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協會

合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協會是隸屬於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的學生社團,是工大第一個生物有關的社團 ,由愛好生物的同學自發組織,得到了學校和院級領導的大力支持,目前申請的實驗田業已到位,並得到化學和生物實驗室的批准,可以定期進行一定的實驗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協會
  • 屬性:學生社團
  • 隸屬: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
  • 宗旨:學習生命科學知識,了解生命科學奧秘關心生命,愛護地球。
協會宗旨,活動列舉,協會資源,協會隊伍,科研成果,

協會宗旨

學習生命科學知識
了解生命科學奧秘關心生命
愛護地球

活動列舉

2008年10月14日下午,由安徽省動物學會主辦,安徽省動物學會學生分會承辦,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會、學生會,動物保護協會和環境保護協會協辦的第一屆安徽省動物學會 “研究生生態學論壇”,於14:30在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三樓多媒體會議室正式開講。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的學生會員理事代表,以及江淮學院、安徽大學馨苑校區的本科生會員代表和來自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生會、學生會,安徽大學環境保護協會,安徽大學動物保護協會和天鵝飼養管理小組的團體會員代表和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研究生共60多人參加了論壇。論壇從黃山短尾猴的攻擊行為、架橋行為和母系親屬近交迴避三個方面的議題展開,由來自安徽大學2005級的三位生態學碩士研究生陳燃、王貴林和朱勇,分別就這一議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同學們還就報告內容進行熱烈地討論,現場氣氛異常活躍。
本次論壇活動得到了安徽省動物學理事會的大力支持,安徽省動物學會理事長李進華教授親臨活動現場指導,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並對論壇提出希望且作了具體的指示。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總支書記謝穎峰老師也應邀參加了本次活動。
研究生生態學論壇的舉辦,對於促進安徽省生態科學的發展,活躍學術氛圍,鼓勵科研創新,加強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據悉,安徽省動物學會“研究生生態學論壇”將每月舉辦一次,論壇將廣泛邀請安徽省內的生態學研究生進行參加,第二屆論壇將在11月中旬舉行。

