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蘇維埃政府

右江蘇維埃政府

右江蘇維埃政府(現稱右江工農民主政府) 位於田東縣城平馬鎮南華街。

舊址原為恩隆縣(今田東縣)平馬鎮經正書院,始建於清代光緒三年(1877年),坐北朝南,占地7336.25平方米。屬磚木四合院結構。辛亥革命後該書院改為經正學堂。

舊址內布置著有關當時革命運動的展覽分兩部分:一為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部分(陳列面積6843平方米),包括右江蘇維埃政府和中共右江特委的會議廳、政府主席雷經天、肅反委員陳洪濤的住處和赤衛隊的營房等;二為輔助陳列部分(陳列面積140平方米),按時間順序分別以繪畫、照片、文字、實物等形式介紹田東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江蘇維埃政府
  • 別名右江工農民主政府
  • 時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 領導鄧小平張雲逸
歷史背景,文物保護,消滅反動武裝,建立紅色政權,隆重慶祝場面,政府舊址,

歷史背景

1929年10月初,雷經天受中共廣西特委委派,由南寧到田東在經正書院成立中共右江工委,建立農民協會,組建農民自衛軍,恢復和發展工會組織。10月20日,鄧小平、張雲逸率領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從南寧到達田東,當天在經正書院召開了部隊領導和中共右江工委負責人會議,對部隊的駐防部署和武器的存放作了安排。28日,鄧小平、張雲逸領導和指揮了“恩隆暴動”,消滅了反動的第三大隊和地主武裝,打響了“百色起義”的第一槍。
暴動取得勝利後,鄧小平等前往百色籌備百色起義,雷經天等留在恩隆縣籌備建立工農民主政府。1929年12月11日也就是百色起義的當天,右江工農兵第1次代表大會在平馬鎮經正書院的會議大廳召開。大會一致通過《關於成立右江蘇維埃政府的決議》,並通過《施政綱領》,大會決定建立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選舉雷經天、韋拔群、陳洪濤等13人為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委員,雷經天當選主席。當時右江蘇維政府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這所書院裡。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後,中共右江特委在平馬鎮北廣場召開慶祝大會,慶祝右江工農民主政府的成立和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的誕生。與會工農兵民眾達兩萬多人。會上,張雲逸莊嚴宣布:中國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勝利誕生!中央任命鄧小平為紅七軍政委,張雲逸為紅軍第七軍軍長;雷經天當選為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從此,這裡成為指導右江革命所在地。新生的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轄11個縣,共100多萬人口,成為當時全國矚目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經正書院遂成為領導右江11個縣的指揮中心。
1930年7月上旬至10月初,鄧小平在平馬舉辦一期“紅七軍教導隊整訓班”和兩期“右江地方黨政幹部訓練班”。右江工農民主政府成為鄧小平開展革命活動的中心地點。
193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到達平馬向紅七軍前委傳達中央政治局的決議和中央對紅七軍的指示,要求紅七軍離開右江革命根據地,打到柳州、桂林、廣州去。10月1~3日,紅七軍前委在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大廳召開前委擴大會議,這是決定紅七軍前途和命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紅七軍主力北上江西後,右江工農民主政府也遷到東蘭縣西山。經正學堂的師生又搬回原來的校舍,恢復了正常的教學活動。

文物保護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於1963年被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2月被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消滅反動武裝

1929年10月28日經過周密部署,由鄧小平張雲逸雷經天等指揮的農軍和廣西第4警備大隊,衝進駐
右江蘇維埃政府
扎在恩隆縣城(今田東縣平馬鎮)內的反動派廣西第3警備大隊司令部,與敵人展開激戰,全殲了駐紮在田東的第3警備大隊和地主武裝。暴動取得勝利後,鄧小平等前往百色籌備百色起義,雷經天等留在田東籌備建立工農民主政府。

建立紅色政權

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發動和領導的“百色起義”宣告成功。
這一天上午,(1929年12月11日),右江地區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就在恩隆縣平馬鎮經正書院大廳舉行。出席這次會議的是來自百色、恩陽、奉議、思林、果德、那馬、隆安、向都、鎮結、東蘭、鳳山等11個縣的農民代表和百色、那坡、田州、平馬、果化5個鎮的工會代表,以及紅7軍的士兵代表,共80多人。
大會一致通過關於成立右江蘇維埃政府的決議,並通過實施政綱,內容包括:依靠民眾力量,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政府和鄉村豪紳地主的統治;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分給農民;保護勞動者的權利;保護人民言論、集會、結社、出版自由;保護交通商業;發展教育、普及文化等。大會選舉產生了右江蘇維埃政府領導成員,主席雷經天,委員有陳洪濤韋拔群等,共11人。右江蘇維埃政府設在平馬鎮經正書院。
隨後,各縣、區、鄉相繼成立蘇維埃政府。右江蘇維埃政府制定了各級蘇維埃政府職責,並發布了有關指示命令,開展了活動。新生的右江工農蘇維埃政府,轄11個縣,全盛時期下轄16個縣級蘇維埃政權,根據地範圍達3萬平方公里,有約100萬人口,成為當時全國矚目的革命根據地之一。

