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郵票)

司馬光砸缸(郵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司馬光砸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慶祝兒童節,於2004年6月1日發行的,志號為2004-11的特種郵票

郵票全套三枚,圖案分別描繪了《司馬光砸缸》故事中小童落水、司馬光砸缸和落水小童獲救後的場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光砸缸
  • 外文名:Sima Guang Breaking the Vat
  • 郵票志號:2004-11
  • 郵票類型:特種郵票
  • 發行時間:2004年6月1日
  • 全套枚數:3
發行背景,制票參數,票面圖案,郵票賞析,版本信息,逸聞趣事,

發行背景

司馬光是中國北宋時期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字君實,號迂天、迂叟。司馬光砸缸這一歷史故事,發生在他學館求學期間。司馬光的同伴不慎掉在了大水缸里,司馬光急中生智,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了同伴。古代畫家將此繪畫成圖,名曰《小兒擊瓮圖》,從此家喻戶曉,千古流傳。
2004年6月1日,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之際,為了慶祝兒童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套《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

制票參數

志號
2004-11
印刷版別
影寫版
設計者
李煒
責任編輯
佟立英
背面刷膠
[G]
印製廠
北京郵票廠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螢光噴碼
齒孔度數
P12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
規格
整張枚數
3-1
落水
80分
1200萬枚
30mm×40mm
20(4×5)
3-2
砸缸
80分
1200萬枚
30mm×40mm
20(4×5)
3-3
獲救
2元
1100萬枚
30mm×40mm
20(4×5)
(參考資料:)

票面圖案

《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砸缸》
郵票全套三枚,落水(3-1)圖案描繪了《司馬光砸缸》故事中一小童不慎落入水缸之中的瞬間情景。站在畫面右上角的是司馬光,他伸手想要營救落水兒童;砸缸(3-2)圖案描繪了《司馬光砸缸》故事中砸缸的瞬間情景。司馬光呈現了完整的全身造型,表現了他用石塊砸缸的一瞬間情景。而大水缸後側的兒童面露驚慌,雙手捂耳;獲救(3-3)圖案描繪了《司馬光砸缸》故事中落水小童獲救後,司馬光將落水小童的鞋歸還其母親的一個場景。

郵票賞析

  • 落水(3-1)
郵票畫面在構圖上,加大了水缸在畫面中的分量感,它與周圍的兒童形象形成一大幾小的視覺對比,暗示著突發事件的危險性。畫面視覺中心是“登瓮”的兒童落入水缸的情景,用水花四濺增加了作品的視覺衝擊力。畫面中的另外兩個兒童,通過他們遇到事情所作出的不同反應,以及微妙的表情變化,觀眾一眼就能認出誰是司馬光。站在畫面右上角的司馬光,他伸手想要營救落水兒童,為第2枚郵票“砸缸”表現的情節埋下了伏筆。但仔細欣賞畫面,落水小童四腳朝天躺在水面上的姿勢,不像是嬉戲時“登瓮”而跌落缸里的情景,倒像是從水缸上方被拋落水中,這與故事情節不符;水缸高度比缸外小孩身高矮了很多,司馬光只要伸手就可以把落水小童拉上來,這是設計不妥之處。
  • 砸缸(3-2)
設計者從構圖中省略了落水兒童的形象,減弱了其他人物在畫面中的分量,而司馬光則呈現了完整的全身造型,突出表現的是他用石塊砸缸的一瞬間情景,使讀者視覺重心自然鎖定在司馬光身上。大水缸後側的兒童,一個個面露驚慌,雙手捂著耳朵,仿佛能夠清晰聽到石擊水缸、缸水迸流而出的聲音。畫面中水缸缸口殘留的小水花,說明落水小童已浸入缸底,生命危在旦夕;而水缸破裂處水流奔涌迸出,使人又看到了生命得到拯救的希望。但仔細欣賞畫面,司馬光在缸上砸破的溢水口似乎偏高了一些,若將破洞設計在缸體的下部可能更合適。
  • 獲救(3-3)
設計者安排了司馬光將落水小童的鞋歸還其母親的一個場景。畫面中,小童母親和3個兒童組成的構圖飽滿完整;藏於母親身後的落水小童,面露羞愧,翹著一隻小光腳丫,從細微之處增加了故事的情趣性和親切感。特別是慈祥美麗的母親形象,衣袖和綢帶飄舞,給人輕鬆舒暢的心理感受,與第一、第二枚圖案所表現的情節形成對比,緊張的心情歸於平靜,暗示著故事有驚無險的完美結局,具有一種意味深長的教育意義。
這套郵票的3枚圖案,選擇了《司馬光砸缸》故事中的3個瞬間畫面,猶如一組連環畫,表現出了少年司馬光的沉著、勇敢和智慧。在人物形象刻畫方面,設計者採用了中國傳統木版年畫中兒童的造型手法,而在繪製方法上又避開了傳統規整的版畫線描,融合了國畫中虛實空靈的勾勒方法;在用色方面,設計者選用了具有透明效果的水彩,紙張也放棄了絹或宣紙,而是選擇了現代設計常用的仿舊效果和布紋肌理的特種紙,這樣,整個作品既體現出了一種濃郁的文化味道,又顯得輕鬆隨意,自然活潑,而且還從材料上暗自洋溢著一股時代氣息。

版本信息

版式二版式二
郵政局在發行這套郵票的同時,還發行了一套小版張(6枚,兩套郵票)。
設計者把小版張的畫面組織成一個整體,採用散點構圖的手法,將郵票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讓讀者的視覺從畫面的右上角開始,沿著“S”形順序逐一欣賞。
圖序
圖名
面值
發行量
規格
版式二
6枚(2套郵票)
7.2元
90萬版
120mm×184mm
(參考資料:)

逸聞趣事

集郵活動中有一個原地封的概念,是指所貼郵票內容發生的原地寄發或銷票的信封。對於《司馬光砸缸》的原地,集郵媒體的介紹,各說不一,讓司馬光九百多年後,找不到“家”。
集郵雜誌“原地和背景資料”中介紹,“司馬光是北宋時陝州涑水鄉高侯里(今山西夏縣水頭鄉小晁村)人”,“他出生在淮南西路光州(今河南光山縣)人”, “司馬光砸缸故事發生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市東”。
《集郵報》第42期“探尋原地”專欄,在“司馬光與夏縣”中介紹,司馬光是北宋永興景路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離侯里小晁村人。“天聖三年(1025年)司馬光父親司馬池被徵聘河南知府,舉家東遷,來到西京洛陽任河南府司錄。這時,司馬光已七歲,有一天與幾個小夥伴在後院玩,發生了砸缸救友的故事”。
《集郵報》第58期報導,6月1日經國家郵政局批准,《司馬光砸缸》郵票首發式在山西夏縣舉行。第58期又報導,6月1日經國家郵政局批准《司馬光砸缸》郵票首發式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舉行。
《中國集郵報》第37期報導,6月1日山西夏縣司馬溫公祠隆重舉行《司馬光砸缸》郵票首發式,在第四版“原地資料”介紹, “司馬光出生在光山縣” “世人皆知的《司馬光砸缸》故事發生在光山縣”。
從上述的報導來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究竟發生在哪兒,真有點找不到“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