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與實踐邏輯

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與實踐邏輯

《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與實踐邏輯》是202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與實踐邏輯》
  • 作者:胡銘
  •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21030
  • 類別:圖書>法律>司法制度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面對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良法善治新期待,面對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戰略,司法制度的中國模式已經初步形成並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該書從中國司法制度的實踐邏輯出發,結合國內外司法理論和實踐,通過對司法責任制、法律援助制度、專家輔助人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等具體制度和司法公正、司法透明、智慧司法等具體原則的剖析,揭示了中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模式及背後的邏輯,同時提出中國司法制度有待完善的方面和改革措施,以期為中國式司法制度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圖書目錄

導 言
第一章 中國式司法制度的特色與屬性
第一節 中國式司法制度的輪廓
第二節 司法制度之“中國特色”
第三節 中國式司法制度之“社會主義屬性”
第二章 司法規律基本問題的認知及運用
第一節 司法規律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司法規律的基本屬性
第三節 司法規律的基本外延
第四節 司法規律的本土利用
第三章 司法公正的評估體系和實現路徑
第一節 司法公正的內涵與演進
第二節 司法公正的理論支點
第三節 司法公正的評估體系
第四節 中國實現司法公正的路徑探索
第四章 司法人權問題與刑事錯案
第一節 司法人權的定位與歷史脈絡
第二節 刑事被告人與被害人權利保障的平衡及實現
第三節 司法場域下的刑事錯案與司法人權保障
第五章 司法公開與司法透明指數
第一節 司法公開的內涵與依據
第二節 司法公開的內容與形式
第三節 新媒體公開的維度與限度
第四節 司法透明指數:理論、局限與完善
第六章 司法權的運行機制與司法人員管理改革
第一節 司法權的地位與屬性
第二節 司法職權運行機制
第三節 司法管理體制及其完善
第七章 智慧司法的發展進路及限度
第一節 智慧司法的實踐探索
第二節 智慧司法的公正效應
第三節 智慧司法的現實局限
第四節 智慧司法的適用限度
第五節 智慧司法的未來展望
第八章 律師制度與法律援助的發展及完善
第一節 中國律師制度的演進
第二節 中國律師制度的實踐現狀
第三節 刑事辯護制度的困境與發展
第四節 法律援助制度的轉型發展
第九章 專家輔助人制度的現狀、困境與完善
第一節 關於專家輔助人制度的實證調查
第二節 專家輔助人制度面臨的困境
第三節 推行專家輔助人制度的必要性
第四節 完善專家輔助人制度的若干建議
第十章 認罪協商程式的中國實踐及其完善
第一節 認罪協商程式的緣起與模式
第二節 認罪協商程式的中國實踐
第三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完善:以量刑協商和量刑建議為基點
第十一章 公眾參與司法的改革路徑與預期轉型
第一節 公眾參與司法的正當性基礎
第二節 公眾參與司法的原則限度
第三節 公眾參與司法的歷史沿革
第四節 公眾參與司法存在的問題
第五節 公眾參與司法的預期轉型
第十二章 刑事司法視野下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第一節 公安機關配合參與下的監察委履責
第二節 辯護律師介入下的監察委辦案
第三節 監察委與檢察院偵訴的銜接
第四節 監察委與法院審判的銜接
第十三章 無罪判決與嚴格司法的中國模式
第一節 規範層面的無罪判決與嚴格司法
第二節 從無罪判決裁判文書看嚴格司法的中國實踐
第三節 模式選擇:通過嚴格司法的國家治理
結 語 邁向中國式司法制度現代化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胡銘,法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光華法學院院長,兼任浙江大學立法研究院院長、國家“2011計畫”浙江大學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法學會副會長。入選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