲字。
十四兒 (er),拼音的er 我這樣將平水韻韻的一些韻部合併,合乎現代的語言,也和十三轍相對應,便於現代人的使用。
十三轍是戲曲界常用的押韻工具,和現代語言一致。十三轍和我合併的詩韻是對應的:
遙條(即十蕭),花發(即七佳),人辰(即八真),由求(即十二尤),乜斜(即十三月),姑蘇(即六屋),江陽(即二江),懷來(即五懷),中東(即一東),一七(即三七),言前(即九元),灰堆(即四灰),梭坡(即是十一歌)其實在戲曲中是有兒(er)韻的,只是未列入十三轍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