隆重慶祝場面

12月12日,平馬鎮在鎮北廣場舉行有近兩萬人參加的隆重集會,慶祝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由陳洪濤主持,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張雲逸莊嚴宣布:中國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勝利誕生!鄧小平為紅7軍政委,張雲逸為紅7軍軍長,雷經天為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紅7軍張雲逸軍長把一個包著紅布的右江蘇維埃政府大印鄭重地交給雷經天主席。會後在響徹雲霄的鑼鼓聲和口號聲中,舉行盛大的遊行活動。晚上,還舉行了各種文藝活動。
這張僅存的1929年12月18日《右江日報》,刊登的這篇題為《赤色的平馬》的報導,淋漓盡致地描述了當時平馬鎮的革命氣氛:“平馬各界自籌備紀念廣州暴動二周年大會發生後,各團體、各機關、各鄉村……皆紛紛來平馬各商鋪購買紅布紅紙,以制標語、小旗、橫額等,不一時就把平馬一市十年留下之紅布、紅紙等爭買淨盡。後來者均束手無策,只得向各鋪頭去捕買紅花、一品紅等藥粉去染白布做紅布,染白紙為紅紙。那些奸商老闆見奇貨可居,即抬高物價外,還把紅石、紅磚瓦等磨細替代紅粉發賣,市上往來之人,皆手持紅布、紅紙、紅粉……此時平馬一市,可說是全紅世界了。”
赤色平馬映紅了右江,映紅了整個右江根據地,同時也把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映照得光輝燦爛。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是鄧小平等領導人開展革命活動的中心地點,也是右江地區的日常行政中心,為中共紅7軍前委,中共右江特委、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委員開會地點,當時許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的會議廳召開。右江革命根據地土地立法,代表農民利益的《土地法暫行條例》和《共耕條例》等重要檔案也在這裡通過頒布。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成立以後,右江各地農民武裝迅速發展,農民自衛軍改為赤衛軍,各縣成立赤衛軍常備營,縣有赤衛大隊、區有中隊、鄉有分隊、村屯有小隊。到了1930年10月,右江地區的地方武裝發展到近萬人。

政府舊址

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右江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廣西田東縣平馬鎮南華街的經正書院。當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雲逸發動和領導的“百色起義”宣告成功。建立紅色政權,統管右江地區的蘇維埃政府就設在這裡,當時領導右江地區革命的主要領導人鄧小平、張雲逸、雷經天等曾工作、生活在這裡,經正書院遂成為領導右江地區土地革命的指揮中心。
大門旁的“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匾名,是1977年8月17日鄧小平親自題寫的。
經正書院前院為四合院,後院為單排平房,青磚鋪地,院舍系磚木結構,朱梁畫棟的古院,原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恩隆縣知事創建,是平馬人士捐資興辦的一所學堂。1893年改為經正學堂,1905年更稱恩隆縣丙等國小堂。整座建築古香古色,占地7336.25平方米。清末民初,經正書院是右江一帶最具規模的書院。也是平馬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建築物。據《田東文史資料》記載:“清光緒初年,平馬建為恩隆縣治,在今之南華街建築平馬土城,城內建縣署,正經書院和城隍廟,駐軍上字營,扎在城外的小西門邊,平馬厘卡設在壯帝廟前右江岸。”如今,這些古老的建築物已了無痕跡,城隍廟已開闢為學校,城外軍營被漂亮的旅館所代替,厘卡變成了繁忙的港務站。唯有正經書院歷經滄桑,保存了下來,如今成為右江革命鬥爭歷史的紀念館。1995年12月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成為國家級旅遊景點。
現在,此舊址內布置著有關當時革命運動的展覽分兩部分:一為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部分(陳列面積6843平方米),包括右江蘇維埃政府和中共右江特委的會議廳、政府主席雷經天、肅反委員陳洪濤的住處和塑像、赤衛隊的營房等;二為輔助陳列部分(陳列面積140平方米),按時間順序分別以繪畫照片文字實物等形式介紹田東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鬥爭。
右江蘇維埃政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