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今注

史記今注

《史記今注(套裝上下冊)》是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提供的《史記》新注釋本,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進程中深入領會這部偉大的著作,這對於提高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進文化素養,乃至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史記今注
  • 作者:夏松涼、李敏
  • ISBN:9787305017292, 7305017299
  • 類別:歷史
  • 頁數:1530頁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史記今注(套裝上下冊)》為古文。

圖書目錄

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史記卷三 殷本紀第三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史記卷五 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第九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
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
史記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史記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史記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史記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史記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史記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史記卷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史記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史記卷二十一 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史記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史記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史記卷二十六 曆書第四
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史記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史記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史記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史記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史記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史記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史記卷三十七 衛康叔世家第七
史記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史記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史記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史記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
史記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史記卷四十五 韓世家第十五
史記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史記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記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記卷五十一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史記卷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記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史記卷五十四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史記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記卷五十六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記卷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記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記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記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史記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史記卷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史記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史記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史記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史記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史記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史記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史記卷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史記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卷七十四 孟子苟卿列傳第十四
史記卷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史記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史記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史記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史記卷七十九 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史記卷八十 樂毅列傳第二十
史記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史記卷八十二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史記卷八十三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史記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史記卷八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史記卷八十六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史記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史記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史記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史記卷九十一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史記卷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史記卷九十三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史記卷九十四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史記卷九十五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史記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史記卷九十七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史記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史記卷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史記卷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史記卷一百一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史記卷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史記卷一百三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史記卷一百四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史記卷一百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史記卷一百六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史記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史記卷一百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史記卷一百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史記卷一百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 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史記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史記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史記卷一百一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史記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史記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史記卷一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史記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史記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史記卷一百二十四 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史記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史記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史記卷一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史記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

文摘

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窮則反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諸侯。
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機祥廢而不統。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
其後戰國並爭,在於強國禽敵救急解紛而已,豈遑念斯哉!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之瑞,更名河日“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歷度閏余弱,未能睹其真也。
漢興,高祖日“北疇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鹹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時,魯人公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當有瑞,瑞黃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律歷,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歷服色事,貴幸,後作亂,故孝文帝廢不復問。
至 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盯;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 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日:“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憫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細績日分,率應水德之勝。

序言

司馬遷的《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以後始稱今名。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五十多萬字,記敘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全面反映了陶唐以來到西漢前期上下三千年的歷史面貌,是具有開創性的史學巨著,所創紀傳體例,為後世史書所沿用。全書運用塑造文學形象的筆法,對這一時期的帝王將相、學者商人、刺客遊俠以及農民起義領袖等各階層人物,作了鮮明生動的描繪,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社會生活畫卷。因此,魯迅先生稱讚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部《史記今注》,是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提供的《史記》新注釋本,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進程中深入領會這部偉大的著作,這對於提高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進文化素養,乃至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