協會資源

大腦如何思維
在這本中等篇幅的科普作品中,進化生物學家、理論神經科學家威廉·卡爾文(William H.Calvin)教授以生動的筆觸論述了多少年來科學家們為之魂縈夢牽的關於人類智力的重大問題:什麼是智力的本質?動物的智力如何向人類智力進化?思維是如何進行的?對超人智力能作何展望?在論述的過程中,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始終貫穿全書,無論在闡述動物智力進化的過程時,還是在對思維機制的探索中,這一觀點都有深刻的體現。實際上,作者所提出的思維的運作機制的實質是“時空模式”的複製競爭,按作者的說法就是一種“達爾文過程”.
解密生命
關於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誕生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令人信服的說法,這就給生命的源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當然,要弄清楚地球生命的起源,就非常有必要知道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其中與生命尤為相關的便是大氣,因為是它為生命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細胞叛逆者
本書作者通過第一手資料,綜合了25年來發掘人類癌症起源的各條戰線的成果,特別是基因、致癌物質、癌基因、突變、細胞的生長、遺傳和免疫機制與癌症發生的各種關係,說明癌症的發生是人體內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低機率事件,人類有望在未來15年內弄清癌症起源,並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
昆蟲記
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時候這種性格看起來好像是從我們的祖先那裡遺傳下來的,然而要想再追究這些性格是來源於何處,卻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人腦之謎
《人腦之謎》是《科學大師佳作系列》中《大腦如何思維》的姐妹篇。在《大腦如何思維》一書中,理論神經科學家從巨觀的角度來闡述腦這一專題,而本書則是一名實驗神經生物學家從腦的結構、腦的發育、神經細胞活動的基本過程以及腦的正常、異常活動等幾個側面,對腦作比較全面的介紹。作者以豐富、翔實的材料為依據,從引述淺顯的事實或引證在腦科學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的典型病例起步,以生動的筆觸帶領讀者作一場引人入勝的科學之旅——探索腦的奧秘。由於本文是在作者幾次公開講演的基礎上整理成文的,因此語言淺顯明快,尤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準確地表達科學內容而見特色。令人一旦上手,難以釋卷。
物種起源
達爾文經典著作,對後世起到了深遠影響,在我國歷經3次修訂。對於這一經典著作,儘管很多舊觀點受到了當代衝擊,但是對我們了解生命仍有著深遠的意義。
水母與蝸牛 “要預言科學將會生出什麼結果,那是很難的。假如是一門真有前途的學科,那就不可能對之作出預言。這是科學這一行當的本性所決定的。如果要發現的東西真是新的,按定義講那就是事先不知道的,因此就無法預言真正新的研究線索會引向何處。在這件事上你沒有選擇,沒法選擇你認為你將喜歡的,而關閉那些可能會引起不快的線索。你要么有科學,要么沒有科學。可一旦你有科學,你就必須在接受那些規矩的、馬上就有用的信息的同時,接受那一片片令人驚訝、令人不安的信息,甚至是那些讓人不知所措和把事情搞得天翻地覆的信息。事情就是這樣。”
生命問題
貝塔朗菲在本書中對現代科學和哲學作出了兩項重要的理論貢獻。
首先是,他總結了20世紀上半葉生物學實驗成果和思想成果,深刻剖析了長期進行激烈論爭的機械論生命現與活力論生命現的本質特徵和思想根源,提出了超越機械論與活力論生命現的第三種生命現——機體論生命現的基本原理。
同時,貝塔朗菲認為,活力論是由於機械論未能解釋生命的主要特徵而出現的另一極端思想,但它本質上仍把活機體看作各個部分的總和,看作機器式的結構,構想它們是由靈魂似的操縱者控制的,從而對生命現象的解釋同樣陷入困境。
診斷地球
選入本書的文章除梁漱溟的寫於20年代以外,其它的均寫於50年代-90年代,正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巨大最深刻的時代。對於一系列的重大問題如東西方的衝突、核武器、生態失衡、人口爆炸、電腦科技、蘇聯解體等等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均有獨到而細緻的論述。另外,還有兩篇談論宇宙未來的文章 ,基本上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方位的透視。
學校植物命名一覽

協會隊伍

博士生導師
姜紹通 潘 見 羅建平 曾慶梅 魏兆軍 曹樹青 劉健 邱明華(兼)
教授(研究員)
姜紹通 潘麗軍 羅建平 王澤南 陳從貴 葉 明 謝慧明 范遠景 劉健 魏兆軍
副教授(副研究員)
鄭 志 趙妍嫣 朱新民 王 武 袁懷波 江 力 查學強 劉國慶 雷 紅 潘利華 鐘昔陽 周存六 陸劍鋒 林 琳 陳寒青 李軍紅 葉永康 張 華 楊 柳 彭化慧 李月婭 葉紹燦 周先漢 孫漢巨 劉詠
高級實驗師(高級工程師)
余順火 馬道榮 李延紅 周建宇
講師(助理研究員)
孫高軍 彭曉莉 章建國 李興江 鮑麗娟 楊培周 程傑順 翁世兵 屈瑋 龐敏 葉應旺 胡蘭英 操麗麗 石瑋
實驗師(工程師)
楊雪飛 呂順 陳曉燕 錢鑫萍 方紅美 韓卓
其他
張黎黎 蔡靜 吳學鳳

科研成果

序號 獲獎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等級 項目完成人 獲獎年份
1 河蟹分割加工保鮮關鍵技術及HACCP體系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姜紹通、陸劍鋒、林 琳、翁世兵 2009
2 特種脫水蔬菜深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潘麗軍、鐘昔陽、 孫漢巨、鄭志、馬道榮 2009
3 30種高純天然產物化學成分高效分離技術及套用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潘見、張文成 2009
4 萬噸系列茶瓜子產業化關鍵技術及HACCP體系研究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姜紹通、潘麗軍、 孫漢巨、鄭志 2007
5 碭山酥梨及蘋果濃縮汁加工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潘見、謝慧明、張文成 2006
6 幾種荒漠植物和農作物的離體遺傳操作 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羅建平 2006
7 新飼料添加劑-綠之素 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劉國慶 20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